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动物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鲸鱼体温恒定,用鳃呼吸
B.家鸽的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
C.大熊猫具有胎生和哺乳的特点
D.蜥蜴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硬的卵壳
2、乐乐身体不适,医生给开了肠道驱虫药,以驱除钩虫、线虫、鞭虫、蛲虫等肠道寄生虫,这些肠道寄生虫的共同特征是( )
A.属于扁形动物
B.有口有肛门
C.消化管的结构复杂,消化能力强
D.生殖器官发达,只寄生在儿童体内
3、以黄果毛皮桃为接穗,以红果毛皮桃为砧木,果树上结出的毛皮桃的皮色为( )
A.红果皮
B.黄果皮
C.半边红果皮,半边黄果皮
D.不一定
4、小明“探究种子萌发需要哪些外界条件”,他把发芽率达到98%的20粒绿豆种子放在暗处培养一段时间,种子都没有萌发。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有可能是( )
A.暗处没有阳光,种子不能萌发
B.加水太多,抑制了种子的呼吸作用
C.没有给种子提供无机盐,缺乏营养
D.二氧化碳气体太少,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5、在与病毒斗争的同时,人类也在不断利用病毒服务生产和生活。下列实例与人类利用病毒无关的是( )
A.利用昆虫病毒防治害虫
B.给扁桃体炎患者注射青霉素
C.研制流感疫苗预防感染
D.以病毒为载体进行基因治疗
6、大熊猫、娃娃鱼、西藏温泉蛇、朱鹮都属于我国重点保护动物。其中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的是( )
A.大熊猫
B.娃娃鱼
C.西藏温泉蛇
D.朱鹮
7、根据植物分类的有关知识,下列哪种植物与其它三种不一样( )
A.油松
B.肾蕨
C.玉米
D.向日葵
8、大量的野生生物价值还未开发,这些生物也许在提取药物、改良品种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
A.潜在价值
B.直接价值
C.间接价值
D.药用价值
9、生物具有“排出体内代谢废物”的特征,下列现象与此相符的是( )
A.人体出汗
B.种子萌发
C.蘑菇生长
D.动物捕食
10、在内陆的山间小溪内,有时会发现长时间不变态的蝌蚪,这是因为体内可能缺少( )
A.生长激素
B.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
D.性激素
11、研究动物行为时,下列研究过程对动物施加的影响最小的是( )
A.法布尔研究“屎壳郎推粪球”
B.弗里施研究“蜜蜂是不是色盲”
C.廷伯根研究“银鸥幼雏求食行为”
D.劳伦兹研究“小野雁学习行为”
12、蘑菇是世界上人工栽培较广泛、产量较高、消费量较大的食用菌品种,我国蘑菇总产量占世界第二位。蘑菇的生殖方式为( )
A.复制繁殖
B.孢子生殖
C.出芽生殖
D.分裂生殖
13、原分布于中国新疆西北部的高鼻羚羊的蒙古亚种,经多次调查,均认为野外已经绝迹。50年代末期,其数量已经下降,到1979年大约只剩下200只。下列不属于造成高鼻羚羊面临严重威胁的原因的是( )
A.生存环境被污染
B.资源的过度开发
C.外来物种的入侵
D.天敌的捕食行为
14、奔跑淮安,幸福平安!2023年4月9日,1.5万人参与的2023“淮马”在淮安市政务服务中心鸣枪开跑!初一年级的小明与爸爸报名参加了健康跑项目,体会奔跑乐趣的同时也锻炼了意志品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发令枪响时,小明像离弦的箭一般向前冲去,小明听觉形成的过程,先后顺序是( )
①听神经 ②听小骨 ③外耳道 ④鼓膜 ⑤耳蜗 ⑥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⑦耳郭
A.⑦→③→④→②→⑤→①→⑥
B.⑦→③→⑥→①→②→⑤→④
C.⑦→⑥→③→②→⑤→①→④
D.⑦→②→④→①→③→⑥→⑤
【2】看到前方100米就是赛事终点,小明开始小宇宙爆发,进行最后的冲刺。小明眼球内呈白色,具有保护作用,俗称“白眼球”的结构是( )
A.角膜
B.结膜
C.巩膜
D.虹膜
【3】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就诊,以免引起中耳炎。鼻咽部病菌进入中耳的通道是( )
A.咽鼓管
B.半规管
C.耳蜗
D.前庭
【4】遇到巨大声响时,为了保护鼓膜,我们不应该采取的措施( )
A.远离噪音源
B.迅速张口
C.闭嘴堵耳
D.张口堵耳
【5】保护好耳,有利于青少年准确地获取信息。下列做法中不利于耳卫生保健的是( )
A.生病时慎用耳毒性药物
B.不用尖锐的器具掏耳朵
C.耳朵内经常塞着耳机,并调到最大音量听音乐
D.不要让污水进入耳道
15、宫颈癌是由HPV病毒引起的,有关HPV病毒叙述错误的是( )
A.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
B.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组成
C.可通过分裂进行繁殖
D.可制成疫苗,用于防治传染病
16、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许多成语也蕴含了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下列成语能体现后天性行为的是( )
A.飞蛾扑火
B.金鸡报晓
C.作茧自缚
D.老马识途
17、绦虫成虫身体背腹扁平、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下列与该虫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蛔虫
