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关雎》中“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的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当时民歌的特色。
B.《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杂文,文中以马为喻,谈论人才问题,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C.为了改善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开展了“阅读经典作品,建设书香校园”的活动。(成分搭配不当,将“改善”改为“改进”。)
D.《桃花源记》以武陵人行踪为线索,描绘了桃花源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诗文浩如烟海,逐渐形成了一些表意相对固定的词语,如“垂髫”指小孩,“丝竹”指音乐,“须眉”指男子。
B.《大雁归来》选自《沙乡年鉴》,作者是美国生态学家利奥波德。
C.《社戏》通过“我”和少年伙伴们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的描写,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
D.消息往往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其正文一般包括标题、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后两部分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海燕》原题为“海燕之歌”,作者是俄国的高尔基,本文主要运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
B、《五柳生先传》其实是作者陶渊明的自传。因为陶渊明的宅边有五棵柳树,所以他自称“五柳先生”。
C、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文笔深沉隽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雪》都是其中的作品。
D、《马说》中的“说”是一种文体,作者韩愈,唐朝文学家。
4、指出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C.蝉则千转不穷
D.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5、阅读杜甫的《春望》,完成下列小题。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下列对诗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国破”就其字面来讲,一般指首都的沦陷,此处将“国破”与“山河在”联系在一起,其含义便有了较广阔的内容。
B. “城春草木深”描绘了春色满城,令人引起对往日京都风月繁华的怀念,也暗示眼前的国破只是暂时的;春到深处一切又将生机勃勃。
C.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可以让我们看见,诗人因国事而忧家,更因家事而忧国,家与国的命运在他心中已融为一体。
D.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不明写忧思愁绪的深重而言白发难簪,使诗意更浓,而且把一个未老先衰,忧国忧民的悲怆形象立于纸面。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请自选角度赏析一下这句诗。
6、古诗文默写。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______,______。(《答谢中书书》)
(2)陶渊明的《饮酒》中,表现从大自然中悟到了无法言说的人生真谛,悠然忘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3)《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引发词人对年华流逝感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7、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
这漂亮的昆虫简直捧极了,全身淡绿色,身体两侧有两条波白色的饰带。它体形优美,身轻体健,一对罗纱大翅膀,是蝗虫科昆虫中最优雅美丽的。我因捉到这样的一些俘虏而洋洋自得。它们将会告诉我些什么呀?等着瞧吧。眼下必须把它们喂养好。
我给这帮囚徒喂莴苣叶。它们果然在啃咬,但是吃得极少,而且不屑吃的样子。我很快就弄明白了:我养的是一些不太甘愿吃素的家伙。它们需要别的,看上去是想捕捉活食。但到底是哪种活食呢?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知道了是什么。
(乙)
八月份,或稍早些或稍晚些,一些黑斑在豌豆上出现,每粒上始终都是一个,毫无例外,这就是出口舱。九月份,其中绝大部分都会打开。好像是钻孔器钻出的舱门盖整齐划一地分离,落在地上,住屋的出入口边便畅通无阻了。它们以最终的形态衣着光鲜地爬了出来。季节很美好。经雨水浇灌的花朵盛开。从豌豆上来的移民在秋天的欢悦中前来控花。然后,寒冬来临,移民们便纷纷寻找避难所躲藏起来。其他的一些与这些移民数量相当,并不急于离开出生的豆粒。整个寒冬腊月,它们滞留在出生的豆粒里,躲在不敢触动的保护屏下面,一动不支。小屋的门只待酷暑回来时才在铰链上,也就是说在抵抗力较弱的沟槽上发挥任用。到那时,迟到的幼虫才大搬家,与先期到达者们会合,待豌豆开花时节,共同准备干活儿。
(选自《昆虫记》,有改动)
【1】(甲)文中的昆虫是( ),(乙)文中的昆虫是( )
【2】联系原著,说说(甲)文中的昆虫有何食性?(乙)文中的昆虫在幼虫时期,有一些会“自杀”,为什么?
