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挑衅(xùn) 迁徙(xǐ) 凋零(diāo) 白雪皑皑(ái)
B.缄默(jiān) 弥漫(mí) 俨然(yǎn) 强词夺理(qiǎng)
C.瞭望(liáo) 箬篷(ruò) 缅怀(miǎn) 义愤填膺(yīng)
D.龟裂(jūn) 枷锁(jiā) 挚爱(chì) 戛然而止(jiá)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错误的一项( )
A.翘首(qiáo) 遗嘱(zhǔ) 酷似(kù) 桅杆(wéi)
B.娴熟(xián) 悄然(qiǎo) 几近(jī) 镌刻(juàn)
C.劳碌(lù) 慰勉(wèi) 哀痛(āi) 可憎(zēng)
D.衙门(yá) 伯爵(jué) 盎然(àng) 炽热(chì)
3、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
A. 嘶哑sī 契机qì 发酵xiào 场圃pǔ
B. 隘口ài 恐吓hè 脚踝huái 蹲踞jū
C. 拯救chěng 阴晦huì 嗤笑chī 寒噤jìn
D. 参与yù 胯下kuà 气氛fēn 覆盖fù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花草树木枯萎,鱼鸟虫兽死亡,人类自然也就无法生存了。
②恐怕到了那个时候,地球的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
③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水是万物生长的根基。
④如若有一天,地球的水枯竭了,那么人间就会变成地狱。
⑤正是有了水的滋润,一切生物才能如此欣欣向荣,如此生机勃勃。
A. ④③⑤①② B. ③④②①⑤ C. ④①②⑤③ D. ③⑤④①②
5、《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千古名句,其中“见”字最为精妙,试从炼字的角度来赏析,若换成“望”“看”如何?
6、默写。
(1) ,乌蒙磅礴走泥丸。(《七律 长征》)
(2)商女不知亡国恨, 。(《泊秦淮》)
(3) ,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落红不是无情物, 。(《己亥杂诗》)
(5)感时花溅泪, 。(《春望》)
(6)海内存知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7)圣人非所与熙也, 。(《晏子使楚》)
(8)《过零丁洋》中作者用比喻来描写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句子是 , 。
7、名著阅读。
《红星照耀中国》原名_______,是美国著名记者________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_________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______、______和______是作者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8、①怎样叫做礼治呢?儒家说初有人的时候,各人有各人的欲望,各人都要满足自己的欲望;没有界限,没有分际,大家就争起来了。你争我争,社会就乱起来了。那时的君师们看了这种情形,就渐渐给定出礼来,让大家按着贵贱的等级,长幼的次序,各人得着自己该得的一份儿吃的喝的穿的住的,各人也做着自己该做的一份儿工作。各等人有各等人的界限和分际;若是只顾自己,不管别人,任性儿贪多务得,偷懒图快活,这种人就得受严厉的制裁,有时候保不住性命。这种礼,教人节制,教人和平,建立起社会的秩序,可以说是政治制度。
②天生万物,是个很古的信仰。这个天是个能视能听的上帝,管生杀,管赏罚。在地上的代表,便是天子。天子祭天,和子孙祭祖先一样。地生万物是个事实。人都靠着地里长的活着,地里长的不够了,便闹饥荒:地的力量自然也引起了信仰。天子诸侯祭社稷,祭山川,都是这个来由。最普遍的还是祖先的信仰。直到我们的时代,这个信仰还是很有力的。按儒家说,这些信仰都是“报本返始”的意思。报本返始是庆幸生命的延续,追念本源,感恩怀德,勉力去报答的意思。但是这里面怕不单是怀德,还有畏威的成分。感谢和恐惧产生了种种祭典。儒家却只从感恩一面加以说明,看做礼的一部分。但这种礼教人恭敬,恭敬便是畏威的遗迹了。儒家的丧礼,最主要的如三年之丧,也建立在感恩的意味上;却因恩谊的亲疏,又定出等等差别来。这种礼,大部分可以说是宗教仪式。
③从来礼乐并称,但乐实在是礼的一部分;乐附属于礼,用来补助仪文的不足。乐包括歌和舞,是“人情之所必不免”的。不但是“人情之所必不免”,而且乐声的绵延和融和也象征着天地万物的“流而不息,合同而化”。这便是乐本。乐教人平心静气,互相和爱,教人联合起来,成为一整个儿。人人能够平教人平心静气,互相和爱,教人联合起来,成为一整个儿。人人能够平心静气,互相和爱,自然没有贪欲、捣乱、欺诈等事,天下就治了。乐有改善人心、移风易俗的功用,所以与政治是相通的。按儒家说,礼乐刑政,到头来只是一个道理;这四件都顺理成章了,便是王道。这四件是互为因果的。礼坏乐崩,政治一定不成;所以审乐可以知政。
(摘自朱自清《经典常谈·三礼第五》有删减)
【1】阅读全文,回答。“礼”“乐”诞生的意义和价值是:____________
【2】阅读第二段,回答。天生万物的信仰,祭祀的信仰,其实质是:____________
【3】阅读第三段,回答。“审乐可以知政”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4】“用通俗的语言来介绍晦涩的《经典》,拉近读者与《经典》的距离,是作者写作本文的初衷。试用文中相关语句诠释作品这一特色。
9、按要求作文。
在你的成长道路上,是否有这样一个人,对你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让你铭记他的好。请以“必须铭记 的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