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进入20世纪后,每三年就有两种鸟类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灾害多
B.动物天敌太多
C.动物病害严重
D.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自然界中各种生物都能以特定的方式生殖和发育,延续种族。分析下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为嫁接,成功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B.图乙所示昆虫与蝗虫的发育方式相同,都经过③蛹期
C.图丙所示鸟卵的结构中,⑤是胎盘,受精后可发育成雏鸟
D.图乙生物有育雏、筑巢等行为,后代存活率比丙高
3、金毛狗蕨起源于侏罗纪,因其地上的根状茎酷似金毛狗的头得名,植株可高达3米,为我国濒危保护植物,属于蕨类植物。下列关于金毛狗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殖过程离不开水
B.利用孢子进行繁殖
C.有根、茎、叶的分化
D.体内无输导组织
4、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更有生存优势的原因在于( )
A.恒温动物耗氧少
B.恒温动物更适应环境的变化
C.恒温动物需要的能量少
D.恒温动物需要的食物少
5、学习了“植物的生殖”后,小强在家进行了如下操作,该繁殖方式是( )
A.扦插
B.嫁接
C.杂交
D.植物的组织培养
6、生活中,跷“二郎腿”等不良坐姿会增加膝关节内部结构的压力,容易导致关节变形。下列关于关节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关节是活动的骨连结
B.关节腔内的滑液能增加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C.关节囊封闭关节腔,增加了关节的灵活性
D.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窝、关节头和关节腔三部分
7、鸡卵在体内受精后便开始发育,但产出后就停止发育,其原因是( )
A.缺乏空气
B.外界温度低
C.胚胎已死亡
D.营养不足
8、下列关于动物与人类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蚯蚓危害农作物根系
B.珊瑚虫有利于加固海岸
C.变色龙捕食农林害虫
D.果蝇是遗传学常用的实验动物
9、番茄果皮红色(D)对黄色(d)为显性,若将红色番茄(Dd)的花粉授到黄色番茄(dd)的柱头上,则黄色番茄上所结果实的颜色和种子中胚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A.黄色:Dd、dd
B.红色:Dd
C.红色:DD、Dd
D.红色和黄色:DD、dd
10、2022年11月,上海海关在入境邮件中查获232只钝口蝾螈。这种动物被宠物商家冠名为“六角恐龙”,它实际上是一种入侵生物,会破坏我国的生态平衡。下列关于这种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生活,所以属于两栖动物
B.钝口蝾螈成体能在水中用鳃呼吸,也能在陆地上用肺呼吸
C.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D.属于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11、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是绿色植物的重要生理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植物迅速生长时期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C.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都是叶肉
D.白天只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夜间只进行呼吸作用
12、下列关于动物与人类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青蛙是害虫的天敌,被人们称为“农田卫士”
B.鱼寓意年年有余,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C.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伙伴,所以我们都要爱鸟、护鸟
D.鼠危害人类生产和健康,应当将其彻底消灭
13、“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的诗句分别描绘了这两类昆虫的( )
A.防御行为、迁徙行为
B.迁徙行为、生殖行为
C.觅食行为、防御行为
D.觅食行为、生殖行为
14、下列不属于动物信息交流方式的是( )
A.蜜蜂的舞蹈动作
B.长尾猴发现豹时惊叫
C.狗沿途撒尿
D.乌贼受威胁释放墨汁
15、蘑菇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是世界上人工栽培较广泛、产量较高、消费量较大的食用菌品种,下列有关蘑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蘑菇是多细胞真菌,通过芽孢繁殖后代
B.蘑菇属于原核生物
C.蘑菇的菌体是由菌丝构成的
D.蘑菇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16、2021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男女性别的比例接近1:1。决定男女性别的关键因素是( )
A.性染色体组成
B.常染色体
C.环境条件
D.蛋白质
17、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下列成语与“金鸡报晓”行为类型相同的是( )
A.鹦鹉学舌
B.惊弓之鸟
C.飞蛾扑火
D.老马识途
18、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如果该生态系统被某种有毒物质污染,一段时间后,哪种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 )
A.螳螂
B.蝉
C.黄雀
D.植物
19、秋风习来,湖水微漾,成群的野鸭在湖面戏耍。这是某同学赞美民丰湖的语句,下面有关野鸭的繁殖叙述错误的是( )
A.野鸭体温高且恒定,骨骼很轻,具有孵卵等繁殖行为
B.野鸭的受精卵形成于输卵管中
C.如图鸭卵中的①不一定具有分裂能力,需孵化时照蛋观察
D.图中的②将来发育成幼鸭,③为其发育提供营养
20、对探究动物绕道取食实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
动物种类 | 甲 | 乙 | 丙 |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 55 | 32 | 8 |
A.三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排列顺序是甲一乙一丙
B.丙的学习能力最强
C.动物的学习行为与遗传物质无关
D.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21、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水生到_____;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_____。
23、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人们把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 或 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这就是 .