【3】法布尔在介绍昆虫时,运用了文学性的语言,结合选段,谈谈你的理解。
8、阅读《西湖漫笔》,完成小题。
西湖漫笔
宗璞
①平生最喜欢游山逛水。这几年来,很改了不少闲情逸致,只在这山水上头,却还依旧。那五百里滇池粼粼的水波,那兴安岭上起伏不断的绿沉沉的林海,那开满了各色无名的花儿的广阔的呼伦贝尔草原,以及那举手可以接天的险峻的华山……曾给人多少有趣的思想,曾激发起多少变幻的感情。每到名山大川异地胜景,总会被一种神奇的力量震荡着,几乎忍不住要呼喊起来:“这是我的伟大的、亲爱的祖国——”
②我要说的地方,是多少人说过写过的杭州。
③六月间,我第四次来到西子湖畔,距第一次来,已经有九年了。奇怪得很,这次却有着迥乎不同的印象。那几天,有的是满湖烟雨,山光水色,俱是一片迷蒙。西湖,仿佛在半醒半睡。空气中,弥漫着经了雨的栀子花的甜香。记起东坡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便想,东坡自是最了解西湖的人,实在应该仔细观赏、领略才是。
④正像每次一样,匆匆地来,又匆匆地去。几天中我领略了两个字,一个是“绿”,只凭这一点,已使我流连忘返。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也都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在冷泉亭上小坐,直觉得遍体生凉,心旷神怡。亭旁溪水铮琮,说是溪水,其实表达不出那奔流的气势,平稳处也是碧澄澄的,流得急了,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在这一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
⑤西湖胜景很多,各处有不同的好处,即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曲十八涧绿得闲……不能一一去说。漫步苏堤,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近水着了微雨,泛起一层银灰的颜色。走着走着,忽见路旁的树十分古怪,一棵棵树身虽然离得较远,却给人一种莽莽苍苍的感觉,似乎是从树梢一直绿到了地下。走近看时,原来是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荫荫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有的青苔,形状也很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如同一幅青绿山水画。
⑥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那是满池的新荷,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立于水上,或婉转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绿色,本来是生命的颜色。我最爱看初春的杨柳嫩枝,那样鲜,那样亮,柳枝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荷叶,则要持重一些,初夏,则更成熟一些,但那透过活泼的绿色表现出来的茁壮的生命力,是一样的。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滴溜溜滚着,简直好像满池荷叶都要裙袂飞扬,翩然起舞了。
⑦从花港乘船而回,雨已停了。远山青中带紫,如同凝住了一段云霞。波平如镜,船在水面上滑行,只有桨声欸乃,愈增加了一湖幽静。一会儿摇船的姑娘歇了桨,喝了杯茶,靠在船舷,只见她向水中一摸,顺手便带上一条欢蹦乱跳的大鲤鱼。她自己只微笑着一声不出,把鱼甩在船板上,同船的朋友看得入迷,连连说,这怎么可能!上岸时,又回头看那在浓重暮色中变得无边无际的白茫茫的湖水,惊叹道:“真是个神奇的湖!”
⑧我们整个的国家,不是也可以说是神奇的吗?我这次来领略到的另一个字,就是“变”。和全国任何地方一样,隔些时候去,总会看到变化,变得快,变得好,变得神奇。都锦生织锦厂在我印象中,是一个狭窄的旧式的厂子。这次去,走进一个花木葱茏的大院子,我还以为找错了地方。技术上、管理上的改进和发展就不用说了。我看到织就的西湖风景,当然羡慕其织工精细,但却想,怎么可能把祖国的锦绣河山织出来呢?不可能的。因为河山在变,在飞跃!
⑨最初到花港时,印象中只是个小巧曲折的园子,四周是一片荒芜。这次却见变得开展了,加上好几处绿草坪,种了许多叫不上名字来的花和树,顿觉天地广阔了许多,丰富了许多。那在新鲜的活水中游来游去的金鱼们,一定会知道得更清楚吧。据说,这一处观赏地原来只有二亩,现在已有二百一十亩。我和数字是没有缘分的,可是这次我却深深地记住了。这种修葺,是建设中极次要的一部分,从它,可以看出更多的东西……
⑩更何况西湖连性情也变得活泼热闹了,星期天,游人泛舟湖上,真是满湖的笑,满湖的歌!西湖的度量,原也是容得了活泼热闹的。两三人寻幽访韵固然好,许多人畅谈畅游也极佳。见公共汽车往来运载游人,忽又想起东坡写的一首《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这首诗形容他在密州出猎时的景象。想来他在杭州兴修水利,吟诗问禅之余,当有更盛的情景吧。那时是“倾城随太守”,这时是每个人在公余之暇,来休息身心,享山水之乐。这热闹,不更千百倍地有意思么?
(文章有删改)
(1)文章④﹣⑦段,作者着重描写了充满绿意的西湖美景。请你阅读后将下面内容补充完整。
(2)阅读第⑤段,请你说说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3)阅读文章,结合作者第四次游览西湖的经历,说说第①段中“神奇的力量”指的是什么,激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9、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苍鹰振翅蓝天,是一首歌,因为它激昂;飞蛾扑火,是一首歌,因为它悲壮。母爱是一首歌,友情是一首歌,拼搏是一首歌,付出是一首歌……只要我们用心聆听,生活处处皆是歌。
请以“那是一首歌”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幸福常常伴随着我们。当父母用慈爱的伞为你撑起一方晴空时,你会感到“有家真好”;当同学用贴心的话安抚你孤独的心境时,你会感到“有朋友真好”;当知识帮你打开智慧的大门时,你会感到“有书真好”——“真好”是一种心灵的体验,“真好”是一种幸福的感觉。
请以“有 真好”为题(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若选题二,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
③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