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锡盟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但是这句话也并不是永远是真的,因为奥古斯都大帝与泰特思都是精神崇高、志向远大的人,然而也是当时最美的男子。

    ②无疑地,才德如果是在一个容貌虽不娇丽,然而形体娴雅、气概庄严的身体内,那是最好的。

    ③因此,那些很美的人多是容颜可观而无大志的。

    ④才德,有如宝石,最好是用素净的东西镶嵌。

    ⑤同时,很美的人多半不见得在别的方面有多大的才德,好像造物主在它的工作中但求无过,不求十分的优越似的。

    ⑥他们所研求的也多半是容颜而不是才德。

    A. ②⑤③①⑥④   B. ②③⑤⑥①④   C. ④②③⑤①⑥   D. ④②⑤③⑥①

  • 2、选出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

    A. 今天的幸福生活从哪里来的,同学们站在烈士纪念碑前饮水思源,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B. 数不尽的离奇念头,光怪陆离的幻象,奇异的声响,一齐向她袭来,使她感到恐惧。

    C. 学习需要劳逸结合,长时间读书或做作业之后,可以在窗前伫立片刻,让紧张的精神适当放松。

    D. “最清晰的脚印,印在最泥潭的路上”这句富有哲理的话语,如果不是妙手偶得,便是生活磨砺的总结。

     

  •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国时期杰出的书法家王羲之被称为“书圣”,他创作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B.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句中加横线的词词性依次分别是:名词、介词、副词、助词)

    C.《推敲》通过贾岛苦吟和大诗人杜甫帮他推敲诗句的故事,说明了写诗要反复琢磨,不仅要自己琢磨,还要多请教别人。

    D.《向沙漠进军》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文章对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怎样向沙漠进军,进军的前景如何做了深入浅出的说明。

  •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是一位杰出的工匠。

    B. 东兰的一山一水,对于我们已经很熟悉。

    C. 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

    D. 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同学们自身的努力。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问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C.诗中的“圆”字与“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王国维赞叹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谈谈你对此句的认识。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默写填空。

    (1)我们想达到某个目的,又苦于没有途径,可以引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白露未晞。 

    (3)窈窕淑女,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当他和我沿着安静的小路,经过芝麻田和小麦田,走回百家坪的时候,任何关于红色土匪的那些形容词,都不适合用到他的身上。恰恰相反,他似乎真正是充满了愉快和生命的爱恋,像神气活现地跟在他旁边的红小鬼一样,他的手臂正靠着红小鬼的肩膀。他在南开读书的时候,生得很俊秀,身材苗条,如今他似乎还有那种风度。

    (1)以上文字选自名著《__________》,选文中“他”这一人物是__________(人名)。

    (2)围绕名著的内容与艺术表现,请向你的同学写一段70字以内的推荐语。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漫话对联》选段,完成问题。

    ①对联大家都不陌生。中华大地妙联佳对俯拾即是:“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是镌刻在岳阳楼上的名联;“夜眠人静后,早起鸟啼先”是古代劝学的佳对;“虽然毫末技术,却是顶上功夫”是理发店的妙联……可见,生活处处有对联。

    ②对联,也叫楹联,俗称对子,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是汉语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一般由上联和下联构成。若有横批应对对联内容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对联通常粘贴或悬挂在门上或壁间的廊柱上。

    ③根据内容和用途来划分,常见的对联有节日喜庆联、婚丧嫁娶联,名胜古迹联、自勉联、题赠联等。毛泽东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时改写的“贵有恒,何须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是很有名的自勉联。鲁迅先生写给瞿秋白的对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则是充满革命情谊的题赠联。

    ④对联源于何时?可远溯先秦。 A   那时人们在大门上挂两块画着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认为能压邪。这种桃木板便叫“桃符”。 B   相传五代后蜀君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题词“新年纳馀庆,嘉节号长春”,谓之“题桃符”,即最早的春联,亦即最初的对联。 C     宋代在门上张贴对联成为一种风俗。“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是这一民俗的形象反映。 D     到了元代,对联较之前朝显得冷落了些,流传下来的也很少。 E   晚清还出现了一些对联知识专著,如《楹联丛语》等。进入20世纪,对联日益呈现出勃发繁荣的景象。

    ⑤对联的内容丰富多彩,对联的历史源远流长。那么如何撰写对联呢?

    ⑥首先,要根据对象和场合,选择清新流畅的语言,表达有意义的内容。例如:“无声润物三春雨,有志育才一代功”可以送给辛勤的园丁;“枝头喜鹊歌新曲,雪里梅花报早春”适合春节传达喜气;“皓月描写双燕影,寒霜映出并头梅”经常出现在结婚喜庆时。

    ⑦其次,撰写上下联还应注意以下几点:内容必须相连,表达一个共同的主题;两联字数须相同,相同位置词语的词性应相同或相近,但不能出现“四海”对“五湖”之类的词义雷同情况,更不宜有“石”对“石”这样的同字相对;句式结构形式要相同,彼此对称;字音声调平仄相对,“上仄下平”,使对联念起来有一种音乐美。

    ⑧对联不仅是我国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而且是世界文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历史记载,光绪皇帝结婚时,英国女王送了一座自鸣钟,上面就刻有一副对联:“日月同明,报十二吉祥如意;天地合德,庆亿万富贵康宁”。小小的对联还真的融合了大文化呢!它展现出汉民族语言得天独厚的优势。让我们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这朵奇葩奉献给世界,使其在世界文学宝库中熠熠生辉!

    (1)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填空。

    本文属于 ___说明文(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以 ___为说明对象,依次介绍了其分类、______等内容。

    (2)文中多处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请任选一例,简要说明其作用。

    (3)“对联的真正鼎盛是在明清两代,到了康乾盛世,对联艺术日臻完善,涌现出纪晓岚、袁枚等对联高手。”这一句话是从第④自然段中抽出来的,放在A、B、C、D、E哪处最合适?为什么?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根据你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自拟题目作文。

    有位作家曾说:“不管生活多么繁忙,读书和听音乐对我来说始终是极大的喜悦。唯独这份喜悦任谁都夺不走。”相信你也有各种各样的喜悦,这喜悦使生活多了趣味,让心灵得以舒展,为人生增添亮色。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凡涉及考生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