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彰化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列事件中,促进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有

    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②土地改革

    ③农业合作化运动

    ④20世纪60年代初的经济调整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①②③

  • 2、我国的诺贝尔获奖者有

    ①袁隆平②屠呦呦③钱学森④莫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 3、当某条约的若干条款传出后,光绪帝发出“台湾割则天下人心皆去,朕何以为天下主” 的哀叹,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 4、《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一书中写道:“他在农业科学上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领导着人们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材料中的“他”是( )

    A.邓小平

    B.翟志刚

    C.袁隆平

    D.屠呦呦

  • 5、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毛泽东下列题词,旨在推动文学艺术繁荣发展的是

    A.   

    B.   

    C.   

    D.   

  • 6、

    为改变下表中我国工业落后状况,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项目_____

    中 国

    (1950年产量)

    印 度

    (1950年产量)

    美 国

    (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6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

     

     

    A. 农业   B. 重工业   C. 轻工业   D. 商业

  • 7、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要求,下表是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方面的史实和结论,其中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A

    土地改革

    消灭了私有制

    B

    “一五”计划

    完全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C

    “大跃进”

    遵循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D

    “文化大革命”

    社会主义事业不是一帆风顺的

    A.A

    B.B

    C.C

    D.D

  • 8、下列“冷战”的产物至今依然存在的是(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铁幕演说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9、历史歌谣形象地再现了某个特定时期的历史,以下是八(1)班收集的历史歌谣: “中央公布总路线,跳下快马坐火箭,新的纪录纷纷传,报喜锣鼓敲破天,原子时代搞建设,一天等于二十年。” “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作桥梁,粮食堆积如天梯,步步高升永乐乡。”你判断它们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土地改革 B. 农业合作化运动

    C.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 “文化大革命”

  • 10、1950年9月30日,周恩来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决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这里的“帝国主义者”和“邻人”分别是指

    A.日本和朝鲜

    B.美国和朝鲜

    C.美国和韩国

    D.美国和越南

  • 11、毛泽东曾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这段饱含深情的话说出当时亿万中国人的共同心声是(   

    A.实现人民当家做主

    B.结束封建君主专制

    C.迈进社会主义社会

    D.实现中华民族复兴

  • 12、《横空出世》讲述了我国制造第一颗原子弹的奋斗历程,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时间是

    A. 1957年

    B. 1961年

    C. 1964年

    D. 1971年

  • 13、1955 年我国通过《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凭证印制暂行办法》,各种粮食票证便铺天盖地地进入社会,买粮必须凭粮票。1993年《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颁发,提出积极稳妥地放开粮食价格和经营,全国开始取消粮票、油票。实行了40年的城镇居民粮食供应制度(即统销制度)被取消的主要原因是

    A. 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B. 科技进步改变了购物方式

    C. 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 D. 改革开放推动了经济发展

  • 14、20世纪50年代中国进行了一场我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某行业进行公私合营,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情况。下列做法,与其目的相同的是(     

    A.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B.进行农业合作化,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或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D.创办经济特区,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 15、邓小平开创的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与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两者最重要的相同点是( )

    A.坚持走群众路线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C.从中国国情出发 D.借鉴苏联的经验

  • 16、任继愈先生指出“文化大革命”提高了人们的鉴别力和抵抗力,对于没有法治的“民主”和没有纪律的“动乱”有了免疫力。下列哪一事件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没有纪律的动乱”的表现(     

    A.红卫兵冲击党政机关

    B.多省宣布自己是亩产“千斤省”

    C.大炼钢铁

    D.粉碎“四人帮”

  • 17、1949年9月,中国共产党、各民族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等各方面代表600余人集会于北平,共商新中国成立的问题。这里的“集会”指的是

    A.中共七大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

  • 18、201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0周年的日子,香港特区政府和香港广大民众举办盛大的纪念活动。对香港平稳过渡、顺利回归起着关键作用的是(     

    A.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一国两制”,高度自治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19、回首海峡两岸关系之路,双方首次打破隔绝状态开始于(   )

    A. 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逐步采取一些开放措施

    B. 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马祖的炮击

    C. 海协会和海基会就“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

    D. 海峡两岸同时举行“三通”启动仪式

  • 20、下列人物中,拥有“铁人”称号的是(     

    A.焦裕禄

    B.王进喜

    C.孔繁森

    D.雷锋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_________年,中国首次成功地举办了亚运会;__________年,中国将举办奥运会。

  • 22、一位美国高级将领在分析一场战争失败的原因时曾说:“我们是在错误的时间一个错误的地点,和一个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他说的这场“错误的战争”在我国被称为_______战争。

  • 2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___________开始,主要内容是实行___________

  • 24、对台基本方针是“ __________________”。

  • 25、国家对农业进行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_____,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 26、_________”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 27、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___________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2015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___________在新加坡会面。

  • 28、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概况:2002年在北京召开,“__”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 29、填空题

     

     

    (1)河南兰考县县委书记________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座精神丰碑。

    (2)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政策。

    (3)在中朝人民军队的顽强抗击下,《________》终于在板门店签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

    (4)成为党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良好开端的标志。

    (5)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被毛泽东誉为“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是________

  • 30、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_______;2012年9月,我国的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_”交接入列。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根据提示信息列出相关会议

    A.制定(共同纲领》:

    B.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C.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E.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为全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 32、综合探究题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奋进中的中国人遭遇猝不及防的灾难大考。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全力战“疫”,展现了中华儿女风雨共担的情怀。复课后,某校开展了“重温历史,汲取力量,与祖国同行,做时代骄子”的主题教育活动,以下是活动设置的几个栏目及相关历史材料,请根据要求完成对应问题。

    栏目一(英雄武汉——一桥飞架变通途)

    材料一: 它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大桥。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建设工程之一。1955年9月正式开工修建,1957年10月15日通车。它的建成通车,沟通了我国南北交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摘自四川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指的是?

     

    栏目二(追忆英雄——最美逆行者)

    材料二: “那是一个现在看来久远的年代。有一天,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年轻的人们拿起枪奔赴战场,只为能有宁静的生活,无情的战火让他们倒下,但没有人退缩,哪怕是伟人的儿子。平静的生活又回到了身边,……今天我们重忆历史,只为了纪念那群可爱的年轻人。

    ——百度网

     

    2)材料二中那群可爱的年轻人是谁?

     

    栏目三(民族脊梁——时代先锋)

    3)请你根据以下图文信息,把与栏目主题相符合的内容补充完整。

    栏目四 (硬核科技——感动中国)

    4)请你写出下表中颁奖词的人物。

    栏目五(说句心里话——我的中国心)

    材料三: 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展现出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我们对此表示高度赞赏。这是中国制度的优势,有关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对中国的疫情防控工作高度评价

    5)根据上述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我国能展现出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的原因有哪些?

     

     

  • 33、大国外交是历来人们关注的重点。中国现在正时刻展现的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周恩来针对一些国家对中国内外政策的误解和非议,在大会发言中郑重而诚恳地声明: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这次“大会”的名称?我国倡导的处理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是什么?

    (2)联合国大会主席马利克致词说:“今天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第一次在联合国大会就座。”这种场景出现在哪一年的第几届联合国大会上?这对联合国而言,有什么影响?

    (3)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形成怎样的特色外交格局?

    (4)综上所述,你认为一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构建“学科思维导图” 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和技能,有助于形成“关联化知识”、“理解性记忆”、“结构化思考”等历史学习能力。下面是某位同学制作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重要事件“三大改造”的知识结构示意图。请帮忙完成部分内容。

    A、   B、   C、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