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新星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据香港多家商场透露,内地客到港购物人数逐年增多,其中一次消费上百万已司空见惯

    B. 旁若无人的大声打电话,全不顾周围愤怒的目光。

    C. 运动会开幕式上,我们班代表队每人手里拿着一面小红旗,五彩斑斓,煞是好看。

    D. 明明很严重的一件事,经他轻描淡写地一说,就显得不算什么了。

  •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为了防止类似的恶性事故不再发生,我们一定要加强管理,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

    B. 教育观念能否从根本上转变,是我们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

    C. 经过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他掌握了解题方法,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D. 除非不加强对抗性训练,中国足球才有可能走向世界,否则连亚洲也冲不出去。

  • 3、第二小组同学进行知识竞赛,请你从下列选项中选出相关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 (     

    A.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B.白居易——香山居士

    C.始龀——三四岁

    D.《孟子》——“四书”之一

  • 4、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 其此之谓乎   B. 何陋之有

    C. 大道之行也   D. 宋何罪之有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首联中“涵虚”指的是什么?

    【2】颈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默写。

    __________,阴阳割昏晓。

    ②《登幽州台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作者独立于天地之间,孤独寂寞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③王安石《登飞来峰》中富于哲理,借情抒景,表达自己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描摹当地风俗画卷,赞美古老乡土文化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己亥杂诗》写诗人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有同学在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时,摘抄了这段激动人心的文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1)请把上面画线的文字用正楷或行楷抄写下来。

    (2)保尔这一形象诠释了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永远值得我们学习。请结合这部名著的内容,自选角度说说其精神品质对你成长的启示。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仰视缙云

    张抗抗

    缙,赤色之帛。缙云,彤云彩霞缭绕之地。

    缙云位于浙东南丽水地区,唐武周登封元年(公元696年)建县。缙云城东著名的仙都风景区,有一株石笋,其型拔地而起,顶部有一方四时不竭天然池水,相传轩辕黄帝在此铸鼎炼丹所形成。石笋又名鼎湖峰,自晋代起闻名于世。缙云氏是华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夏官的号名,也是黄帝族势力南扩至缙云地区的古老记忆。至唐天宝年间,曾有祥云仙乐回旋于缙云山,唐玄宗听闻惊叹:真乃仙人荟萃之都也!并亲笔写下仙都二字。

    缙云、仙都、鼎湖,皆为有出处的美地美景美名。

    春日去仙都,满眼皆绿,绿树碧水青草滩,被饱满的绿山谷环抱,山间弥漫的雾气如翠纱飘拂。走过绿荫蔽日的水上长堤,透过山崖上红殷殷的杜鹃花,穿过金灿灿的油菜花地,轻风吹开雾气,一座摩天石塔,若隐若现地兀自耸立。

    它从一池波光盈盈的湖溪里升起来,远望一眼,并不觉得它何等雄奇,只是与我以往见过的石笋有些不同,它不在幽暗的山洞、不在高高的山巅,而是以略显谦逊的姿态,低低伫立于群山之谷,有如平地凸现的泰山。

    然而,当我渐渐走近它,一直走到它的脚下。它的体积与高度,随着我的步步靠近而逐渐壮大。我凝视它,然后仰起脸,再仰脸,仍然望不到它的峰顶。那一刻,我被它惊到了:

    这是一块直上直下、囫囵敦实的巨石,四壁峰岩光滑陡峭,经受了亿万年风霜雨雪的磨砺,未有太多损蚀剥落。就像一个强壮伟岸的裸身巨人,灰褐色的肌肤,在酷烈的阳光和雷暴下,被锤炼得厚实坚韧。南方多雾多雨的湿润空气,使它吸储了太多的宇宙精华而拥有强大的气场。巨石半腰有一凹陷的圆洞,很像巨人的肚脐,日夜吐纳着释放着大自然的能量。再次抬头,依稀望见石柱顶端那一层层茂盛的灌木,错落有致地披挂下来,像是给石柱披了一件硕大的雨篷。尽管巨岩四壁可供攀缘,但据说只有极少人登上过巨石的绝顶,见过峰巅苍松翠柏间的神秘水池。我踮足翘望,未见缭绕缤纷的彩云,却有一群小鸟倏然惊飞,传说中,轩辕黄帝在此铸鼎炼丹后跨赤龙升天而去……

