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金华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做人要懂得怡然自乐的享受,也需要义不容辞地去担当责任。

    B.冰雪初融,江河日下,涓涓细流润泽万物,春天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悄然而至。

    C.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表演,表演结束,背景音乐戛然而止,让人回味无穷。

    D.不为灯红酒绿诱惑,不被人情世故左右,我以我心践诺言,才能永葆共产党员本色。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刘谦香港巡演,以别具匠心的出场方式、变化莫测的舞美视觉、神秘十足的音乐伴场,带给“谦迷”无限的疯狂与猜想。

    B.钓鱼岛争端如果持久发酵,势必造成中日关系处于紧张对峙的长期状态。

    C.《舌尖上的中国》以富有草根气息的语调,把中国饮食文化讲述得栩栩如生,这既让国人兴奋不已,也向世界发出了一张“中国名片”。

    D.在微博等网络舆论大力监督下,在有关部门的周密调查下,“表哥”、“房叔”等人光鲜外表下掩藏的腐败本质被暴露得淋漓尽致

  • 3、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发(bān)     (zhǔ)       刻(juān)     扬顿挫(yì)

    B.洒(xiāo)     (yíng)   然(qiāo)     精竭虑(dān)

    C.教(huǐ)       红(chì)     (qí)        锐不可(dāng)

    D.峋(lín)       跚(pán)     强(jué)       滋暗长(qiǎn)

  •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jiān)默  裸(lù)   蹲(jū) 即物起(xìng)

    B. (hāo) (pì)美   酬和(hè) 龙吟凤(suì)

    C. (zhí)尺 (pì)喻   美味佳(yáo)  (shú)秸(jié)秆

    D. (móu)取 家(pēi) 铁(xuàn)   相形见(chù)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萎,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请用自己的话描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展现的画面。

    【2】《蒹葭》中巧妙地运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请分析这种手法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诗文名句填空。

    必答题:

    (1)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临风一唳思何事?   。(白居易《池鹤》)

    (3) ,欲上青天揽明月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4)翅湿沾微雨,   。(葛天民《迎燕》)

    (5)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6)范仲淹的《渔家傲》中, 两句诗,借守边将士饮酒来表现他们因远离家乡和功业未立而生发的惆怅之情。

    选答题:

    (7)韦应物《闻雁》

    故园渺何处?  

    (8)龚自珍《已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以下语段,回答问题。

    【语段一】孩子,你尽管忙,家信还是要多写,即使短短几行也可以;你不知父母常常在心里惦念,沉默久了,就要怕你身体是否健康;我这一星期就是精神不安定,虽则忙着工作,肚里老是有个疙瘩;一定要收到了你的信,才“一块石头落地”!

    【语段二】你素来有两个习惯: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围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裤袋里。这两件都不合西洋的礼貌。围巾必须和大衣一同脱在衣帽间,不穿大衣时,也要除去围巾。手插在上衣袋里比插在裤袋里更无礼貌,切忌切忌!

    【语段三】多少过分的谈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总算我的教育没有白费,你二十年的折磨没有白受!你能坚强,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

    (1)以上三个语段摘自《傅雷家书》,傅雷通过书信形式关心在外求学的儿子________(人名)的生活和成长。

    (2)【语段二】和【语段三】中,傅雷主要是从哪些方面对儿子进行了教导?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痴”情的父亲

    ①2018年11月6日,父亲张胜友与病魔抗争了三年多后,终究走了,离开了他痴迷的文学事业。往事在我的脑海中一一浮现。

    ②1948年,父亲出生在永定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小时候他就喜好读书,但没钱买书。天赐良机,同生产队有一位回乡劳动改造的“右派”的家里有很多藏书,父亲就常常到那位朋友家中看书,一呆就是一天,有幸看了《红与黑》《牛虻》等文学名著。他还把书借回家里,总是书不离手,甚至上茅厕也要带着书。

    ③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正在福建省永定一中读高中的父亲回到了永定县高陂公社,成了一个回乡知青。白天,他参加生产队劳动赚工分;晚上,点起煤油灯看书、写文章。奶奶常常埋怨他每个月多消耗了一两斤煤油。1972年,父亲的处女作小说《禾花》在县《工农兵文艺》上发表,这给了他莫大的鼓舞。1977年,还在大队务农的父亲参加了高考。考上复旦大学中文系以后,父亲更是常常在图书馆里,四年看了大量的书,为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即便父亲有了很强的文字驾驭能力,他还认为写文章有时感到“词穷”,后悔年轻时没有读更多的书。

    ④父亲最爱书房。十几平方米空间,一张书桌,一台电脑,一排书柜,柜里存列着他自己的作品和喜欢读的书籍。父亲每天晚上睡得迟,常常在夜深人静时还呆在书房里上网,浏览新闻,写文章,边看边思考问题。在生命的最后时光,父亲在病床上完成了他的最后一篇作品——《大海的召唤》。

    ⑤对于创作,父亲始终充满激情。2010年,福州市委邀请他写一篇反映福州文化的文章《闽江•映象》。一到福州,父亲便翻阅材料,忙碌起来。中秋节那天下午,初稿已写完,父亲提议当晚召集有关领导和人员讨论稿件。别人提醒他那天是中秋节,还是让大家团聚团聚吧。原来,父亲已全然忘记中秋节了!在创作《永定一中百年赋》时,在写“子弟向学,涉猎八荒,如琢如磨,做人为上。”时,考虑到学校担负教书育人的重任,后将“做人为上”改为“育人为上”。每每一篇新作完成,他都像捡了宝贝似的兴奋不已,马上又开始构思下一个题材。

    ⑥几十年来,他潜心创作,为改革开放鼓与呼,可谓硕果累累。写出了《百年潮•中国梦》等电视政论片,《让汶川告诉世界》等报告文学,《父亲》《记忆》《价值连城》等散文,《石壁记》《土楼宣言》《永定一中百年赋》之客家三赋,多篇作品入选大、中学语文教材。父亲的字里行间常常体现了一介书生的家国情怀。

    ⑦父亲朋友众多,喜欢与文友交流写作体会。返回家乡时,住地常常走了一拨人又来了一拨。对找上门的人,即使是素未谋面、刚刚走上文学道路的后辈,他都一一热情接待,尽量给予创作上的指点,给予信心和鼓励。从文学青年身上,他似乎看到了自己当年文学写作起步时的影子。父亲主张自立自强,以文章安身立命。他曾说“这些年,我总是玩命地干,把自己干成业务骨干!”

    ⑧亲爱的父亲,“痴”于文和重于情,这是您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也是您给我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③段中“奶奶常常埋怨他每个月多消耗了一两斤煤油”是采用侧面描写来表现父亲。

    B.“父亲”在创作方面的硕果累累与他一向主张“自立自强、以文章安身立命”有关。

    C.全文对“父亲”的一生如数家珍、饱含深情,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D.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主要运用生动绚丽的语言来叙述,适当穿插了议论和抒情。

    2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表。

    父亲的“痴”情

    具体表现

    对阅读充满热爱之情

    父亲自小(1)_________________,长大后最爱书房

    对创作始终充满激情

    不间断创作,连临终前还在创作

    对家国的情怀

    一生关心家乡,(2)____________________

    师友之情

    乐于和文友交流,(3)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第⑤段划线句,说说父亲将“做人为上”改为“育人为上”的修改好在哪里?

    4结合语境,品析句中的加点词。

    (1)考上复旦大学中文系以后,父亲更是常常在图书馆里……

    (2)原来父亲已全然忘记中秋节了!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请以“余味”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释义】①余留的气味、味道:②留下的对人回味的意味。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④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