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吸管吸取一些红墨水,把红墨水慢慢地滴在鲫鱼口的前方,红墨水流动的方向是( )
A.红墨水由鳃盖的后缘流入鳃,然后由口流出
B.红墨水由鱼的口流入鳃,然后再由口流出
C.红墨水由鱼的口流入鳃,然后由鳃盖的后缘流出
D.红墨水由鳃盖的后缘流入鳃,然后再由鳃盖的后缘流出
2、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猪的前肢骨、后肢骨由多块骨组成
B.肌肉的收缩和舒张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完成的
C.关节是一种可动的骨连结
D.一块骨骼肌两端的肌腱是附着在一块骨上的
3、油菜花田里有蜜蜂,蚜虫等动物,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油菜花田里的蚜虫虽然是农业害虫,但它们在维持生态平衡中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C.蜜蜂可以帮助油菜花传粉
D.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这对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总是不利的
4、伊蚊是我们潍坊地区常见的蚊子品种,通过叮咬能传播乙型脑炎(大脑炎)、疟疾、丝虫病等传染性疾病。下图为伊蚊的发育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消灭伊蚊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
B.伊蚊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C.伊蚊的生活环境是水中,其生长发育各阶段的食物相同
D.给家中水生植物每两周换一次水,可有效控制伊蚊繁殖
5、一只饥饿的蟾蜍捉住了一只苍蝇,吃掉了;过了一会,被大野蜂螫刺了下舌头;又一只大野蜂飞过;又飞来一只苍蝇,蟾蜍捉住了苍蝇,正确的是( )
A.蟾蜍没有吃第二只大野蜂是因为已经吃饱了
B.资料中描述的蟾蜍的行为均属于学习行为
C.在资料中大野蜂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
D.苍蝇、大野蜂、蟾蜍属于同一动物类群
6、豆芽是我们常吃的一种蔬菜,请问它食用的主要部分是由种子的哪个结构发育成的( )
A.子叶
B.胚芽
C.胚根
D.胚轴
7、2023年4月21日,在外旅居20年的大大熊猫“丫丫”顺利抵达上海,回到祖国的怀抱。为了让“丫丫”能顺利度过跨洋旅程,饲养员对“丫丫”进行笼箱的适应训练。下列对“丫丫”能适应笼箱生活的这种行为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先天性行为 ②学习行为 ③受环境因素影响 ④与遗传因素无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下列成语中所涉及的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
A.花飞蝶舞
B.画蛇添足
C.飞鸽传书
D.如鱼得水
9、如图是人体血液分层现象,能分别表示加入抗凝剂和不加抗凝剂的图示是( )
A.②④
B.②①
C.③①
D.③④
10、下列现象不属于同种动物间信息交流的是( )
A.蜜蜂发现蜜源后跳“圆形舞”
B.灰喜鹊发现蛇时向同伴发出叫声
C.蜂王释放的特殊分泌物
D.蚊子飞行时发出“嗡嗡”声
11、细菌在适宜的环境中不到半个小时能完成一次繁殖。下列关于细菌的生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通过分裂进行生殖,一分为二
B.繁殖的后代所含遗传物质与原细菌不同
C.细菌的快速生殖与荚膜有直接关系
D.在环境适宜时,细菌能快速形成芽孢
12、下列表示骨、关节、骨骼肌关系的模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13、蜥蜴、蛇、壁虎都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下列不属于其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的是( )
A.体表覆盖黏液,可起到保护身体的作用
B.体内受精并在陆地产卵
C.肺的气体交换能力较强
D.卵外有坚韧的卵壳
14、下列各项中,属于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A.两侧对称
B.有口无肛门
C.有刺细胞
D.营寄生生活
15、坐位体前屈是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项目之一,如图所示,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完成该动作需要消耗能量
B.有多组骨骼肌群参与
C.伸肘时,上臂肱三头肌处于舒张状态
D.该动作不是只靠运动系统就能完成
16、如图表示人体某处血液流速变化,图中Ⅰ、Ⅱ、Ⅲ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类型的血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Ⅰ表示动脉,该血管内流动的血液一定是动脉血
B.Ⅱ表示静脉,可将血液从心脏运输到全身各处
C.Ⅲ表示毛细血管,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D.该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Ⅰ→Ⅱ→Ⅲ
17、诗词大会深受我们的喜爱,诗词里蕴含着不少生物学现象。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鲤鱼和鲸鱼一样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B.“神龟虽寿,犹有竞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龟和蛇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
C.“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马的牙齿有分化与其植食性相适应
D.“螳螂定是遭黄雀,黄雀须防挟弹人” 。螳螂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类
18、2023年5月22日是第30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其主题为“从协议到协力:复元生物多样性。”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丰富资源时不能盲目、随意引进外来物种
B.保护生物多样性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C.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D.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9、下列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界是分类的基本单位
B.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生物的相似程度
C.双名法第一部分是种加词
D.分类单位越小,所含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越少
20、在“饲养和观察蚯蚓”的实验中,用沾水的棉球轻擦蚯蚓目的是( )
A.保持体表湿润,维持正常呼吸
B.保持身体柔软
C.降温作用
D.保持体表湿润,有利于运动
21、微生物中,象硫细菌那样能合成有机物的微生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 ;象肺炎双球菌那样的寄生性细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 ;而在生态系统中充当分解者的枯草杆菌、乳酸菌等都是________ 微生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________ .酵母菌常常被人们利用来制作面包和________ ,而制作酸奶起发酵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 .
