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你在楼道遇到如图所示情景时,你的正确做法有
①大声呼喊,与之搏斗②冷静机智,电话报警③轻脚离开,逃之夭夭④讲究策略,见义“智”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近年来,网络直播行业的种种乱象已经到了令人侧目的程度。有的恶搞调侃,导向存在明显偏差;有的斗富炫富,宣扬奢靡生活和拜金主义……可以说,网络直播正在成为违法违规和不良信息滋生传播的“重灾区”。对此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
A.道德与法律都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网络直播不得触碰道德和法律的底线
C.法律以其劝导力提高全民的道德觉悟
D.道德以其权威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
3、马丁·路德·金说过:“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女儿将生活在一个不是以皮肤的颜色,而是以品格的优劣作为证券标准的国家里。”这表明( )
A.不应该以皮肤的颜色来区分人种
B.人们期待社会能公平地对待每一个成员
C.人与人之间不应该有差异
D.只能以品格的优劣作为区分人种的标准
4、五年前,娜娜的父母经法院调解离婚,娜娜由母亲抚养,父亲承担每月200元的抚养费。如今,每月抚养费显然不够维持娜娜的生活,致使娜娜的生活陷入困境。对此,娜娜正确的做法是
①找爸爸协商,要求增加自己的抚养费
②找爸爸单位领导 ,让他做爸爸的思想工作
③到当地法律服务所寻求帮助
④找居委会或街道委员会帮助解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2018年12月16日,香港某学校的毕业典礼上,有两名毕业生在奏唱国歌时拒绝肃立,更做出不尊敬国歌行为,被校方依校规逐出会场。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维护国家尊严、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②不尊敬国歌的行为,破坏了国歌的庄严形象,损害了国家荣誉
③这两名毕业生没有履行公民的基本义务,危害国家安全
④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要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6、2019年4月1日,一网民发布侮辱木里森林火灾救火英雄的言论,造成恶劣影响。4月2日,凉山网警巡查执法通报,违法人员尹某某己在泉州被抓获。这警示我们( )
A.违法行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B.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C.法律禁止的行为我们尽量不去做
D.网民在网上没有言论自由权
7、陈跃,自幼失去一臂,他从未自暴自弃,而是战胜自我,积极进取。在疫情防控期间,陈跃主动加入抗疫志愿队,协助排查疫情,张贴《疫情防控告知书》,走家串户进行消毒,劝导过往车辆和人员。他的努力得到社区和群众的点赞。陈跃的事迹启迪我们( )
A.自强的人不存在缺点和短处
B.要放下学业,参与志愿服务
C.只有残疾人才需要拥有自强品质
D.自强,助力个人健康成长
8、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1月16日依法公开开庭审理被告人孙文斌故意杀人一案,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孙文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人民法院拥有审判权
②依照宪法规定对孙文斌进行刑事处罚
③死刑是主刑,剥夺政治权利是附加刑
④孙文斌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9、小灵说:“当班长是荣誉和机遇,也是责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他将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班级事务
②当班长可以获得更多奖励,避免惩罚和责任
③拥有更多机会,有利于增强处理事务的能力
④太浪费时间,他的学习成绩近期必然会下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放学回家的路上,初二学生陈红看见一名歹徒骑摩托车抢劫。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记住歹徒的模样和车牌,立即拨打110报警
B.见义勇为,匡扶正义,不顾一切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C.立即打电话给老师,寻求学校的保护
D.打电话告诉父母,请父母联系相关部门解决
11、“草根卫士”杨天才,30多年如一日在边境线上巡视,默默无闻地守护着祖国的南大门。没有报酬他要干,面对不解和抱怨他默默承受,家人反对他选择执着坚守。杨天才说,只要国家需要,党和人民需要,再苦再难,我都会继续。杨天才的言行告诉我们( )
①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能考虑个人利益
②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③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
④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不可能同时兼顾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12、我国刑法规定,对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或情报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或死刑。下列说法与上述材料相符的是( )
A.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B.公民有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C.公民有受教育的义务
D.公民有维护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13、九年级2班的小刘看到班级QQ论坛里面有这样一段对话:
小明:网络发帖真自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小王:的确,公民有言论自由,当然可以随便说
假如你是小刘,你会在下面如何跟帖?( )
A.网络是虚拟的世界,可以不受法律限制
B.言论自由是无限制的自由
C.网络有规则,上网需文明
D.言论自由是公民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14、在情感体验中,我们也可以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来影响环境。学会主动关心他人,要求我们
①关注对方的态度和反应
②以接纳的态度认真倾听或观察
③适时运用恰当的方式向对方表示关心
④确认对方是否接受自己的关心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5、“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某校把对学生的文明礼仪制定成《学生文明礼仪规范要求》,作为学生行动的准则,张贴于每一间教室中。这是因为文明有礼( )
①能使我们的人生道路畅通无阻
②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③能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
④能促进社会和谐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6、我们应当孝敬父母,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应当遵守交通规则……这说明了( )
A.责任就是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
