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河源市九年级质量检测化学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0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6题,共 130分)
  • 1、我国科学家已经实现了人工合成乙酸,合成过程中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的分子种类不变

    B.反应后氧原子个数增加

    C.丙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g

    D.反应中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5:8

  • 2、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实验进行的推理正确的是

    A.将燃着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熄灭,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B.某物质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证明该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C.点燃气体,火焰上方的干冷烧杯的内壁出现水雾,证明该气体是氢气

    D.敞口容器中进行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天平保持平衡,证明质量守恒

  • 3、光催化分解水可制氢气,反应如图所示,该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物质的三态变化

    D.水分子形状变化

  • 4、下列物质的用途是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活性炭作冰箱除味剂

    B.石墨制作铅笔芯

    C.稀有气体填充霓虹灯

    D.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 5、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原子不显电性,则不显电性的微粒一定是原子

    B.燃烧必须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着火点,则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来灭火

    C.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化学变化中通常伴随着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一定没有化学变化

  • 6、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某同学平稳放置量筒后,俯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28mL,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又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5mL。这位同学取出液体的体积

    A.等于13mL

    B.大于13mL

    C.小于13mL

    D.无法判断

  • 7、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NaCl

    B.CH4

    C.CuSO4

    D.He

  • 8、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几个步骤:a.点燃酒精灯、b.检查装置气密性、c.将药品装入大试管中,管口放棉花,并塞好橡皮塞、d.熄灭酒精灯、e.收集气体、f.把装有药品的大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g.将导管移出水面。上述步骤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b-c-f-a-e-g-d

    B.b-c-f-a-e-d-g

    C.c-b-a-f-e-g-d

    D.a-b-c-e-f-d-g

  • 9、“84消毒剂是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制备次氯酸钠的原理可表示为:2NaOH + Cl2 = NaClO+X+H2O,则X的化学式是

    A.Na2O   

    B.NaCl

    C.NaH

    D.NaClO3

  • 10、下列各组物质在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KNO3、Na2SO4、NaCl

    B.K2SO4、Na2CO3、HCl

    C.Ba(NO32、FeCl3、Ca(OH)2

    D.Cu(NO32、KCl、HCl

  • 11、学化学、用化学。生活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图书、档案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B.夜晚发现家中然气泄露,立即开灯检查

    C.室内着火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贴近地面逃离现场

    D.炒菜时发现燃气灶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可调大燃气灶的进风口

  • 12、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 13、实验室制取有以下操作:①连接好装置;②向试管中加入几小块石灰石;③向试管中注入适量稀盐酸;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收集产生的气体;⑥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是否收集满。以上操作按由先至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④③②⑤⑥

    C.①④②③⑤⑥

    D.①③②4⑤⑥

  • 14、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生铁用于铸造铁锅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煤用作燃料

    D.铜用于制导线

  • 15、下表中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固体

    泥沙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B

    气体

    通入氧气,点燃

    C

    溶液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D

    锌粉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

    A.A

    B.B

    C.C

    D.D

  • 16、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A.氧化锌

    B.氯酸钾

    C.汽水

    D.硫粉

  • 17、如图为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A、C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含有的溶质质量一定相同

    B.t1℃时,A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25%

    C.t2℃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A和C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t1℃时,125gA物质的饱和溶液加水稀释可以得到250g质量分数10%的A物质的溶液

  • 18、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

    B.N

    C.

    D.

  • 19、某实验小组在跨学科实践课上制作了一台简易“制氧机”,如图所示,制氧机部分配方说明见下表。其中甲剂、乙剂分别是过碳酸钠固体(2Na2CO3·xH2O2)或二氧化锰中的一种。用该制氧机制氧时,加入某配方,制气室内变得浑浊,温度上升;洗气室内有气泡冒出。已知过碳酸钠加水溶解会分解生成Na2CO3和H2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剂

    乙剂

    平均供氧量(毫升/分钟)

    供氧时间(分钟)

    配方一

    1袋

    1袋

    ≥320

    ≥15

    配方二

    1袋

    2袋

    ≥500

    ≥25

    配方三

    2袋

    3袋

    ≥1000

    ≥15

    A.甲剂是过碳酸钠,乙剂是二氧化锰

    B.洗气室中水的作用是降低氧气的温度和加快氧气的产生速率

    C.若甲剂为8.0g,乙剂为188.4g,理论上得到氧气28.8g,则x=3

    D.若突发缺氧性疾病,在呼叫救护的同时进行吸氧,应选择的最佳配方是配方一

  • 20、下列关于物质性质不同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分子的构成不同

    C.氮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学性质不同——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生铁与钢的性能不同——含碳量不同

  • 21、甲醛是室内污染空气的有毒物质,利用催化剂可消除,下面为该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反应前后催化剂质量不变

    D.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 22、有X、Y、Z三种金属,将X、Y浸入稀盐酸中,Y溶解X不溶,将X侵入Z与硫酸根组成的溶液中,X的表面附着Z金属,则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X、Y、Z

    B.X、Z、Y

    C.Z、X、Y

    D.Y、X、Z

  • 2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氧气验满

    B.   点燃酒精灯

    C.   闻气味

    D.       倾倒液体

  • 24、物质具有多样性,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空气

    B.海水

    C.食盐水

    D.冰水混合物

  • 25、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B.现代工业炼铁的核心原理是焦炭将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

    C.铝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铝

    D.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金属资源

  • 26、烧杯中盛有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mg,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结论正确的是

    ①加入V1mL稀盐酸时,剩余固体中不含锌

    ②加入V2mL稀盐酸时,溶液中的溶质为FeCl3和ZnCl2

    ③整个过程中发生反应均为置换反应

    ④反应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一定小于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7、目前哈尔滨极地馆二期项目正加紧施工,预计2020年底竣工,总投资8亿元。

