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台中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1958年掀起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

    A.获得土地的愿望

    B.独立自主的愿望

    C.当家作主的愿望

    D.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

  • 2、2004年他被评为“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早在1973年,他就已经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他是

    A. 邓稼先

    B. 钱学森

    C. 杨振宁

    D. 袁隆平

  • 3、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

    A. 贫穷与富裕的矛盾

    B.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

    C.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4、下面是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制作的一段政权更迭的年代标尺,其中②处建立的是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明朝

  •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形成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谁为中心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习近平

  • 6、蒋介石在1937年南京失守后声称:“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这说明

    A.国民党开始寻求和中国共产党合作抗日

    B.国民党号召全国民众奋起抵抗日本的侵略

    C.国民党准备发动群众开辟敌后战场

    D.南京国民政府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

  • 7、现年86岁高龄的胡兆森说起那时的场景,依然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自己和其他代表们进入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代表全国人民选举产生国家领导人和表决通过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据此判断,胡兆森当时参加的会议是

    A.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 中国人民政协第一届会议 D. 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 8、1950年,凤阳花鼓词:“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土地还家后,幸福生活万年长。”词中的“土地还家”体现了(     

    A.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

    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 9、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一直在积极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英文缩写为WTO),经过长达15年的谈判,最终在哪一年成为WTO的一员

    A. 2000年

    B. 2001年

    C. 2002年

    D. 2003年

  • 10、下表所列词汇中,与“重文轻武、交子”对应的朝代应该是

    时期

    词汇

    秦朝

    半两钱、小篆

     

    重文轻武、交子

    清朝

    军机处、京剧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元朝

  • 11、“英雄者,国之干,族之魂。”他任兰考县委书记,一心为民,直到生命最后一息,被称颂为“党的好干部”,他是

    A.

    B.

    C.

    D.

  • 12、“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这是邓小平在什么时候发表的谈话

    A.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B.1980年创建经济特区时

    C.1985年城市国企改革时

    D.1992年在南方视察时

  • 13、下列不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定是( 

    A.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B.采用公元纪年

    C.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D.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 14、“紫晶花开正烂漫,香江潮涌起新航。”香港回归和繁荣发展,得益于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执行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D.“一国两制”方针的实行

  • 15、以培育“东方魔稻”而著称,并在2001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是( )

    A.邓稼先 B.袁隆平 C.钱三强 D.杨利伟

  • 16、今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20年澳门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是

    A.1978年

    B.1997年

    C.1999年

    D.2000年

  • 1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首先开始于

    A. 城市

    B. 边疆

    C. 农村

    D. 沿海

  • 18、1978年底, 中共中央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被称为伟大的历史转折, 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思想路线转折的是

    A.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实行改革开放

    C.重新确立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D.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 19、历史兴趣小组开设了一个有关抗美援朝时期的专题网站,以下人物不可以收录的是(     )

    A.邱少云

    B.彭德怀

    C.董存瑞

    D.黄继光

  • 20、世界贸易组织是全球性的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被称为“经济联合国”,拥有158个成员。中国成为其成员是在(  )

    A. 1995年   B. 1997年

    C. 2000年   D. 2001年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2012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_______规定》,要求下大决心改进作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 22、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_________、厦门4个经济特区。

  • 23、________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和平统一________”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 24、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新中国成立时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____________为彻底废除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

  • 25、被尊称为“诗仙”的是________

     

  • 26、“兰考治沙,党的好干部”——他是“______”;“培育良种,杂交水稻之父”—— 他是“______”。

  • 27、新中国成立初期的__________________,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 28、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

    (1)图一人物为我国核武器研制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他是________

    图二人物是20世纪60年代的大庆石油工人,被誉为铁人。他是________

    图三人物是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兰考县的县委书记,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他是________

    (2)他们身上体现出的共同精神是________

     

  • 29、将下列图片与相关选项选择搭配起来:

     

    ①科技成就   ②党的建设   ③外交成就     ④国防建设     ⑤土地改革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 30、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__”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________”战略布局,成为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请回答:

    (1)“一国两制”构想提出人是谁?

    (2)“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什么?

    (3)完成在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4)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什么共识,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 32、问答题

    当代中国的问题,是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的,距今(2019年)已过去100多年;当代中国的问题解决在21世纪中叶。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两个100年”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1)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分别是什么?

    2)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对于实现中国梦有什么意义?

    3)请你谈一谈如何才能实现“两个100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

  • 33、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悍然侵略朝鲜,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的鸭绿江边,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1)上述内容你能得到信息点是: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 信息点四:

    (2)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

    (3)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对内改革,是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教育体制和科技体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实行各种形式的责任制。

    材料二  对外开放,是为了引进国外资金、先进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发展民族经济。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责任制”在农村突出表现是什么?

    (2)为实施对外开放,我国先后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简要介绍一下目前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

    (3)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取得了巨大成就。追溯历史,这主要得益于哪次会议作出的决策?这次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