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遒劲(jìng) 对称(chèn) 差(chāi)使 坦荡如砥(dǐ)
B.喧嚣(xiāo) 轩榭(xiè) 狼藉(jí) 惟妙惟肖(xiāo)
C.纤(xiān)维 翘首(qiào) 秀颀(qí) 络绎(yì)不绝
D.罅(xià)隙 濒(bīn)临 俯瞰(kán) 摩肩接踵(zhǒng)
2、填入下面语段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紧密的一项是( )
春节,是全球华人寄予乡愁的节日,是中华文化的传播媒介,更是古老又现代的中国最鲜活的一张“名片”。春节要真正成为全世界的节日,也必将先__________。
①塑造出一个不仅蕴含浓浓中国味,而且融入缤纷世界情的节日文化生态
②完成现代化的更新与重构
③超越乡愁的层次
④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发现中
A.④①③②
B.④②③①
C.③①④②
D.③④②①
3、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水浸沟岸,雾罩乱石,除了扑面而来的水汽,震耳欲聋的涛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
B.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纷至沓来。
C.环卫工人的劳动也许是具体而微的,但却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我们的城市需要“美容师”,他们应受到尊重。
D.阅读是源头活水,课堂是半亩方塘,只有把活水引入方塘,语文教学才能清澈如许,这是不言而喻的。
4、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乙】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中“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等事物充分体现出早春的季节特征。
B.乙诗首联写诗人登高见闻。诗人对风、天、猿、渚、沙、鸟等具体景物进行了生动、具体、细致地刻画。
C.甲诗以“行”为线索展现西湖的优美景色,表现了作者游湖时喜悦的心情。
D.乙诗通过描写登高所见的秋江景色,抒发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忧国伤时、怨天尤人的情感。
5、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从军行(其五)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①北,已报生擒吐谷浑②。
(注)①洮河:河名,在今甘肃,流入黄河。 ②吐谷浑: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名称。
【1】诗歌三、四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这首诗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
6、默写古诗文。
(1)牧人驱犊返,__________。(王绩《野望》)
(2)重岩叠嶂,__________,__________,不见曦月。(郦道元《三峡》)
(3)__________,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__________。【刘桢《赠从弟》(其二)】
(4)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6)假设一众文人能穿越时空,在网络朋友圈交流思想,探讨人生。这日,他们谈及人生志趣。沿江东下的王湾触景生情,率先发文:“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远渡荆门的青年李白与之产生共鸣,脱口而出:“眼前明月如镜,云霞似楼,这正是‘月下飞天镜,__________’。(《渡荆门送别》)”曹操则捋着胡须,微微一笑:“老夫虽已年迈,仍乃骏马一匹。‘__________,__________。’(《龟虽寿》)”
7、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另外一点我可以告诉你:就是我一生任何时期,闹恋爱最热烈的时候,也没有忘却对学问的忠诚。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这是我至此为止没有变过的原则。你的情形与我不同:少年得志,更要想到“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更要战战兢兢,不负国人对你的期望。你对政府的感激,只有用行动来表现才算是真正的感激!我想你心目中的偶像一定也是巴赫、贝多芬、肖邦等等第一,爱人第二。既然如此,你目前所能支配的精力与时间,只能贡献给你第一个偶像,还轮不到第二个神明。你说是不是?可惜你没有早学好写作的技术,否则过剩的感情就可用写作(乐曲)来发泄,一个艺术家必须能把自己的感情“升华”,才能于人有益。我绝不是看了来信,夸张你的苦闷,因而着急;但我知道你多少是有苦闷的,我随便和你谈谈,也许能帮助你廓清一些心情。
(1)阅读上文,请概括傅雷在信件中所谈论的话题的主要内容。
(2)请用评价式批注的方式为文中划线句子做批注。
8、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赔偿
①我拿上一尊泥塑,付了钱,转身就走。年轻的店主喊住我,要找补我钱。我大方地一笑:“‘泥人曾’的泥塑,值这个价。”说完,挥一挥手,就急匆匆地离开了。
②不一会儿,我就拐入一条小巷。巷子两边,粉墙黛瓦,高高低低,延伸向远处。墙头上不时冒出一两枝桃花,红艳艳的,引得蜂飞蝶舞;或者爬出几根青藤,嫩嫩的,绿绿的,曲折蜿蜒。我不禁哼起轻快的小曲,放慢了脚步。
③突然,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我停止歌唱,加快了脚步。身后又传来喊声:“先生,请停一下。”我侧耳一听,不是店主的声音,于是停下来,慢慢地转过身。原来是一个六十岁左右的老人,浑身上下透着一种儒雅的气韵。
④“是叫我吗?”老人点点头,快步来到我面前:“先生刚才在‘泥人轩’买了一尊泥塑?”我赶忙摇头。老人看见我手中的纸盒;“这就是啊!”