    (1)施工时所用挖掘机铲斗的材料应是锰钢,具有的主要性能为_________

    A 密度小、硬度好 B 韧性好、硬度大 C 熔点高、易加工

    (2)挖掘机用柴油作燃料,它工作时的能量转化为______(答全过程,用“→”表示转化);

    (3)工业上制取金属锰的主要原理是:以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为原料,可以用金属铝作还原剂,在高温下置换出金属锰。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反应前后锰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_____

  • 28、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正确操作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请填空:

    (1)熄灭酒精灯火焰时应 _____

    (2)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时视线应_____

    (3)用漏斗过滤时漏斗中液面不应_____

    (4)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应_____

  • 29、请从下列五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注:填序号)

    A 碳酸钙B 金刚石C D干冰 E

    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_____

    2)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_____

    3)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_____

  • 30、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型客机C91920175月试飞成功,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选用铝合金作飞机机身而不选用纯铝。主要原因是铝合金硬度和强度_____(填大于小于)纯铝;

    2)飞机上的镀铬铁制品能防锈蚀,其防锈原理是阻止了铁与_____接触;

    3)空气中,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____

    4)若要验证飞机材料中的FeCuAl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只需一种试剂直接与上述三种金属反应就能达到目的,该试剂是_____溶液。

    A 硫酸铝      B 硫酸亚铁       C 硫酸铜溶液

  • 31、写出下列化学符号中“2”的意义:

    (1)SO2____________

    (2)________

  • 32、在下列物质①净化后的空气②蒸馏水③水银④稀有气体⑤土壤⑥铁水⑦冰水共存物⑧五氧化二磷⑨澄清石灰水⑩二氧化硫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______

  • 33、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下列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_____(填字母)。

    A氯化钠  B  C

    2)根据下图所示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微粒是____(填字母,下同);

    ②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的微粒是_____

    ③表示阳离子的微粒是_____

    ④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______

    ⑤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

  • 34、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用相应的序号填空: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解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上各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____,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____________

  • 35、以下物质:氧气   ②蒸馏水 新鲜的空气    铜片  高锰酸钾     自来水 ,其中:

    1)混合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2)纯净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

  • 36、常州籍化学家徐康较早提出“冲击波化学”的研究方向,并取得高水平研究成果。

    (1)硫化钠(Na2S)溶液通电时,在二氧化钛(TiO2)催化下,会生成氢氧化钠、单质硫和氢气。记录冲击波轰击二氧化钛前后分别用于相同条件下的实验,产生氢气的速率如下表所示:

     

    冲击波轰击前

    冲击波轰击后

    产生氢气速率mg/h

    112.6

    356.2

    ①在化学反应前后,二氧化钛的______和化学性质均未改变。

    ②冲击波轰击后,二氧化钛催化活性______(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③硫化钠溶液通电生成氢氧化钠、单质硫和氢气的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2)纳米金刚石粉主要应用于复合涂层、润滑油添加剂等方面。TNT(C7H5N3O6)炸药爆炸时,在爆轰区高温高压下,没有被氧化的碳原子经过聚集、晶化等一系列过程,形成纳米尺度的金刚石、石墨等,其微观示意如图所示。模型______(填“a”或“b”)可以表示金刚石微观结构,生成的金刚石和石墨的______(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有明显的差异。

三、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 10分)
  • 37、小华在实验室用一氧化碳模拟工业炼铁的实验,请你帮他一起完成该实验:

    1)该反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

    2)小华选择如左图装置来还原氧化铁,你认为他装置中还要补充一个_____处理装置,目的是防止_____

    3)因为一氧化碳是只有可燃性的气体,所以在加热氧化铁之前要先通入一氧化碳,其目的是_____

    4)小华同学查阅资料得知:铁的氧化物除Fe2O3外,其余均为黑色;而且除了铁能够被磁铁吸引外,Fe3O4也能够被磁铁吸引;铁的氧化物均能和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生成相应的铁的化合物和水,没有气体生成;Fe2O3转化为铁的具体过程是:

    ①从而他认为:用磁铁吸用来检验反应后产物中生成了铁是不够科学的,他依据是_____

    ②小华同学为了验证红色的氧化铁变黑色后的产物中生成了铁,他取黑色生成物样品少许加到_____中,如果观察到有_____产生,则产物中一定有铁生成。

  • 38、初三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依据教材实验对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变化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装置设计)甲、乙、丙小组同学分别设计如图装置:

    (实验探究)(1)甲小组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2)乙组和丙组设计的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如图所示。

    ①乙组实验结束后可观察到天平________(填平衡不平衡),此反应_________(填遵守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②丙组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的测定,得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________(填大于等于小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该反应中二氧化锰起_____作用。

    (实验结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实验分析)在一切化学反应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____,所以参与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A原子种类   B分子种类   C原子数目   D原子质量

    (反思与交流)(1)通过甲、乙、丙小组实验的探究,你得到的启示是: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应该在______容器中进行。

    2)结论应用:环保部门常用测定空气受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四、简答题 (共2题,共 10分)
  • 39、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之一是让农民饮用清洁的自来水。ClO2 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我国成功研制出制取ClO2 的新方法,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如下:

    (其中表示氯原子,表示钠原子,表示氧原子试回答:

    (1)ClO2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2)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0、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经查阅资料得知:人呼吸中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如下表所示:(填化学式)

    气体

    吸入气体

    呼出气体

    X

    78%

    75%

    Y

    21%

    15%

    CO2

    0.03%

    3.68%

    H2O

    0.02%

    5.44%

     

     

    其它

     

     

    0.95%

    0.88%

     

    (1)请你判断:表中X______Y_______

    (2)欲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其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验证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吸入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00
题数 40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探究题
四、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