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认识或做法正确的是
A.要把10g5%的葡萄糖溶液稀释为2.5%,可加水5g
B.洗洁精洗去餐具上油污的过程发生了乳化现象
C.将浓硫酸稀释可将水慢慢倒入浓硫酸中
D.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由于它们都含有金属阳离子
2、染发时常用到的着色剂——对苯二胺,化学式为C6H8N2,是一种有毒化学药品,有致癌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对苯二胺中含有N2分子
B.对苯二胺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6:8:2
C.对苯二胺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氮原子组成
D.对苯二胺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
3、单层石墨称为石墨烯,这种“只有一个碳原子厚的碳薄片”被公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薄、最坚硬、传导电子速度最快的新型材料,下列关于石墨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石墨烯完全燃烧的产物为CO2
B.石墨烯属于单质
C.石墨烯具有导电性
D.石墨烯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
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A.禁止使用燃煤发电,减少酸雨的形成
B.大量施用化肥、农药,提高农作物产量
C.就地焚烧农作物的秸秆,变废为宝
D.用二氧化碳和水等合成新型燃油,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5、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6、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模型示意图,下列从该模型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A.甲物质是化合物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D.化学反应中分子的总数一定不变
7、中国芯片蚀刻技术国际领先。进行硅芯片蚀刻时的产物均为气体,在蚀刻物表面不留任何残留物。该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中物质丁的体积分数为78%
B.四种物质中甲、丙、丁由分子构成,乙由原子构成
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D.反应生成的丙和丁微粒数之比为3:2
8、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有机物:甲烷、二氧化碳
B.碱:烧碱、纯碱
C.混合物:生铁、液氧
D.氧化物:水、氧化铁
9、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代表纯净物,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①单质③氧化物
B.②化合物④氧化物
C.①单质③化合物
D.②含氧化合物④氧化物
10、在催化剂作用下,N2和H2反应生成NH3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过程中H和N原子数都不变
C.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氮气的质量比为3:1
D.NH3具有N2和H2的化学性质
11、氮化镓是生产5G芯片的关键材料之一。如图为镓元素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g
B.镓的核电荷数是31
C.镓原子核外有四层电子
D.镓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12、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点燃氢气前需验纯,则点燃其他可燃性气体前也要验纯
C.催化剂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因此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D.碳在空气中也可以燃烧,所以可用该反应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3、物质的鉴别和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法 |
A | 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CuCl2 | 加入足量铁粉、过滤 |
B | 鉴别一氧化碳和甲烷 | 分别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
C | 除去CO2中的CO气体 | 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 |
D | 鉴别O2、CO2 | 将少量澄清的石灰水分别倒入盛有两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观察 |
A.A
B.B
C.C
D.D
14、下列对化学用语含义的解释正确的是
A.———表示1个铝离子带三个单位的正电荷
B.2H2O———表示2个水分子
C.2H———表示1个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构成
D.Na+———表示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1”省略不写
15、2021年,西安市生态环境局把保障好全运会期间环境空气质量作为今年生态环境工作的首要任务,专门制定了《西安市“全运蓝”环境空气质量保障方案》。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空气的是
A.使用清洁能源
B.加强大气监测
C.积极植树造林
D.燃放烟花爆竹
16、已知生活用品中厕所清洁剂的pH=1,厨房清洁剂的pH=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两者混合使用能提高清洁效果
B.厕所清洁剂中可能含有酸性物质
C.厨房清洁剂加水稀释溶液pH减小
D.厕所清洁剂可能使铁制下水道腐蚀
17、下列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物质,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雪糕
B.冰水混合物
C.碳酸饮料
D.美味清汤
18、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浓度偏小的是
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②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③用量筒量水时仰视刻度;④将配置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
19、在A+3B=2C+2D的反应中,14gA与B完全反应生成44gC和18gD,则B的质量是
A.48
B.34
C.32
D.102
20、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3Ne——3个氖元素
B.2——2个亚铁离子
C.I2——2个碘原子
D.NaBr——溴化钠
21、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化学反应生成两种物质
B.参加化学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3
C.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由原子直接构成
D.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未发生改变
2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
A.Si
B.Fe
C.Al
D.O
23、据统计中国每年有上千家庭发生火灾,酿成悲剧,如果掌握一些灭火措施和安全知识,可以减少悲剧的发生。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电视机等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B.夜晚打开厨房中的电灯检查液化气罐是否漏气
C.高楼住宅发生火灾,可使用楼内电梯逃生
D.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24、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A.铁锈
B.锰钢
C.黄铜
D.焊锡
25、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有关这三种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同种元素的两种粒子,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一定相同
B.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
C.当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D.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种分子
26、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
A.将气体分别通入蒸馏水中
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C.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27、用“>” “<” “=”填空
