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西双版纳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厂长的张瑞敏说:“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出现这一情景的原因是

    A. 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职工缺乏积极性 B. 多劳多得

    C. 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职工下海经商 D. 工人自主择业

  • 2、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志愿军司令员是

    A.朱德 B.彭德怀 C.林彪 D.毛泽东

  • 3、1980年我国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

    (1)深圳(2)珠海(3)上海(4)汕头(5)厦门

    A.(1)(2)(3)(4) B.(1)(2)(3)(4)(5)

    C.(1)(3)(4)(5) D.(1)(2)(4)(5)

  • 4、1972年3月,田中角荣说:“世界上有三个据点,即柏林墙、朝鲜38度线和古巴,这是东西方的三个接触点。必须使这三个接触点不发生纠纷,……有了日美中三国的等边三角形关系,就可以维护远东和平。日本与中国的邦交正常化,是比在亚洲成立另一个北约更强有力的安全保障。”这一言论认为( )

    A.中日关系的重要性已超过日美关系

    B.中美关系的改善可以促进中日建交

    C.中日关系改善有助于改善远东冷战态势

    D.维护远东和平可以促使日本成为政治大国

  • 5、下列对“新中国和平解放西藏”的意义认识不准确的是

    A.使西藏人民免受战祸 B.农奴翻身当家作主

    C.捍卫了我国领土完整 D.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

  • 6、“袁世凯实际上已经取得了和皇帝同样的权力……袁世凯通过收买和武力威胁,使地方军阀表示服从和效忠。但实际上,不仅非北洋系的地方军阀,而且他的嫡系将领们在各自占得一块地盘后,也相互倾轧,极力发展自己的势力。”材料反映了

    A.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独裁专制

    B.袁世凯统治时期已经埋下军阀割据隐患

    C.袁世凯接受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D.袁世凯只是得到北洋系军阀的实际拥护

  • 7、“他获奖拉近了中国文学和世界各国读者之间的距离。中国有一批优秀的作家和优秀的作品,因为语言障碍、价值观差异,中国文学在国际上的传播还不够广泛,一些外国读者对中国文学知之甚少。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他,会使外国读者更加关注中国文学和中国作家,激起他们对中国文学的兴趣。”这篇《人民日报》报道中的“他”是

    A.邓稼先

    B.屠呦呦

    C.莫言

    D.路遥

  • 8、“中国巨变的种子是在1978年种下的,那是30年中央计划经济与30年追赶西方之间的关键转折点。”种下“中国巨变的种子”的重要会议是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C.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 9、2020年武汉新冠肺炎疫情爆发,钟南山院士谈到:“武汉是能够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个英雄的城市!”下列选项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义和团运动

    B.武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百团大战

  • 10、直接暴露袁世凯当皇帝野心的是

    A.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B.解散国民党和国会

    C.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D.修改《大总统选举法》

  • 11、某位同学打算绘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共十五大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中共十六确定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C.中共十八确立了科学发展观为党的指导思想

    D.中共十九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12、1987年中共十三大会议概括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指的是(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③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④ 坚持改革开放

    A.① ② ③

    B.① ② ④

    C.② ③ ④

    D.① ③ ④

  • 13、从1953年到1956年,全国工业产值平均年增长19.6%,农业总产值每年递增4.8%,这种增长速度是相当高的;1956年,工业总产值第一次超过农业总产值,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一五”计划的实施

    B.实行改革开放

    C.土地改革完成

    D.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

  • 14、为加强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2006年,哪一条铁路全线通车

    A.青藏铁路 B.川藏铁路 C.康藏铁路 D.青海铁路

  • 15、1978年的一篇社论文章说:“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这个“中心工作”是(     

    A.经济建设

    B.平反冤假错案

    C.阶级斗争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 16、大庆油田牢固树立“科技人才强企”观念,目前有专业技术人才18832人,占员工总数的20.8%。对此变化,最感心慰的当属

    A. 王进喜

    B. 邓稼先

    C. 雷锋

    D. 焦裕禄

  • 17、下列人物属于“四人帮”的是(   

    A.张春桥

    B.林彪

    C.华国锋

    D.叶剑英

  • 18、标志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的事件是(  

    A. 九一三事件 B. 文化大革命结束

    C. “四人帮”被隔离审查 D. 四五运动

  • 19、和1978年以前相比,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原因是

    A.中国人民的勤劳

    B.改革开放后的政策

    C.世界格局的变化

    D.接受外国的援助

  • 20、制定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  )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十二大 C. 十三大 D. 十四大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947年,根据党中央________的基本方针,内蒙古自治区成立。1951年,________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 22、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战斗英雄______在身负重伤、弹药用完的情况下用胸膛堵住正在扫射的机枪口;20世纪60年代,_____赢得了“铁人”的称号,以他为代表的那种艰苦创业精神,也被誉为“铁人”精神。

  • 23、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土地改革的完成,为国家的_______建设准备了条件。2001年,我国加入_______中文全称,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 24、新中国成立的前夕,我国建立第一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是 _________________

  • 25、_____________会议)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______________上来。

  • 26、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在_______________(会议)上制定的。

  • 27、“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过程:

    (1)中共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_____

    (2)2013年,_____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3)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_____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4)_____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强调,从严治党是全党的共同任务,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 28、“一国两制”的构想

    (1)背景: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________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实现________,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2)提出: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________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含义:在__________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_____________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________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4)基本方针:“________、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 29、材料: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关键词:①红卫兵;②大练钢铁;③特区。

    将材料中的关键词的序号,填入下列时间轴对应的历史时期。

    A:______;B:______;C:______

  • 30、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过程: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______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公私合营。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_____的高潮。

    (2)创举: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政策,实现了_____,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外交成就令世界瞩目。请仔细观察下列图片:

    请回答:

    (1)图一反映的是哪次国际会议?周恩来提出什么方针推动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2)图二反映的事件发生在哪一年?中国代表团成员在联合国大会上开怀大笑的原因是什么?

    (3)周恩来是我们著名的外交家,由他首次提出并成为国际上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哪一年提出的?

    (4)图三中与毛泽东握手的外国领导人是谁?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事件是什么?

     

  • 32、国家安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人民福祉的根本保障。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1950年,美国悍然发动侵朝战争,严重威胁中国安全。为了保家卫国,我国开展了哪一重大运动?运动的胜利对即将展开的国内经济建设有何积极意义?

    (2)强大的国防和人民军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倚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重大进展。1964年,我国哪一重大科技成就的取得,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防力量?1966年,我国正式组建战略导弹部队——第二炮兵,其担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下侧组图直观反映了2019年“修例风波”以来香港局势发展及国家的应对措施。请据图回答,全国人大为什么要审议通过香港国安立法?强调建立健全香港国安法有何重大现实意义?

  • 33、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什么?请简述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过程。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并联系所学,选择其中的任意两件事,写出其在中国革命进程的地位或作用。

    材料二:抗日战争的经验,给了我们和中国人民这样的一种信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

    (2)阅读材料二的内容,说出中共中央发表抗战宣言时的背景。结合所学,谈谈中国抗日战争最终胜利的原因。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70周年部分大事记

    (3)联系所学,写出材料三中标志“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的相关事件名称。图示梳理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发展历程,请在B、C两处横线部分补充相应内容。

    第一,标志中国新生的事件是                             

    第二,标志伟大转折的事件是                             

    第三,B处横线部分应填的内容是                          

    第四,C处横线部分应填的内容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