    鼎湖峰,相传生成于亿万年前的一次火山喷发,融融岩浆凝固成花岗岩,其后风雨侵蚀,周围的石灰岩渐渐风化,只剩下一根巨大的花岗岩石柱,直通地底深处。漫漫岁月,它稳稳矗立于此,有如一枚结实的定山神柱,上托苍穹下恤众生,淡定地低头俯瞰群山。那一刻,因它慈悲温和的俯视,我虔敬地仰望它。

    我仰视鼎湖峰,更像是仰望一座挺拔粗壮的巨型天然石雕。石柱高耸,柱旁依偎着一小石峰,恰似笋尖,高可平石脐,酷似慈母身下的姣儿,故又称童子峰。这座母子石笋,是缙云的镇县之宝,为千年缙云镇宅安邦。

    缙云地处武夷山戴云山隆起地带和寿昌丽水景宁断裂带的中段。或许由于断裂,震裂了散落了无数形态各异的奇石。九曲练溪两岸计有72座奇峰,鼎湖峰、朱潭山、姑妇岩、小赤壁、倪翁洞、芙蓉峡等,构成了一座宏阔的奇岩长廊。若往深山去,山沟里怪石叠现,如城堡、如礁石、如雄狮、如火炬、如飞舟、如巨蟒、如冰坂……叠床架屋险象环生却是有惊无险。故而缙云素有桂林之秀、黄山之奇、华山之险的美誉。其中的倪翁洞又名初阳谷,洞中留有唐、宋、明、清等历代摩崖石刻达60多处。倪翁洞三个篆字,是时任缙云县令、李白的族叔、书法大家李阳冰所题。

    遥望山中的摩崖石刻及奇峰异石,我仰视缙云石砌的历史。

    仙都景区是一个偌大的公园,花田烂漫,草滩葱郁,牛群在林间悠悠然吃草,一派乡间野趣。我的视线常被粗壮茂密的香樟树桂花树槭树合欢树吸引过去,一路始终在扬着头看树,脖颈已酸涩。迎面忽有香气袭来,细看竟是一株高大的含笑花树,绽放的白花朵、含苞的黄花苞,在我的头顶颔首摇曳。

    却有一处更重要的场所,等着我瞻仰。

    鼎湖峰下气势宏大的黄帝祠宇,始建于西晋永嘉年间,原名缙云堂,唐玄宗时改名为黄帝祠宇,是我国南部历代各民族祭祀、朝拜华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重要场所,与西北黄帝陵遥相呼应,形成北陵南祠的格局。

    高阶重门肃穆,石柱宽檐庄重。心怀敬意,步步仰视而行。数千年来,缙云流传着许多黄帝的传说。黄帝夏官缙云氏一族南迁浙江缙云山一带以后,与当地先民的原始信仰结合,吸收先秦道家、汉魏南北朝神仙道教和儒学等,逐步形成了一种古老的黄帝文化

    我仰望祠宇高处的匾额与楹联,想象民间祭拜黄帝香火兴旺的盛况。为缙云的文化坚守、为缙云的历史贡献,我礼赞缙云、仰视缙云。

    (节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8月3日)

    【1】作家善于将历史故事穿插于风景名胜中,请根据文意完善下面的思维导图。

    【2】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那一刻,我被它惊到了:这是一块直上直下、囫囵敦实的巨……(“我被它惊到了”冒号后面的内容为什么要另起一段?)

    (2)我的视线常被粗壮茂密的香樟树桂花树槭树合欢树吸引过去,一路始终在扬着头看树,脖颈已酸涩。(“香樟树桂花树槭树合欢树”为什么不写成“香樟树、桂花树、 械树、合欢树”?)

    【3】作家文笔老辣,行文不凡,请赏析从“俯瞰”转到“仰望”的妙处。

    漫漫岁月,它稳稳矗立于此,有如一枚结实的定山神柱,上托苍穹下恤众生,淡定地低头俯瞰群山。那一刻,因它慈悲温和的俯视,我虔敬地仰望它。

    【4】文末“礼赞缙云”“仰视缙云”的顺序能否调换?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探究。

    【5】开篇的神幻故事对作品组织结构、塑造形象有什么作用?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题目:感谢那场风雨

    要求:

    (1)诗歌、戏剧除外,文体不限,文体要鲜明。

    (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

    (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4)字数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