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50年9月30日,周恩来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这里的“帝国主义”和“邻人”分别是指( )
A.英国和朝鲜
B.日本和朝鲜
C.美国和朝鲜
D.美国和越南
2、1950年,美国侵犯我国主权的行动有:
①美国飞机轰炸扫射我国东北边境城市
②出兵朝鲜
③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
④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3、在“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主要四人是
①江青
②张春桥
③林彪
④姚文元
⑤王洪文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③④⑤
4、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和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分别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 )
A.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四大
B.十二大和十五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五大
D.十三大和十五大
5、作家莫言获诺贝尔奖的小说《蛙》中有以下描写:“1962年秋季,高密东北三万亩地瓜获得了空前的大丰收。跟我们闹了三年别扭,几乎是颗粒无收的土地,又恢复了它宽厚仁慈、慷慨奉献的本性。那年的地瓜,平均亩产超过了万斤。”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 )
A.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B.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C.“大跃进”使粮食产量极大提高
D.三大改造顺利完成
6、辐射的尖刀往肉里扣,他横竖不说一句话!“科学巨人”,两弹功臣,他一笑而过;忠厚平实,至死不懈,他坚持一生。开创祖国核武器,他是先头人;研制中国核导弹,他是探路者。这段材料讴歌的是
A.焦裕禄 B.邓稼先 C.王进喜 D.袁隆平
7、土地改革的意义是
A.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
C.确立了集中劳动统一分配生产制度
D.消灭了富农经济
8、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我国的对外开放经历了由南到北,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层层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城市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大连一长江三角洲一上海一天津
B. 上海一北京一遵义一大连
C. 北京一上海一上海一大连
D. 厦门一大连一长江三角洲一武汉
9、新中国成立后,把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些地名进行更改,如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这说明新中国
A.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B.实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
C.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D.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10、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东成为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区之一,其优势在于广东
①毗邻港澳,有对外开放的地理优势
②作为侨乡,有利于吸引华侨回国投资
③历来是对外开放的门户
④具有比国内其他地区更雄厚的工业基础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11、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
A.十一届二中全会
B.十二届二中全会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十二届三中全会
12、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形成的一系列外交新思路,其主要内容包括:提倡新安全观,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大旗等。在这些新思路的指引下,中国与美国建立“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与俄罗斯、法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等传统大国建立各种“战略伙伴关系”,与新兴大国如印度等探索共同和平崛起的道路。这说明中国
A.奉行了结盟的外交政策
B.提出“三个世界”理论
C.清除了国家间的矛盾
D.推行全方位外交政策
13、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
A.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 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 人民日益增长的幸福生活需要和不充分不平衡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D.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4、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的方针后,下列哪一领域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
A.体育 B.科学技术 C.教育 D.文化领域
15、下列不是探索期间取得的科学技术成就是
A. 第一颗氢弹
B.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C. 籼型杂交水稻
D. 神舟五号
16、2019年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62周年。下表是“一五”计划期间农、轻、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情况,其中认识正确的是:( )
行业比重 | 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 1953年农、轻、重比例(%) | 1957年农、轻、重比例(%) |
农业 | 4.5 | 52.8 | 43.5 |
轻工业 | 12.8 | 29.6 | 29.2 |
重工业 | 25.4 | 17.6 | 27.3 |
A.农业增长缓慢,说明国家对农业发展没有政策支持
B.轻工业发展平稳,成为繁荣市场经济的中坚力量
C.重工业发展快速,说明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
D.从农、轻、重各方面的发展来判断,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诞生,是20世纪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创举,对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最初积极倡导这:原则的三个国家中没有( )
A.中国 B.苏联 C.印度 D.缅甸
18、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表明了各种票证逐步淡出历史舞台,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 )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
B.人民公社化时代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19、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列属于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特点的是
A.企业政企不分 B.分配制度“大锅饭”
C.经营承包责任制 D.企业没有自主权
20、20世纪50年代,中印联合发表声明,“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材料中“这些原则”是指
A.“求同存异”原则 B.独立自主原则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不结盟原则
21、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____类型的宪法。1992年初,邓小平的_____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人新阶段。
22、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___________进行平反,要求纠正_________的错误。
2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时间、地点: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____隆重召开,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2)会议内容: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____》。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____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共同纲领》起____的作用。
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____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
③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首都;以《____》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
④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____,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
(3)意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__和政治协商制度。
24、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______”奋斗目标;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____________”战略布局。
25、为克服困难局面,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提出了调整、______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于1961年初开始实施。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_____业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26、1954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______。
27、中共中央提出“_______、巩固、充实、_______”的八字方针,于1961年初开始实施。
28、1964年,我国第一颗_______________爆炸成功;1966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_______________的试验,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
29、填空题
(1)图一中的人物是在_____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之一,他的名字是_____。
(2)图二中的情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_,这一事件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________,消灭了地主阶级,_______成为土地的主人。
30、三个代表内容:是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__________。
31、简答题。
(1)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了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这一会议是在哪里召开的?中国代表团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什么方针?
(2)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美国总统访华,使得中美关系得到很大改善,这位美国总统是谁?中美在什么时候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
(3)佛教建立的时间?基督教诞生的地点?
(4)是谁在公元前334年率军东征,一直打到印度,最终建立了空前庞大的帝国?
(5)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文献是?
32、中共十九大的主题是什么?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当前我国的社会矛盾是什么?
33、人类社会发展的事实证明,依法治理是最可靠、最稳定的治理。新中国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进行治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49年9月,为了筹备建立新中国的工作,我国召开了什么会议?会议上通过了哪一个重要文献?其性质是什么?
(2)我国何时颁布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这部宪法的性质和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34、习近平同志说,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为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的努力和奋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独立富强梦】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结合中国的社会发展状况,将A处信息补充完整。
(2)从“星星之火”到“开国大典”,从“伟大转折”到“南方谈话”,分别有哪位伟人指引我们不断前进?试用句话来评价后者。
【民族团结梦】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工作时指出,回顾党中央关于新疆发展的基本方略,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主线,这就是始终不渝促进新疆经济发展,始终不渝维护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3)为维护“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党和国家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20世纪末,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国家又实施了哪一重大战略?
【祖国统一梦】
材料三 紫荆开后白莲开, 喜事蹁跹接踵来。七子悲歌成旧恨,九州热泪入新酪。
(4)材料三中“紫荆开”“白莲开”分别发生于何时(具体到年月日)?两朵花开是哪一构想的成功实践?
材料四 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坚定不移的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台独”损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破坏台海和平稳定,只会给两岸同胞带来祸害。
(5)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九二共识”的核心内涵。根据材料四,指出解决台湾问题的阻碍因素。
(6)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你知道中国道路是一条怎样的道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