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观察蚯蚓”的活动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主要目的是使蚯蚓能够正常进行( )
A.饮水
B.运动
C.生殖
D.呼吸
2、关于染色体和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子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B.子代体细胞核中的基因,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C.亲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46条,子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23条
D.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生殖细胞中只有成对染色体中的一条
3、卓玛同学最爱的食物就是酥油炒青稞,青稞是一种单子叶植物。以下植物与其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玉米
B.葫芦藓
C.肾蕨
D.大豆
4、内分泌腺不同于外分泌腺的主要特点是( )
①没有导管 ②具有导管 ③分泌激素 ④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 ⑤分泌物直接进入毛细血管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5、非洲绿猴肾细胞可以用于培养流感病毒,为疫苗的生产提供原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流感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
B.流感病毒可寄生在活细胞中,也可以独立生活
C.失活或减毒的流感病毒可以制成流感疫苗
D.根据寄主的细胞可以判断出流感病毒属于动物病毒
6、航天员在太空中可以利用太空跑台进行跑步锻炼,以应对失重带来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太空中进行跑步锻炼可防止肌肉萎缩
B.跑步受神经系统的调节
C.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关节活动
D.跑步由运动系统独立完成
7、农民在大棚内放养蜜蜂,能提高棚内农作物的结果率,这体现了动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是( )
A.维持生态平衡
B.促进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D.帮助植物传粉
8、下列生物中,全属于无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
A.家鸽、蜥蜴、青蛙
B.蝗虫、蚯蚓、蜈蚣
C.鲫鱼、家兔、蜜蜂
D.蚂蚁、蜜蜂、鲨鱼
9、软壳蟹是蟹褪壳后的短暂形态。与软壳形成有关的结构是( )
A.外骨骼
B.角质层
C.皮肤
D.甲
10、通过对孔子鸟化石的研究推断,鸟类可能起源于古代的( )
A.鱼类
B.哺乳类
C.爬行类
D.两栖类
11、如图所示为猴子正在骑自行车,下列关于这种行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B.是一种本能行为
C.与鹦鹉学舌的行为一样
D.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获得的
12、海参遇到危险时,会将内脏排出体外,迷惑捕食者趁机逃脱。这种行为属于( )
A.攻击行为
B.防御行为
C.繁殖行为
D.摄食行为
13、如图为一个从未受到破坏的深积岩层的顺序,图中表明Ⅱ层含有物种A化石,I层含有物种B化石,据图示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 )
A.在Ⅱ层中不能找到物种B的化石
B.物种A出现在物种B之前
C.物种A比物种B体型大
D.物种A比物种B复杂、高等
14、下列关于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骨和肌肉都轻且薄,减轻体重
B.有喙无齿,消化能力弱
C.在肺和气囊内都进行气体交换
D.心跳频率快,体温高而恒定
15、豌豆豆荚的颜色有绿色和黄色两种,绿色(A)对黄色(a)为显性。现把绿色豌豆(Aa)的花粉授给去掉雄蕊的黄色豌豆,则所结豌豆的豆荚颜色及胚的基因组成是( )
A.绿色、Aa
B.绿色、Aa或aa
C.黄色、aa
D.黄色、Aa或aa
16、学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后,某同学整理的笔记有误的是( )
A.家蚕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B.菜粉蝶及幼虫菜青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显著不同,其幼虫对农作物的危害极大
C.蝗虫的发育经历了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D.蟋蟀、蝗虫和蚂蚁一样,都是不完全变态发育
17、手足口病是某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下列关于肠道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遗传物质位于细胞核
B.能够独立生活
C.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
D.属于细菌病毒
18、2022年3月3日是第九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如图是中国的主题海报,海报中出现了豹、朱鹮、亚洲象、大熊猫、虎等动物,这些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
A.体表都被毛
B.都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C.胚胎都在雌性体内发育
D.体内都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19、敬礼、正步等动作都包括①相应的骨受到牵拉 ②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 ③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的顺序是( )
A.③①②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①②③
20、褐马鸡是河北省特有的世界珍禽。下列描述中,与褐马鸡不符的是( )
A.属于鸟类
B.有喙无齿
C.身体辐射对称
D.卵生动物
21、病毒结构简单,仅由____________外壳和内部的____________组成,没有_____________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____________内,并在寄主细胞内进行____________。
2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都有相似的两部分结构:一是由 组成的外壳,一是包含 的内核。
23、某种病原体侵入人体,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能抵抗这种病原体的一类特殊的_________叫做抗体。
24、长骨的基本结构包括_____、_____和_____三部分。
25、主要靠体表进行呼吸的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多数昆虫用____进行呼吸,鱼类、虾类、贝类等用_______呼吸,鲸、海豚、海豹、海狮、海象等水生哺乳动物用______呼吸,生活在陆地上的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等动物用_______进行呼吸。
26、受精卵分裂和胚胎发育初期由_____提供营养,之后,胚胎通过_____和_____从母体内获得养料和氧气,并排出代谢废物。
27、如图是蝗虫的外部形态图。据图回答:
蝗虫的体表覆盖有___________,它有___________和支持体内柔软的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但会限制昆虫的发育和长大,所以要定期___________。
28、比较是指根据一定的__________,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__________,确定它们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之处。通过比较可以认识事物的本质。
29、人体的神经系统由_______、_______以及由它们发出的神经三部分组成。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
30、2010年为国际生物多样性年,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________,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建立_______。
31、将下列植物的名称与其所属的植物类群以及对应的特征用线连起来。
连生物的价值与所属类型:
32、下图为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几个生物学的实验步骤,请据图判断正误。
(1)图A中收集到的气体可以使燃烧的小木条熄灭。(_______)
(2)图B中制作临时叶片横切面的装片,能减少盖玻片下产生气泡。(_______)
(3)在观察叶片临时装片时,下降镜筒图C所示的动作是错误的。(_______)
(4)图D中叶片被遮光的部分在光下能产生淀粉。(_______)
33、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不同的地点,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收回,统计其数目,结果如表:
数据/类型 | 工业污染区[来 | 非工业区 | ||
深色蛾 | 浅色蛾 | 深色蛾 | 浅色蛾 | |
释放数目 | 154只 | 164只 | 472只 | 496只 |
再回收率 | 58% | 25% | 6% | 42% |
(1)桦尺蛾的体色有深浅之分,这是一种______现象(填“遗传”或“变异”).在生物学中,桦尺蛾的体色称作为______.
(2)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着的桦尺蛾,保护色是不同的.根据达尔文理论,保护色的形成是______的结果.
A.人工选择的结果 B.自然选择的结果
C.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 D.动物聪明的表现
(3)桦尺蛾的幼虫对桦树的危害很大.用______方法控制这种林业害虫,既经济又环保.
(4)自然选择学说认为,各种生物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但只有少数个体能存留下来,因为他们赖以生存的_____都是非常有限的,所以进行着______;在斗争中,具有_____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
34、梅雨季节,保存不当的食品和衣物表面很容易发霉,这是空气中的霉菌孢子在食品和食物表面大量繁殖导致的.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呢?某小组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他们的实验过程如下:
组别 | A | B | C |
处理 | 干燥环境 | 潮湿环境 | 潮湿环境 |
方法 | 将烤干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 将湿润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 将 ① 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 ② 环境里 |
实验结果(一周后观察) | 不发霉 | 发霉 | 不发霉 |
分析实验,回答:
(1)通过A与B的对照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A、B组的对照实验中,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他们设计的C组与B组实验形成对照,C组中的①、②的条件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