24、如图是用以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一个模拟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一实验装置是美国青年学者____________设计的。
(2)B装置里的气体相当于____________,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其主要区别是不含____________。在B处的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____________这主要是为该实验提供____________。
(3)C装置里的液体模拟了____________,实验后可检验到其中含有多种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
(4)此实验表明: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从____________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完全可能的。
25、如图是细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写出图中标号所代表的生物种类或物质名称:
①_______、②_______。
26、(1)两栖类的繁殖行为相对简单;鸟类具有比两栖类更为复杂的繁殖行为,如,_____________(请列举其中的两种),这使它们具有更高的卵孵化率和后代成活率;哺乳类则有着更加复杂的繁殖行为,如,母狮会凭经验把幼狮转移到安全的地方,以躲避鬣狗的袭击,从行为获得途径上看,这属于____________行为。
(2)两栖类的青蛙雌雄抱对后将卵细胞和精子产到水中,进行体外受精,而鸟类和哺乳类都是体内受精。两栖类的受精卵必须在水中发育;鸟卵具有更为复杂的结构,如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的_________________和防止水分散失的卵壳等;哺乳类的早期发育则是在体内完成的。由上述比较可见,与两栖类相比,鸟类和哺乳类的生殖和发育都不受___________________的限制,它们的分布范围因此更加广泛。
(3)两栖类和鸟类都是卵生,而哺乳类是胎生,这使得哺乳类的后代成活率大大提高。与胎生的生殖方式相适应,哺乳类体内特有的器官是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以上生殖发育特点的比较,可以看出这三类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27、在等位基因中,有一个基因占主导地位,通常称为显性基因,它会__另一个基因的作用,使其没有表现,没有表现的基因被称为隐性基因。
28、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_。
29、米勒的实验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原始地球上的原始大气中____________是能够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的。这是生命起源的第一步。
30、关节的结构由________、关节囊和________ 三部分组成。
31、下图是关节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 ]__________把相邻两骨联系起来,其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起加固作用,所以使关节具有牢固性的特点。除此之外,关节还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
(2)患关节炎时,关节的[ ]__________内可能有脓液,引起关节肿胀和疼痛。
(3)运动时若不小心用力过猛,常会造成[ ]__________从[ ]__________中脱落出来的脱臼现象。青少年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关节健康,请写出身体的两个关节的名称__________。
32、利用种子来进行繁殖是属于无性生殖。
33、下图为一块马铃薯甲虫成灾区域先后使用两种杀虫剂的实验结果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从图中可以看到,使用某种杀虫剂消灭甲虫,开始使用的一至三年效果较好,后来随着年限延长,杀虫剂效果越来越差。
(1)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来解释以上的现象;
①甲虫具有很强的____能力,能产生大量后代。
②未使用杀早剂1之前,这些后代中就有抗药性强的个体,也有抗药性弱的个体,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被称为______。
③当喷施杀虫剂1时,抗药性弱的甲虫逐渐被淘汰,抗药性强的个体就容易生存下来,抗药性强的个体将基因传递给了后代,这种现象称为______,甲虫抗药性越来越强。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都是______(填“定向”或“不定向的”)
④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使用杀虫剂1后的第六年,甲虫适应了具有杀虫剂1的环境,这种适应的形成是______的结果。当第七年使用杀虫剂2时,甲虫由于不适应改变了的环境而大量死亡,经过再次积累,新的______重新适应环境。
(2)自然选择是把自然界中早已存在的______变异选择出来,并使之逐代遗传积累、加强,最终形成生物新类型。
(3)自然选择的基础是______和______,自然选择的动力是______,自然选择的结果是______。
34、下图是某些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示意图,其中①代表受精过程,②代表发育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生物体代表蝗虫,过程②需要经历受精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这种发育属于_________。
(2)若图中生物体代表人,产生生殖细胞B的器官是____。 其主要功能是____。
(3)若图中生物体代表人,生殖细胞A中有23条染色体,则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为____。子女的性别是由受精卵中的______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