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马鞍山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1972年3月,田中角荣说:“世界上有三个据点,即柏林墙、朝鲜38度线和古巴,这是东西方的三个接触点。必须使这三个接触点不发生纠纷,……有了日美中三国的等边三角形关系,就可以维护远东和平。日本与中国的邦交正常化,是比在亚洲成立另一个北约更强有力的安全保障。”这一言论认为( )

    A.中日关系的重要性已超过日美关系

    B.中美关系的改善可以促进中日建交

    C.中日关系改善有助于改善远东冷战态势

    D.维护远东和平可以促使日本成为政治大国

  • 2、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2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的人口比重及其占有土地的比例。导致表中数据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年份及人口、土地占有比重

    1950年

    1952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值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2

    7.9

    8.6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施“一五”计划

  • 3、下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意义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使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B.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

    C.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D.迫使美国放弃敌视中国的政策

  • 4、小敏同学准备作一个题为《我眼中的“文化大革命”》的发言,以下内容不适合出现在发言提纲中的是

    A. 民主法制遭受践踏

    B. 国民经济破坏严重

    C. 文化教育历经浩劫

    D. 两个“凡是”的方针

  • 5、下图所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的实现,计划

     

    A. 合中国共产党成立10年

    B. 中国共产党成立150年时

    C. 人民共和国成立150年时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

  • 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这体现了(     

    A.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国策

    B.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C.国家特别重视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D.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推进兴边富民行动

  • 7、20世纪七八十年代,普通老百姓通过写信或发电报联系远方的亲朋好友;20世纪90年代,一些寻常百姓家安装了固定电话;21世纪,手机开始流行,到现在人手一部,可视频通话、可上网……这反映了(     

    A.科技改变生活方式

    B.国家大力发展电信事业

    C.人们思想观念转变

    D.科技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 8、“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实行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一国两制

  • 9、下图是八年级某同学整理的笔记,请为他拟一个主题

    A. 新中国的成立 B. 三大改造

    C. 改革开放 D. 新中国的巩固

  • 10、“为了吃饱肚皮,冒上杀头的风险,这是时代的荒谬,却是普通人跃上历史浪尖的荣光.一纸惊世骇俗的契约,十几个庄严的血指印,宣告一个尊重人性尊重常识的时代到来了,亿万农民从此告别饥饿.”上述文字描述的对象是

    A.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贫苦大众

    B. 解放前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C. 大跃进时期忍饥挨饿的农民

    D. 安徽凤阳小岗村的普通农民

  • 11、祖国啊祖国,今天为了你的新生;我奉上这欢喜的泪”。胡风的这首《时间开始了》在70年前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首诗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开国大典

    B. 文革的结束

    C. 中共八大召开

    D.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 12、观察下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常务委员在北京中南海的合影,指出第一排左起第四位重要历史人物是

    A.朱德 B.毛泽东 C.李济深 D.周恩来

  • 13、“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话深刻阐述了

    A. 拨乱反正的重要性 B. 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C. 破除迷信的重要性 D. 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 14、口号是历史的浓缩,从口号中我们可以直接看到一个真实的历史,“打到一切”“造反有理”“停产闹革命”这类口号出现在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文化大革命时期

    C.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 15、下表造成美国驻台军队“人数”及“军官衔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

    美国驻台湾军队人数

    美国驻台湾军队最高军官衔级

    1972

    9800

    中将

    1974-1975

    4500

    少将

    1976

    2200

    准将

    1977

    1400

    上校

    A.中日关系稳定发展

    B.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C.中国拓展多边外交

    D.中美签署《建交公报》

  • 16、下列关于一国两制构想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的 B. 最初是为解决香港问题提出的

    C. 成功在澳门问题上得到运用 D. 是新时期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 17、小强和爸爸都是历史迷。一天,小强让爸爸猜我国古代的一位皇帝,他给出如下提示词:开通大运河、正式设置进士科。爸爸给出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元世祖

  • 18、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据此,我们认识到,我国建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社会主义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主协商制度

    D.民主选举制度

  • 19、下图是公私经济成分比例图。据此判断党和政府实施了

    A. 土地改革

    B. 三大改造

    C. 人民公社化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20、“中国代表团是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从材料中可以判断的会议是

    A. 印尼会议

    B. 万隆会议

    C. 日内瓦会议

    D.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中共十三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故选___________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___________

  • 22、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_______的危险。

  • 23、填空题:将下列各小题补充完整,每空,

    (1)1951年,________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________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2)2012年,________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即“中国梦”。2013年,他又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合起来称为“________”。

    (3)1972年,美国总统________访华,中美双方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________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24、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__为指导,为全面建成___而奋斗。

  • 25、2012年十八大:胡锦涛的_______被写进党章。

  • 26、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过程

    初步提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提出实行______

    中共十二大(1982年)

    提出“建设有____的社会主义”

    基本形成

    中共十三大(1987年)

    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____

    充实发展

    南方谈话(1992年)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最终确立

    中共十四大(( )年)

    确立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中共十五大(1997年)

    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27、中共中央提出“_______、巩固、充实、_______”的八字方针,于1961年初开始实施。

  • 28、国家对农业、_______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经济体制从农村到城市逐步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

  • 2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

    (1)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具有____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____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

    (3)决定改北平为____,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____为代国歌;以____为国旗;采用____纪年。

    (4)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____

  • 30、将下列图片与相关选项选择搭配起来:

     

    ①科技成就   ②党的建设   ③外交成就     ④国防建设     ⑤土地改革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民主取代专制,法治取代人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据此探究以下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为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哪一年在哪次会议上颁布了第一部分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请举二例史实说明。

    (3)1982年,我国颁布了新宪法规定的总方针是什么?这一规定有什么意义?

    (4)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民主与法治的认识。

  • 32、史料实证

    结合上述两则史料,说说罗马建筑的特点。

  • 33、简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60-8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达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