B.责任就是法律提倡做的,要积极去做
C.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D.责任来自法律的规定、道德的要求
17、传递美好情感,传递生命正能量,需要我们学会关心。下列体现学会关心的是
①小石当众对小明说:“你家里穷,这件外套我不喜欢了,就送你吧”
②知道小明不会接受,小李默默陪着小明,认真倾听他的感受和心声
③小石心里非常着急:“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你怎么和我一个组呢”
④看见一个残疾人用脚写书法作品展卖,小关挑了两幅,说:“很棒”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露小宝LL”在微博上的一句:“赶着周一闭馆,躲开人流,去故宫撒欢儿”的话,附上在太和门广场的奔驰合影照,让她成为网民口诛笔伐的对象。网友们感慨:“一边是小心翼翼地保护,另一边是肆无忌惮,违反制度规则地糟蹋,天壤之别。”规则不是弹簧,绝非松一阵紧一阵,不是“关系”可以疏通,不是“金钱”可以买通,如果任由规则出现缝隙,只会堤溃蚁孔、气泄针芒,规则便无公平可言。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违反规则、扰乱正常社会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B.人们的行为应该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C.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严于律己,做到自觉遵守规则
D.我们应该允许少数人享有特权
19、以下图片能体现平等这一主题的是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0、2020 年 1 月 28 日,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公安局民警接举报,有网民(官某)在微信同学群内散发关于疫情的不实消息。资溪县公安局立即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核实后,对官某作出行政拘留处罚。这表明
①在网上我们要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
②在网上散播谣言是犯罪行为
③在网上发布任何信息都是违法行为
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1、 小明同学是某校八年级的一名寄宿生,在学校不怎么去食堂吃放,喜欢吃零食。尤其是晚自习放学后,在寝室,他总是拿出他的最爱:方便面。打开包装袋,挤下佐料,倒点开水,一碗“香气怡人”的晚饭九做成了。同寝室的同学闻到这个味,都有点受不了,睡不着觉。同学小华对小明说:“拜托你下次别在寝室吃了,味道太冲,影响大家睡觉的。”小明说:“不吃的话,饿得慌,我吃我的,这是我的权利,你们别影响我的生命健康。”
结合所学道德与法治知识对小明的言行进行评析
22、 针对网传“黑龙江新冠肺炎隔离点突发大火坍塌”一事,黑龙江哈尔滨道里公安分局4月26日通报,散布谣言者为哈尔滨道里区居民任某(女,32岁),警方决定给予任某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
对此,有网友评论道:无法治不自由。请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任某的行为对网友的观点进行评析。
23、 2018年10月,旅客罗某以等候迟到的丈夫为由,不听众人劝阻,用身体强行阻拦高铁列车车门关闭,时间长达五分钟,影响了列车正常运行,公安机关依据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对罗某处以2 000元罚款。
事件曝光后,引发了社会普遍关注。某网友说:罗某一家既然买了车票就有乘车的权利,但不能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
运用“正确行使权利”的知识,辨析网友的言论。
24、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多次讲话中强调:只要我们切实重视和有效实宪法人民当家作主就有保证党和国家的事业就能顺利发展。我们要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1)以上材料体现了宪法的哪一基本原则?
(2)宪法是如何奠定这一基本原则的?
25、观察漫画,回答问题。
(1)《民法典》是依据哪部法律制定的?
(2)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表明什么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民法典》也被大家称为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人民权利的宝典。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包括哪些?
26、(大力弘扬宪法精神)
2019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六个“国家宪法日”。为大力学习、宣传宪法,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校打算开展宪法宣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帮助完成下列任务。
(1)我们为什么要大力学习宪法、宣传宪法?
(2)为弘扬宪法精神,感受宪法力量,请你向同学们发出倡议。
27、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回事吗?为什么?
28、 材料一:2019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指出:2019年政府工作任务要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扎实做好各项工作。我们要发展更加公平要有质量的教育,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充备社会保障制度和政策等,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切实保障基本民生,推动解决重点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材料二:公平正义是法治国家、法治社会的重要标志。当前,全社会正从多方面协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2019年4月6日,天津110指挥中心接到群众举报,网民“广东宏远球迷的秋天”公开发表侮辱四川木里县森林火灾消防烈士言论。经查,网民“广东宏远球速的秋天”为李某某(男,20岁,河北省人,现住天津滨海新区)。当晚,天津滨海新区公安局将李某某抓获,其对在网上发表侮辱言论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4月7日,李某某因涉嫌寻衅滋事罪被刑事拘留。
材料三:2018年,我区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无数英雄人物形象走进校园之中,他们有的为救国救民呕心沥血,有的为抵御外敌血染疆场,有的仗义执言为民请命,有的清正廉洁、刚正不阿。他们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正气,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同学们从这些古今英雄人物中感受到了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
阅读材料,运用道德与法治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政府工作报告内容体现了我国哪项宪法原则?并说明我国是从哪些方面来实现这一原则的。
(2)请从权利与义务关系角度,分析材料二中李某受到刑事拘留的原因。
(3)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追求公平正义价值的重要性。并说一说,青少年能为维护公平、守护正义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