B.疟原虫
C.华支睾吸虫
D.蚂蟥
18、下列关于动物的行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先天性行为是与生俱来的,由环境因素决定
B.学习行为是后天获得的,与遗传因素无关
C.蚂蚁觅食、大雁迁徙、黑猩猩钓取白蚁都属于先天性行为
D.学习行为可以让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19、科学家在研究扬子鳄的孵化时发现,扬子鳄幼体的性别是由其孵化温度决定的: 当温度在29℃以下时,孵出的新个体全部为雌性;在30℃-33℃时,则孵出的既有雌性又有雄性;在34℃-35℃时,则全部是雄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扬子鳄既可以生活在水中又可以生活在陆地上,属于两栖动物
B.基因相同的扬子鳄卵孵化后表现出的性别一定相同
C.扬子鳄的性别仅是基因作用的结果
D.扬子鳄的性别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20、《民法典》《婚姻家庭篇》中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的科学依据是( )
A.后代均会夭折
B.后代一定会得遗传病
C.后代患遗传病的概率大
D.人类所有的疾病都和近亲结婚有关
21、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______绕______运动。
22、________俗称“四不像”,是一种生活在湿地的动物。
23、动物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动物体内脊柱的有无可以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24、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但它和动植物细胞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________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________。此外,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是________者。
25、各类群植物,从低等到高等依次排列是:_____植物→_____植物→_____植物→_____植物→_____植物。
26、蜥蜴、壁虎、鳄鱼、蛇、龟、鳖等同属于___________动物,其主要特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人的眼球结构中,___________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起着折射光线的作用。
28、地衣是某些真菌和藻类共同生活在一起组成的一类特殊植物,藻类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为藻类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时是通过_________从母体血液里获得______和_______,同时母体血液中的其他物质包括药物和一些病原体也会进入胎儿体内。
30、如图是哺乳动物关节模式图,请按图回答问题:
(1)1是 ______ ,4是 ______ ,5是 ______ .
(2)2是 ______ ,作用是使关节更 ______ .
(3)3是 ______ ,里面的滑液可使关节运动更加 ______ .
31、请将下列动物现象与所属的动物行为用线连接起来
32、家中饲养宠物猫、狗等,有利于人与动物的协调,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______
33、下图是细菌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的⑥对细菌具有________作用。
(2)大多数细菌的营养方式是________(填“自养”或“异养”),它们能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
(3)该细菌能够运动,这是根据图中[ ]________作出的判断。
34、在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实验中,同学们进行了如下一些探究.请回答问题.
第一小组的同学准备了两条鱼,将其中的一条鱼所有的鳍同时都捆扎起来,再将其放入玻璃缸的水中;将另一条鱼放入另一玻璃缸的水中,然后进行观察.
第二小组的同学准备了四条鱼,他们将四条鱼分别捆扎起胸鳍、背鳍、腹鳍、尾鳍(即每条鱼只捆扎起一种鳍),然后再将它们分别放入四个玻璃缸的水中,进行观察.
(1)请你对这两组同学的实验方法进行评议(从下列三个选项中选择评议结果):
①你对第一组同学实验方法的评议是______
②你对第二组同学实验方法的评议是______
A.其实验方法正确
B.其实验方法没有设置对照组
C.其实验方法不能保证单因素对鱼游泳时的影响
(2)鱼的身体呈梭形,这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图是同学们观察到的鱼的外形示意图,其中标号1是______ 3是______
(4)如果将鱼鳍5固定,鱼在游泳时身体不能直立,由此可见鱼鳍5所示的作用是保持______ 的关键.
(5)如果将鱼鳍1固定,鱼在游泳时会左右摇摆,并且不能转换方向,由此可见,1所示的鳍的作用是保持鱼体的______ 和转换方向.实际上鱼的游泳是靠身体的______部的摆动和各种______的协调作用而实现.
(6)在探究鱼鳍的作用时,最好不采取减掉鱼鳍的做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