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54年9月,李大爷作为一名人民代表到北京参加一次全国性的重要会议。他亲历的活动应该是( )
A.听取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B.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C.表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决定《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2、这是“感动中国”评委会对某当选人物的评语:“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名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请问这位当选者是( )
A.钱学森 B.袁隆平 C.莫言 D.屠呦呦
3、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党的哪次会议上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4、1962年,七千人大会召开,会议初步总结了1958年以来的教训,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对于统一全党思想起了积极作用。“1958年以来的教训”主要指
A. 提出《论十大关系》
B. 召开中共八大
C. 发起大跃进运动
D. 提出八字方针
5、“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周恩来、邓小平扭转了经济的下滑
C.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D.毛泽东批评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
6、有的人的名字暗含纪念意义,比如有人名叫“国庆”,因为他出生在国庆节,那么名叫“纪宪”的人可能出生在哪一年
A.1951年
B.1954年
C.1953年
D.1952年
7、2015年,原战略导弹部队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火箭军。火箭军承担的主要任务是
A.核威胁
B.核进攻
C.核恐吓
D.核反击
8、学习历史,需要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A.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并发表重要谈话
B.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C.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D.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主席
9、邓小平先后在1979年和1986年两次当选为美国《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因为邓小平是
A. 新中国的开国领袖 B.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C. 人民解放军的总司令 D. 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开创者
10、制定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 )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十二大 C. 十三大 D. 十四大
11、2020年5月2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人民美好生活的法治保障。这一举措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哪一方略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12、下表中的数据来自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一份档案。结合史实分析,小岗村人均口粮增加的原因是
A. 农业的技术迅速提升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 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 D.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13、香港、澳门的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一国两制”中的“两制”是
A.两种社会制度 B.两种经济制度
C.两种法律制度 D.两种军事制度
1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以上材料出自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共同纲领》
C.《土地改革法》
D.《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5、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是( )
A.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共同纲领》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6、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胜利,
A.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B.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C.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D.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17、我国第一位荣获诺贝尔科学奖的女性科学家是
A.袁隆平
B.邓稼先
C.屠呦呦
D.钱学森
18、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她确定了社会主义原则、人民民主专政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等内容,是一部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她”的颁布是那次会议的内容
A.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B.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票据时历史的浓缩与见证。图中的票据见证了
A.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大跃进”开展的盛况
D.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
20、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 九一三事件 B. 四五运动 C. 粉碎四人帮 D. 上山下乡
21、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过程: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______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公私合营。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_____的高潮。
(2)创举: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政策,实现了_____,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________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以________为国旗。
2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_______________的对外开放格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_______________的外交布局。
24、改革首先从 _______开始,_____________ 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随后,在中央的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 _______________ 制。
25、基于“一国两制”已经收回的地区: 。
2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_____________不断跃上新台阶。
27、读《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示意图》将相应代码填入答题卡图中。
A.1972年
B.1955年
28、1956年底,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标志是________的完成;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_______体制。
29、(1)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
(2)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
(3)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的奋斗目标是 。
(4)中共十六大上,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
(5)中共十八大上,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
(6)中共十九大被确立为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
30、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意义: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 _________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_____________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31、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国家逐步走上了一条独立自主、经济富强、人民幸福的道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哪一事件标志着民族独立?
(2)哪一措施的实施使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3)作出党的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在哪次会议上?它作出什么伟大战略决策?
(4)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现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为此进行了怎样的战略布局?
3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回答问题。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他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地现实基础。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国梦分别是谁提出来的?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3)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什么奋斗目标?
(4)实现中国梦为什么必须走中国道路?
(5)“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是什么?
(6)中共十五大和中共十九大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什么?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朝鲜战争爆发后,杜鲁门总统立即下令美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以防止中国(大陆)进攻台湾。更为不幸的是,战争强化了西方对新中国政府的立场,导致中国有二十年的时间被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孤立,美国继续支持台湾的国民党政权作为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并支持其占据联合国的席位.结果,中国无法获得各种形式的经济和技术援助,不得不完全依赖于苏联。
——美国最流行的历史教科书《世界历史》(汤姆森·沃兹沃思公司出版)
材料二:2013年6月7日至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举行会晤。中美两国元首围绕共同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主题,就双边关系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坦诚深入交换意见,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取得重要积极成果。但是,中美在社会制度、历史文化、发展阶段、战略上叉存在不少差异,因此,能否尊重差异,不断增进战略互信、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及时有效管控分歧,是两国必须面对的挑战。
——新华网《丛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到跨越太平洋的合作》
请回答:
(1)请根据材料一概括朝鲜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提到的“台湾的国民党政权占据联合国席位”终止于何时?
(3)2013年6月习奥会晤的主题是什么?中美“尊重差异,增进互信”体现了周恩来在万降会议提出的什么倡议?
(4)结合所学知识,标志着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跨越太平洋的握手”指的什么历史事情?
(5)你觉得中美关系发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言之成理即可)
34、尊重才能互信,合作才能共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到1955年初,亚非独立国家总数增至近30个。但是帝国主义不甘心完全退出已占据的地盘,许多亚非国家依然受到种族歧视和殖民统治的严重威胁。促进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成为广大亚非国家的共同愿望和要求。1955年4月,亚非会议召开,这被称为“人类历史有史以来第一次有色人种的洲际会议”。
——摘编自方连庆等《战后国际关系史》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1955年的亚非会议中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材料二 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刊登了周恩来头像图片,图片的右上角写着:“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
材料三 “当我走到扶梯最后一节,迈步向他走去时,特意伸出手去。我们双手一接触,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理查德尼克松《尼克松回忆录》
(2)材料二中“中国人来了”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喻示着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