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人民生活的环境美好
B.人们出行条件的便利
C.汽车制造业发达
D.社会生活的变迁
2、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临终将他的积蓄献出,作为奖励基金的是( )
A.鲁迅 B.茅盾 C.老舍 D.郭沫若
3、每年的7月14日是法国的国庆日,与此有关的历史事件是巴黎人民在 1789 年的这一天
A.召开三级会议 B.攻占巴土底狱 C.成立法兰西共和国 D.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4、有一座城市,它属于1980年我国建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这座城市是
A.上海浦东 B.海南省 C.福州 D.深圳
5、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最典型范例是
A.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D.与苏联建交
6、“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歌词中赞扬的领袖人物分别是
A.毛泽东、江泽民、胡锦涛 B.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
C.邓小平、江泽民、习近平 D.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
7、1954年起宜兴县将散落各地的紫砂手工业者组织起来建立了具有合作性质的蜀山紫砂厂,在汤渡陶业社的支持下恢复生产,紫砂艺人们从私有的个体作坊开始走向集体化,促进了宜兴紫砂行业的发展。对于这一历史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带动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这一变化适应了改革开放
C.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主要形式是公私合营
D.手工业生产从私有制过渡到公有制
8、为纪念重大历史事件,一首题为《冬夜题□□□□》的诗写道:“古都兵变动天寒,化作长城碧血丹,国共缓攻矛与盾,军民披沥胆与肝,八年烽火山河破,三载硝烟宪政残,青史每翻常滴泪“何时两岸结新欢。”“□□□□”应是
A.红军长征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百团大战
9、下面是华盛顿于1775年写给妻子的信(节选),信中他所提到“根本没有追求过的任命”是指
A.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
B.起草美国《独立宣言》
C.主持召开制宪会议
D.当选美国第一任总统
10、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反映了中国工业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是在( )
A.洋务运动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一五计划时期
11、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从改造到服役历时7年,第二艘国产航母山东舰从开工到下水仅用了3年多。中国航母从无到有,从借鉴改装到自制成功得益于
A.工业制造与科技水平全面提升
B.军队政治工作开展
C.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大战区成立
D.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一直致力于开拓中国外交新局面。如图反映的周恩来总理的外事活动是( )
A.接见印度代表团
B.访问印度
C.访问缅甸
D.出席万隆会议
13、我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是一项难题,这对于粮食产量提出了高要求,而杂交水稻的出现解决了粮食产量的问题.对杂交水稻的出现贡献最大的是
A.邓稼先
B.钱学森
C.袁隆平
D.钱三强
14、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实现了大团结标志性标志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三大改造的完成
15、1957年,一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车轮追风,‘屋脊’建新路!……”该诗表达了
A.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的喜悦
B. 新中国建立后的欢乐
C.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后的欣喜
D. “土地改革”运动全面展开后的热情
16、下列人物中,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
A.焦裕禄 B.邓稼先 C.雷锋 D.王进喜
17、2012年,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内涵不包括( )
A.国家富强
B.民族独立
C.人民幸福
D.世界和平
18、社会发展需要正能量。王进喜、焦裕禄等人身上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
A. 无私奉献
B. 居安思危
C. 救亡图存
D. 国际主义
19、《时代》周刊是美国影响最大的刊物之一,邓小平先后在1979年和1986年两度当选其年度风云人物,并前后8次登上它的封面,能够两次当选该刊物年度风云人物的只有丘吉尔等几人。你认为邓小平能获此殊荣的原因是他
A. 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B. 为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C. 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D. 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20、下面是某班收集的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个资料。他们研究的历史主题是
A.恢复经济,巩固政权
B.十年内战,国共对峙
C.打倒美蒋,人民解放
D.民族耻辱,抗争探索
21、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
(1)图一人物为我国核武器研制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他是________。
图二人物是20世纪60年代的大庆石油工人,被誉为“铁人”。他是________。
图三人物是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兰考县的县委书记,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他是________。
(2)他们身上体现出的共同精神是________。
22、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为西藏和平解放作出重要贡献的地方代表是_______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是______。
2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意义: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 _________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_____________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24、说说我国在科技文化中的几点成就
1964年10月16日 | 我国第一颗①爆炸成功 |
1970年 | 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②一号,成为世界上第③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
20世纪70年代 | 袁隆平经过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④”。 |
20世纪70年代初 | 屠呦呦团队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⑤,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
25、科技成就:________、人造地球卫星、籼型杂交水稻、人工结晶牛胰岛素等。
26、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文献。
(1)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
(3)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报告——
(4)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7、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并制定了___。
28、1951年,________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和平统一、________”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9、1950年10月,毛泽东派遣以____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在上甘岭战役中,战斗英雄____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
30、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_____年,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等14个沿海城市。1985年,把_____、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随后又把经济开放区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1988年,建立_____经济特区。1990年,_____开发区也建立起来。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又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了_____、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_____、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并实施灵活的鼓励外商投资的区域经济政策。随后又陆续开放了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陆市县。
(2)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中国形成了_____—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_____、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31、有人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
(1)邓小平和袁隆平为解决农民“吃饭”问题分别作出了什么贡献?
(2)两位解决“吃饭”问题所采取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3)除解决农民“吃饭”问题外,两个人的上述贡献还有什么共同作用?他们能做出上述贡献,说明他们所具备的共同精神特质是什么?
32、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请根据题干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国家的事件是什么?我国哪一地区的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的统一?
(2)20世纪末,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这是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一步,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香港、澳门能够顺利回归祖国的原因是什么?香港回归后,中央政府设置了什么特殊行政区域对香港进行管理?
(3)如今台湾尚未回归祖国,你认为当前阻碍台湾回归祖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992年形成的大陆与台湾进行和平谈判的政治基础是什么?
33、新中国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谁?他是在哪次会议上开始成为我国中央领导集体核心的?
34、一个个历史镜头,定格成一部时代影集,勾勒出共和国发展和中国人的梦想一步步变为现实的历史画卷。张老师以此为主题,制作了以下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
(1)时间轴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比较中共对两次主要矛盾的认识有何共同之处。从中你可以感悟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是什么?
(2)说出武汉长江大桥通车的作用。从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谈谈港珠澳大桥能建成通车的原因。
(3)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结合材料内容,说明新中国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部分法律法规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 ●1950年5月实施新中国第一部法律——《婚姻法》 ●198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005年颁布《反分裂国家法》 ●2017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 ●201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修正) ●2019年6月《疫苗管理法》在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 ●2020年5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
(4)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深情地热爱这片土地和人民。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两位分别介绍他们对国家发展、人类福祉作出的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