(1)空气中体积分数:稀有气体_____ 二氧化碳
(2)一定量双氧水溶液完全反应产生氧气的量:加入二氧化锰_____不加二氧化锰
(3)核外电子总数:氧原子_________ 氧离子
28、下面是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反应条件省略),请根据图示回答:
(1)该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和“
”与反应后生成的“
”各粒子间的个数比为___________。
(2)结合上图,从原子、分子的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过程中___________不变。
29、天然气(主要成分为)作为清洁能源,正逐步走进城乡居民生活。
(1)“西气东输”工程利于国家能源和产业结构调整,极大改善了沿线居民生活质量。
①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②天然气的使用可有效减少酸雨形成。下列现象与酸雨有关的是_________。
A.石刻文物被腐蚀 B.全球海平面上升
(2)工业上以为原料生产
,制取原理如图所示:
已知变换塔、洗涤塔发生的主要反应依次是:,
。
①“转化炉”中一定条件下有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
②若有参与反应(假设各步反应都完全转化),理论上可制得______
。
(3)我国是世界上首个成功试采海域可燃冰的国家。可燃冰是被
分子形成的笼包裹,在海底低温和高压作用下形成的结晶物质。
①可燃冰样品常存放于液氮储存罐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
②可燃冰有多种结构,某型可燃冰的化学式为
,分析其结构发现:平均
个
分子构成
个笼,每个笼只容纳一个
或
分子。这
个笼内容纳的
与
分子个数比是______(填最小整数比)。
30、(1)请选择适当的序号填空。
A绿色 B黑色 C紫黑色 D白色
物质 | 高锰酸钾固体 | 氧化镁 | 四氧化三铁 | 碱式碳酸铜 |
颜色 | ______ | _____ | ______ | ______ |
(2)现有下列物质:
A氧气 B稀有气体 C冰水共存物 D含碘盐 E洁净的空气 F液氧
请选用各物质名称前的字母序号填写: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 。
31、在糖水、二氧化碳、碘、水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属于金属单质的是_____、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_____.
32、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1)电解水_____;
(2)氯酸钾制氧气_____;
(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_____;
(4)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3、为了研究H2O2分解速率与二氧化锰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在60℃时,取溶质质量分数为3.4%的H2O2水溶液20mL(密度为1.01g·mL-1),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锰粉末,搅拌,实验测得H2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在10min时,甲、乙、丙、丁四次实验中产生O2质量最多的是________实验(选填“甲”、“乙”、“丙”、丁”);
(2)通过上述对比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
(3)20mL(密度为1.01g·mL-1)溶质质量分数为3.4%的H2O2的水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g(小数点后面保留两位)。
34、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选填序号):
A.活性炭 B.氮气 C.氧气 D.干冰
(1)可用于急救病人_____; (2)可用于防止食品变质_____。
(3)可用于人工降雨_____; (4)可用于冰箱除臭剂_______;
35、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其中水是由_______构成的,铁是由______构成的,氯化钠是由_________构成的。
36、试依据核电荷数为1—10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核电荷数为8的元素的原子得到两个电子后,形成的粒子的符号是______。
(2)由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知,氟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_____(填“失”或“得”) 电子。氟化钠常用作牙膏添加剂,能有效预防龋齿。氟化钠和氯化钠一样,都是由________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直接构成。
(3)钙元素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它在人体内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该元素的质子数为_______,该元素属于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_周期,第__________主族。
37、溶液在日常生产生活及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如图是配置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用图1中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__;
(2)图③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
(3)称量NaCl时,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1中⑤所示,游码标尺示数如图2,则称取的NaCl质量为__g.
(4)NaCl称量完毕放回砝码时,发现10g的砝码有缺损,若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5)医疗上常用0.9%的氯化钠溶液作为生理盐水.现要配制该生理盐水1000g,需要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9g/cm3)__mL.(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8、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探究工业炼铁的化学原理。
(1)a实验仪器的名称________;
(2)硬质玻璃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试管内的石灰水_______;
(3)写出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4)实验中,首先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_________;
(5)装置中导管末端加一点燃的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___。
(6)为了防止钢铁制品锈蚀,下列做法不当的是(______)
A在铁制品表面镀上一层锌 B在车船的表面喷涂油漆
C将使用后的菜刀用布擦干 D用洗涤剂把铁制品表面的油膜洗净
39、A~G是初中常见的7种物质,它们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已知A、C是无色液体,B、F、G是无色气体,其中大量排放F会引起温室效应,D是黑色固
体,E在纯净的B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__________,G__________,H__________。
(2)请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符号表达式:①A→B+C______________,属__________反应(填反应的基本类型) ②C→B___________________
40、U型管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
实验一: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①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打开弹簧夹可看到的现象______。
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
A.承载大理石 B.吸附 C.控制反应开始与结束 D.便于液体流动
④与本实验装置工作原理相似的是_______。
实验二:探究燃烧的条件。
资料: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将一定量的白磷、红磷分别浸入80℃热水中(如图所示)。
①升高左侧漏斗至红磷露出水面,观察到红磷_______。
②升高右侧漏斗至白磷露出水面,观察到白磷______。
根据以上的实验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
实验三:电解溶液 C
①若X溶液为稀H2SO4溶液(H2SO4不参与反应),写出水通电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石墨的作用是_______;检验a端产生的气体的方法是______。
②若X溶液为饱和的食盐水,通电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的化学式为_______;反应中Cl元素化合价的变化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