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双河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与他人交往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不能只顾自己。

    B.2015元旦晚会上,实验中学的文艺表演节目非常精彩,让人叹为观止

    C.一时间,满天大雾把什么都遮没了,就是远处的电线杆也躲得杳无音信

    D.他小心翼翼地撕开信封,将里面的百元大钞捏取出来,塞到衣服布袋里。

  • 2、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仲裁   业己   颁发   振聋发聩 B.冻僵   燥热   匿名   筋疲力尽

    C.畸形   劳碌   宽怒   器宇轩昂 D.吹嘘   鬈发   由衷   正襟危座

  • 3、下列对文学名著《昆虫记》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昆虫记》是一部优秀的科普著作,它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字里行间情趣盎然。

    B.《昆虫记》中的蝉要在地下潜伏四年,才能钻出地面,在阳光下歌唱五个星期;蜜蜂因为惦念着小宝贝和丰富的蜂蜜,可以凭借一种不可解释的本能飞回巢中,而这种本能正是我们人类所缺少的。

    C.《昆虫记》是英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作品,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D.《昆虫记》除了真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xiè qiáo  镌juē 锐不可dānɡ

    B.yín xuān  田chóu  坦荡如

    C.   diàn  biàn  无音信yǎo

    D.rónɡ  鲜   鱼   正危坐jīn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注】①兜鉴:古代战士戴的头盔。②胛:肩胛。③渠:他。④莳未匝:插秧没有完成。

    【1】诗的颔联用了两个比喻,将“斗笠”比作头盔,将________,生动地描绘了一幅________的生活画面。

    【2】《唐宋诗》中评价本诗有“一股活泼泼的生活气息”,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默写填空。

    五岭逶迤腾细浪,  

    ,铁马冰河入梦来。

      ,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老山界》)

    杜甫《春望》中,真切表达战乱中的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信的心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以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和个人的命运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问题。

    他慢慢地掏出了手枪,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他把枪放在膝盖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懦弱最容易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是不是已经忘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手枪收起来吧, 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意义而充实。”

    选文出自苏联著名作家_____所著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文中的“他”是指_______,他在疾病缠身、丧失战斗能力的艰难处境下,内心经历了严峻的考验。节选部分表现了他由绝望、动摇到________的心理历程。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审美过程中的联想和想像

    ①审美过程当中,由于审美者面对的是富有吸引力的、启发性的一种美的形象,所以会自然地唤起对事物的种种联想和想像。这些联想和想像是在对审美对象有所感受、有所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们反过来又会加深对审美对象的感受和理解。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在中国历来是被强调的。比如中国古代诗论,一概强调写诗要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你写了一个象,你要使人想到这个象外面还有丰富的形象。法国巴尔扎克在小说《幻灭》里面讲的话,“真正懂诗的人,会把作者诗句中只透露了一星半点的东西,拿到自己的心中去发展”。这就叫弱刺激变为强刺激。这是审美的主观能动性。

    ②在审美过程当中,有一个较为特殊的问题需要专门论述,就是欣赏语言艺术是要通过再造想像的。什么叫再造想像呢?再造想像就是根据语言、符号、图样的描述和指示,在头脑中构想相应的形象。譬如一个建筑师拿到一个建筑设计图,想像未来的高楼大厦是什么样的,这就叫再造想像。再造想像很重要,白纸黑字,要讲形象感,它似乎比戏曲和电影差远了。你这不是白纸黑字吗?他那不是表演吗?穿得花花绿绿的,还带动作,应该是那个形象感强得多。恰恰相反,名著改成电影或者戏剧,从来只有一个反应:没有原著好看。《红楼梦》拍得再好,也没有原著好,《水浒传》拍得再好,也没有原著好看。白纸黑字通过再造想像,它给你的形象感丰富得多。“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二十八个字,往你眼前一摆,一幅生动的乡土民俗风情画就展现在你面前。

    ③语言艺术的审美必须要通过再造想像。有的人看书囫囵吞枣,根本没有把握住再造条件是什么,脑子里也没出现有关的人物形象,走马观花,囫囵吞枣,那就不叫艺术欣赏。特别是读中国的诗词曲赋,这些语言艺术作品含有更大的特殊性,因为它有很多典故,如果你的文化素养能够通晓,那么这个典故不但有形象感,而且还能够引发联想想像。特别是唐代以后用的典故,它都是意象化的。典故本身就构成形象:“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它的本身就有形象,但同时也有典故。假如你没有这个文化知识来理解它,你对这个诗所反映的这个形象也不理解,在诗中的关系也就更不理解。所以我说要提高联想想像能力,要增加生活经验,要增加文化知识。

    ——(取材于金开诚《艺术审美的心理机制》)

    1下列对“审美过程中的联想和想像”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富有吸引力、启发性的审美对象可以自然地唤起审美者丰富的联想和想像。

    B.在理解感受基础上产生的联想和想像,会加深审美者对审美对象的理解感受。

    C.中国古代诗论强调诗歌所写的景象要能引发人们的审美联想。

    D.真正懂诗的人能够把简短的诗句在心中扩展成为长诗,这体现了审美的主观能动性。

    2根据文意判断下列现象关于“再造想像”的表现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电影导演最初阅读剧本时脑海中涌现出电影镜头的画面。

    B.读者阅读小说《红楼梦》时,心中形成了大观园的景象。

    C.读到李商隐的“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会想到与它相关的典故故事。

    D.读《清明》眼前呈现出一幅生动的乡土民俗风情画。

    3“一些名著改编成影视作品,人们普遍反映不如原著好看。”结合文意对其原因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影视作品普遍不如语言类艺术作品好看并耐人寻味。

    B.因为语言艺术通过再造想像,给人的形象感丰富得多。

    C.要想理解影视作品,人们需增加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

    D.中国文学名著有很多典故是影视作品不容易表现的。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作文。

    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经历炼狱的劫难,才能磨练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淌过鲜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享誉世界的绝唱,只有不懈努力,才能拨开云雾,见到彩虹;只有经过挑战,才能磨练意志,实现梦想。

    请以“挑战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自我、困难、权威、权限等;(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3)文章可以记叙经历、发表议论、抒发感情、也可以展开想象,编写故事等;(4)文中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可用字母代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