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阳泉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中共十三大明确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其中“一个中心”是指

    A. 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B.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以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

    D. 以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心

  • 2、四十多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中国正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A.共同富裕的发展之路 B.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人民公社化道路

  • 3、各个时代都有其不同的主题,下列选项总结了中国近现代史阶段不同时期的主题。其中符合1956—1966年的是:

    A. 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B. 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C. 探索前进,曲折发展

    D. 文革结束,徘徊前进

  • 4、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的成功,其作用不包括

    A.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B.消灭了地主阶级

    C.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 D.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 5、长期以来中国的民族分布以大杂居、小聚居为主。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只适宜于合作互助,而不适宜于分离的民族关系。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各民族建立加盟国

    B.多党合作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

  • 6、邱少云的事迹留给我们的深刻体会和感悟是

    A.见义勇为

    B.遵守纪律

    C.助人为乐

    D.拾金不昧

  • 7、1953年《人民日报》的元旦社论这样写道:“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新中国的工业化是怎样起步的?

    A. 建立新中国

    B. 进行土地改革

    C. 实施“一五”计划

    D. 完成三大改造

  • 8、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为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海峡两岸进行的不懈努力有(     

    ①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②2022年发布《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

    ③20世纪末,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④2008年,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9、台湾舞剧《薪传》曾在大陆演出,引起轰动,它反映了祖国大陆和台湾同胞一脉相承的亲情关系。下列关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汪辜会谈”举行

    ②"和平统一、国两制”对台基本方针的形成

    ③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④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①③

    C. ②①③④

    D. ④②①③

  • 10、为1999年澳门回归开辟途径的是

    A.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一国两制”

  • 11、他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发明其至被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他和他的发明是

    A.王淦昌和“863计划” B.邓稼先和原子弹

    C.袁隆平和“杂交水稻” D.钱学森和原子弹

  • 1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不能反映这变化的是

    A.自驾游成为人们休闲的一种方式

    B.低碳”和“原生态”生活成为时尚

    C.人们凭粮票到市场上购买大米

    D.轻松惬意地网上淘宝、聊天交友

  • 13、19477月~9月,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 14、1953年,毛泽东指出“个体农民,增产有限,必须发展互助合作”。据此,我国加快了

    A.土地改革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工业化建设 D.人民公社化运动

  • 15、下图时政漫画所揭示的史实的重大意义是(     

       

    A.国家统一大业最终完成了

    B.祖国大陆终于获得了统一

    C.西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D.西藏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

  • 16、土地改革在政治上的“主要成就”是指(        

    A.对外开放推动经济发展

    B.为抗美援朝战争奠定了基础

    C.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D.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 17、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写道:“他(指邓小平)把市场经济称做‘一种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强调‘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并要求做到两者的‘内部统一’。直到1992年,他才打破禁忌,公开宣称政府的中心任务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材料中邓小平“打破禁忌”的论断(     

    A.促使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促使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引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推动平反冤假错案

  • 18、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A. 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B.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C.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D. 民族区域自治

  • 19、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后,转为了重点进攻。国民党重点进攻的是

    A.东北解放区、中原解放区 B.陕北解放区、山东解放区

    C.中原解放区、山东解放区 D.东北解放区、山东解放区

  • 20、2012年,我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是(  )

    A.邓稼先 B.莫言 C.屠呦呦 D.杨振宁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国家对农业进行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_____,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 22、请写出与下列荣誉称号相对应的人物名称。

    (1)大庆石油工人“铁人”——

    (2)杂交水稻之父——

    (3)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

    (4)两弹元勋——

    (5)解放军好战士——

    (6)党的好干部——

  • 23、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___________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___________

  • 24、请写出以下四幅图画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 25、外交环境:

    (1)新中国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_______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2)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__________政策,对中国实行_______________

  • 26、“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与法制受到践踏,国家主席________被迫害致死,成为“文革”中最大的冤案。1976年,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采取断然措施,粉碎了________,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 2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①背景: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_________”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1977年2月7 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和《解放军报》发表社论,公开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的方针。这一方针后来被称为“_________”,它的推行引起普遍不满。

    ②时间和性质: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_______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③意义: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______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①时间、地点:____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②内容:这次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_______、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________上来,实行_______的历史性决策。

    ③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______,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______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_______

  • 28、“兰考治沙,党的好干部”﹣﹣他是“_____”;“培育良种,杂交水稻之父”﹣﹣他是“_____”。

  • 29、对台基本方针是“ __________________”。

  • 30、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引导分散的个体农民参加___________,走___________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在2019年,我们即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和完善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各项制度;经济、外交、军事、科技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是____年____月_____日。

    (2)新中国的成立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

    (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我国的哪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历史性决策,请完成下面填空。

    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_____上来,实行_____的历史性央策。

    (5)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6)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7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请你谈谈对祖国发展的感受、祝愿或建议。

  • 32、从新中国建立到1957年,我国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请回答:

    (1)从1953年起,社会主义改造迅速展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   。走集体化道路。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   的高潮。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转变为社会主义   的任务。

    (2)列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建设的四项成就。

    (3)请用史实说明这一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或法制建设的成就。(举两例即可.)

  • 33、第一届政协会议决定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弘扬民族精神,致敬民族脊梁,传播时代新声。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相关的问题。

    (民族精神)①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民族灵魂。你从下面的两则材料中分别感受到怎样的民族精神?

    (民族脊梁)②祖国的崛起强大离不开民族脊梁所做的巨大贡献。写出下面年代尺上①②事件涉及到的历史人物及该事件在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并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辉煌建设成就的原因。

    (民族自豪)③伴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历程和风云激荡的国际局势,中国外交取得了不平凡的成就,将下面表格空缺部分补充完整,各举一例并归纳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取得辉煌成就的共同影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