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成员,理应平等参与决策、享受权利、履行义务,要赋予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更多代表性和发言权”这属于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中的哪一特点( )
A.全方位 B.多层次 C.宽领域 D.一边倒
2、2019年5月15日至22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中国北京举行。我国提出“不同文明之间应当相互尊重、包容互鉴,以多样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以和谐共生超越文明冲突,以交融共享超越文明隔阂,以繁荣共进超越文明固化”,下列哪一原则能充分体现我国在会议上的观点
A.一国两制的方针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求同存异的方针 D.不结盟原则
3、2016年5月17日《人民日报》文章指出:决不允许“文革”错误重演。居安思危,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重提文化大革命意义深远。以下措施不属于直接纠正“文革”错误的是( )
A.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平反冤假错案,健全民主法制
C.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D.掀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潮
4、有首诗写道:“生死攸关转折点,左倾错误受批判.重新确立领导人,党和红军脱危险.”此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五四运动
B.中共诞生
C.遵义会议
D.挺进中原
5、图片无言,历史有声。下列三幅图片反映共同的声音是( )
A.伟大的历史转折
B.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成就
C.改革开放后取得的科技成就
D.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6、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涌现出焦裕禄、王进喜、钱学森、袁隆平等许多模范人物,他们身上共同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 )
A. 长征精神 B. “铁人”精神 C. 无私奉献精神 D. 国际主义精神
7、下面是一五计划基建投资比重分配表(%)。从中可以直接得出的信息是
农林水利 | 轻工业 | 重工业 | 运输邮电 | 贸易物储 | 文教卫生 | 城市公用 | 其他 |
7.6 | 6.52 | 51.68 | 19.2 | 3 | 7.2 | 3.7 | 1.1 |
A. 土地改革进展顺利
B. 优先发展重工业
C. 大力发展轻工业
D. 注重各行业协调发展
8、20世纪50年代工业化建设时期,156项重点工程成为工业化建设的核心,这些建设主要得到下列哪一国家的援助?( )
A. 美国 B. 苏联 C. 英国 D. 法国
9、如图历史照片见证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1997年7月1日 B.1998年7月1口
C.1999年7月1日 D.2000年7月1日
10、下列成就中我国不是在一五计划中取得的成就是( )
A. 武汉长江大桥 B. 青藏铁路 C. 沈阳第一机床厂 D. 鹰厦铁路
11、毛泽东同志有诗云:“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其中一桥是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 )
A.南京长江大桥 B.钱塘江大桥
C.武汉长江大桥 D.郑州黄河大桥
1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
①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②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代表中国综合国力的发展壮大
④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3、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基本建设投资中工业占58.2%,在工业基本建设投资中,生产资料(即重工业)投资占88.29%,消费资料(即轻工业)投资占11.2%。由此可见,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优先发展( )
A.农业 B.商业 C.重工业 D.轻工业
14、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学习笔记,据此你认为他正在学习的是“一国两制”的( )
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
A.背景
B.内涵
C.结果
D.影响
15、有人评价,河北雄安新区的设立是“北京边上再起深圳,白洋淀里画了一个圈”。1979年邓小平曾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个“圈”与其他沿海开放城市相比发挥了独特的作用,表现在
A.推进了对外开放的进程
B.促进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C.在对外开放中发挥了示范作用
D.彻底改变了农村的面貌
16、“20世纪的最后20年,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抒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这个“传奇”首先是从哪里开始的( )
A.国家机关
B.国有企业
C.农村
D.城市
17、在新中国成立前,武汉市喻桥乡贫农陈友汉家里的土地很少,没有耕牛、农具,每年只收350千克谷子,一年之中全家只吃2千克油、3.5千克盐。1953年,他家有田地15亩多,农具齐全,收获谷子1600千克,全年有米吃,能吃到24千克油、14千克盐。这些变化说明
A. 土地改革一定程度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B. 农业合作化使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C. 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农业发展
18、1876年,李鸿章说:“中国之积弱不振,皆因贫穷之故。”他强调兴办( )
A.军事工业
B.民用工业
C.出版机构
D.新式学堂
19、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主要因为它( )
A.规定了新中国的政权性质
B.确定了国旗、国歌
C.改北平为北京作为首都
D.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0、(题文)某军事博物馆举办“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图片展。请根据下面图片选择最恰当的一条标语
A. 90年磨砺利剑出科技强军换新颜
B. 90年英雄辈出长征精神永远传承
C. 90年不忘初心传承红色服务人民
D. 90年披荆斩棘本色不改为国为民
21、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一一
(2)彻底催毁了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一一
(3)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一一
2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23、安徽凤阳_______农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第一年秋,农业获得大丰收;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_______体制的目标,加快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
24、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是在_______会上制定的.
25、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的事件是______。
2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________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习近平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__”奋斗目标。
27、列举题
(1)20世纪中国社会发生了三次巨变,其中诞生了三位伟大的历史人物。第一次巨变是________,结束了清王朝统治,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第二次巨变中__________,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并取得成功,使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第三次巨变中邓小平实行了___________的伟大决策,中国由此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78年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____________(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实行______________,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5)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
(6)中共十五大把_______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7)新中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____________制度,成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8)改革开放以后,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
28、袁隆平和他的____,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在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治疗疟疾的____,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29、武昌起义爆发于________年。
30、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____________________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容是什么?
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哪次会议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2)习近平在2013年阐述的“中国梦”的内涵主要是什么?为解决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中共中央制定的“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新发展理念内涵是什么?
(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共十九大指出,当今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在这次会上新确立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3、
创建于1669年的中药品牌老店同仁堂,伴随着1954年的公私合营,工人们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在生产、销售和开发新药等方面都有进一步发展。这是因为公私合营后的同仁堂
(1)上述材料中的公私合营出现在哪一行业?
(2)与此同时还有哪两个行业通过什么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时间及意义。
34、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明朝海禁后衰落。
——摘编自《海上丝绸之路》
宋朝海外贸易图
材料三
固步自封是清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自清朝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这种限制贸易政策的实施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导致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 到了晚清时期,由于清政府……政策,中国关上了与西方交流的大门,中国人在自己的屋子里打转转,会通之路没有打通。中国拒绝了海洋,拒绝了交往,中世纪的城堡最终关闭了一切进步的可能。 —摘端自费正清《美国与中国》 |
(1)图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以上人物的事迹都名垂青史。请选两个历史人物并写出他的事迹。
(2)依据材料二图片和史料,说明宋朝对外交通发生了什么变化。请依据材料二归纳发生变化的原因。
(3)材料三都是对清政府哪一政策的评价?依据材料三,归纳两则材料共同的观点。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对外交往的层面你能获得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