22、周末,晓刚带同学去奶奶家玩,奶奶拿出了大小两种花生请他们品尝.他们一边吃着,一边产生了疑问:“花生果实的大小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于是大家决定利用所学生物学知识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是否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同学乙设计如下实验:在A、B两个花盆中分别装入贫瘠的土壤和肥沃的土壤,并分别种入1粒粒大饱满的花生种子.适时浇等量的清水,都置于光照充足处,观察两个花盆中花生生长成熟后所结花生果实的大小情况.请根据实验设计回答:
(1)该同学提出的问题是: ?
(2)作出的假设是: .
(3)本实验中设计的变量因素是 .该同学设计的A、B两组实验能起对照作用吗?
(4)如果你认为该实验方案还可以进一步改进,请提出你的修改意见.如 ,应改成: .
(5)请你预测实验结果: ,
(6)实验结论: .
23、下图示意一对基因的遗传图解(说明:图中“X”表示婚配关系),基因显性用B表示, 基因隐性用b表示,请据图回答:
(1)控制性状的基因B和b在细胞内位于__________。
(2)双亲的基因组成都是Bb,这在正常的人群中是不多见,但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出现的可能性明显增大?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图解中的B代表豌豆的黄色,b代表绿色,种植的子代共收获了100粒种子,从 理论上推测,绿色种子有______粒,黄色种子中基因组成是BB的种子有______粒。
(4)假若基因B.b分别代表小麦的高茎和矮茎,将基因组成为BB的小麦种植在贫瘠的土地上,结果长成矮茎,这种变异 (填写“能”或“不能”)遗传给下代,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鸟的身体呈____________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空气的 _____________。
25、从动物行为的获得过程来看,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 ______ 行为和 ______ 行为两大类.
26、请写出下列词语表明的运动方式。
鹰击长空_______;万马奔腾_______;鱼翔浅底_______;东滚西爬_______。
27、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时,所需营养物质是通过_____和_____从母体获得。
28、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 _、 _和_ ________。
29、与爬行动物一样,鸟也通过产卵繁殖后代,卵表面有坚硬的___,起___保护。
30、根据细菌外部形态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哪三类?细菌分布广泛与它们的哪些结构特点有关?__________
31、请将下列动物和特征连线。
32、性染色体只存在于性细胞中. .(判断对错)
33、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
a.取两个玻璃缸编号为A、B,在A、B两缸内分别加入500ml池塘水和等量的蝌蚪饲料。
b.在A、B两缸内加入同时孵化的相同数量的蝌蚪(不少于5只)。
c.在A缸加入适量的甲状腺激素,B缸不加。
d.保持A、B两缸内水温22-25℃,每天观察和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
请根据实验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____。
(2)实验中A组和B组的水量、蝌蚪的数量及大小等条件都必须保持相同的目的是____。
(3)A、B两缸中的蝌蚪数量“不少于5只”,是为了____。
(4)预期实验结果:A缸内蝌蚪长出四肢____(早或迟)于B缸,A缸内蝌蚪发育成幼蛙所需的时间比B缸____(长或短)。
(5)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相符,则可得出结论:________
(6)该小组同学计划进一步探究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请你帮他们完成下列实验方案设计:
①取两个玻璃缸编号为A、B,在A、B两缸内分别加入500ml池塘水和等量的蝌蚪饲料。
②A缸:________, B缸:放入5只与A缸同时孵化的、大小、生长状况相同的蝌蚪。
③A、B两缸置于________条件下培养,每天观察记录。
④重复①,③的实验步骤。
⑤统计数据,得出结论。
34、请阅读以下材料,你能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正确地应对吗?
材料一: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到处都有病菌、病毒,我们之所以都能够健康的生活,与人体自身的免疫有关。据科学网2016年1月11日援引报道,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手足口病EV71疫苗获新药证书。该疫苗对EV71肠道病毒引起的重症手足口病的保护率达到100%,临床结果表明该疫苗安全、有效、生产工艺成熟、产品质量稳定,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材料二:今年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病例,该病能从禽类传染给人,哺乳动物之间可通过飞沫传播。
材料三:在日常生活中掌握一些必要的急救常识(如图所示),对于保障身体健康、挽救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1)分析可知,手足口病和H7N9禽流感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2)EV71肠道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_________________。
(3)防疫部门给幼儿注射手足口病EV71疫苗,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中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免疫学角度看“疫苗”属于_______________,该免疫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免疫。
(4)遇到有人晕倒等紧急情况,一定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图一所示李新正在拨打急救电话,他的叙述中缺少的必要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遇到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打过“120”急救电话之后,应该马上对患者实施心肺复苏。实施心肺复苏时,图二所示甲、乙二人施救的先后顺序应是_____________,抢救有效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遇到外伤出血患者需及时止血(如图三所示),若受伤部位C处有鲜红色的血液喷出,则加压或包扎的位点应在_____________处(填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