⑤我脸一红,声音不再柔和,厉声问道:“咋的,有啥问题吗?”老人轻轻地点点头,从我手里拿过纸盒慢慢打开。只见“关公”身着绿袍,腰围玉带,枣红脸,卧蚕眉,五绺长须迎风飘飞,倒提着青龙偃月刀,骑在赤兔马上。赤兔马前蹄跃起,后腿直立,鬃毛猎猎飞扬,几欲腾空而去。简直是极品!
⑥老人举起泥塑,“噗”的一声扔在地上,泥塑顿时碎了一地。我一惊,气红了脸:“你……要干什么!”
⑦老人笑笑,慢条斯理地说:“这尊泥塑有问题。”看我一脸疑惑,他蹲下身,用手轻轻拨弄着泥塑的碎土,里面有一团团的棉花。老人告诉我,为了泥巴筋道,泥塑结实,泥巴里要搅拌上一些棉丝,但是,绝不能是棉团。没有拌开的棉团,雨天会回潮,泥塑会鼓包,甚至鼓裂。
⑧我理解了,又迷糊了,“你咋知道这些啊?”“我就是‘泥人曾’。”老人得意地一笑,一脸阳光。“那……年轻人?”“是我儿子。”原来,在老人外出时,儿子将次品摆出来卖了。老人回来发现后,就急匆匆地追了过来。
⑨我鼻尖上冒出了汗珠,嗫嚅着,不知道说什么好。
⑩老人拍拍我的肩,安慰道:“放心,我赔。”说着,拿出两个纸盒,打开来,一尊是“千里走单骑”,和我前面买的一样,但泥质更细腻柔和,有一种流畅自然之感。关公更是眼光闪闪,嘴唇微张,好像正在呵斥对手。另一尊是“雪夜上梁山”,林冲披着斗篷,戴着斗笠,扛着花枪,双眼微眯,望着远方。枪上挑着一个酒葫芦,斗笠和斗篷上都盖着一层白雪,给人一种寒浸浸的感觉。
⑪我结结巴巴道:“我……只买一个。”老人将泥塑放进纸盒,用丝带小心扎好,说:“‘泥人轩’的规矩,货不正宗,加倍赔偿。这两个泥塑,都是赔给你的。”老人站起来,将纸盒递给我,拍拍我的肩,笑道:“放心,都是我捏的,货真价实。”
⑫我红着脸,接过纸盒,没有说话。迟疑片刻,我从钱夹里拿出两尊泥塑的钱,塞在老人手里,对他深深地鞠了一躬。老人愣住了,我赶紧转身离开。背后传来老人的喊声:“这两尊是赔偿的,不要钱。”
⑬可是,我已经迅速消失在小巷的拐角处,钻进了人群。因为,只有我知道,我在店里给的是假钞。
【1】小说有两条情节发展线,请用简洁的语言把下面的梳理补充完整。
以老人的活动为明线:追赶买主→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双倍赔偿
以“我”的活动为暗线: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追上,知真相→获赔偿,付真钞
【2】第②段中加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⑤⑥⑫段中加波浪线的地方都写到了“我”脸红。请选择其中两处,简析“我”脸红的原因。
【4】“赔偿”是小说的中心事件,也是小说的主旨所在。请简要概括文中“赔偿”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因为有你——妈妈,让我懂得萦绕在身边最温暖的是母爱,因为有你——书籍,让我明白涤荡灵魂的那一缕清音是墨香;因为有你——挫折,让我知道最美的瞬间是雨后的彩虹。我的成长,因为有你……
请以“因为有你”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字和标点书写要规范。⑤文中不可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