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七台河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列哪个成就不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取得的

    A.东北工业基地建成

    B.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C.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 2、到1952年底,除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通过土地改革,我国消灭了

    A. 资产阶级 B. 地主阶级 C. 奴隶主阶级 D. 农民阶级

  • 3、1950-1952年行的土地改革运动据依据的法律文献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4、某档案馆有一份20世纪80年代初有关农民收入的抽样调查统计表。观察下表。你认为1978年到1982年农民收入增长的原因是

     

    年份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收入(元)

    133

    160

    191

    223

    270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 5、坐落在辽宁省丹东市的抗美援朝纪念馆中,在醒目的位置陈列着两个著名人物的雕塑,其中一位是毛泽东,另一位应是(  )

    A. 林彪   B. 刘伯承   C. 邓小平   D. 彭德怀

  • 6、新华网2014317日报道,习近平主席重访兰考,参观了焦裕禄纪念馆,下列称号与焦裕禄相符的是

    A. “铁人”   B. 两弹元勋   C. “党的好干部”   D. 战斗英雄

  • 7、台湾被割占到光复的历史昭示我们,两岸同胞休戚与共,台湾的命运与祖国的兴衰紧密相连。当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要( ) 

    坚决反对台独,同一切妄图分裂祖国的言行作斗争  

    坚持一国两制方针,争取早日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 

    积极推进两岸交流,尽最大努力实现和平统一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8、影响下表中1963~1965年农业资金比重上升的主要因素是(     

    1953~1965年我国资金流动情况表

     

    1953~1957

    1958~1962

    1963~1965

    流入重工业的资金(%)

    38.7

    54.9

    48

    流入农业的资金(%)

    7.6

    11.4

    18.4

    流入其他部门的资金(%)

    53.7

    33.7

    33.6

    A.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总路线的提出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C.赎买政策的提出

    D.改革开放的提出

  • 9、下图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经历过的两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这两件历史事件之间历经了(   )

    A.8年 B.28年 C.38年 D.49年

  • 10、某次会议期间,广东省代表蔡廷错说:“现在……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以来的第一次。”蔡廷说的原因是( )

    A.确立了政治协商会议制度 B.会议决定实行土地改革

    C.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会议决定实行三大改造

  • 11、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与苏联等17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C.美国等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与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D.1953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 12、下列会议与其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选项

    会议

    内容

    A

    1956年,中共八大

    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

    B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

    C

    1982年,中共十二大

    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目标

    D

    1987年,中共十三大

    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A. A

    B. B

    C. C

    D. D

  • 13、我们党和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是

    A.中共八大的召开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党中央决定设立经济特区

    D.中共十二大的召开

  • 14、阅读下图《材料研读》。该材料不能说明的是

    A.以国家根本大法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C.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基础

    D.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15、下图是1954年画家杨之光创作的《这辈子第一回》,表现了一位老婆婆在拿到选民证时的情形。该作品创作的背景是(     

    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 16、下边是某同学在学习某历史事件时记下的知识要点。该事件标志着我国

    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取得胜利 B.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

    C.开始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D.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

  • 17、“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这句诗里的“桥”指的是(  )

    A.南京长江大桥 B.汉江大桥 C.湘子桥 D.武汉长江大桥

  • 18、201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0周年的日子,香港特区政府和香港广大民众举办盛大的纪念活动。对香港平稳过渡、顺利回归起着关键作用的是(     

    A.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一国两制”,高度自治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19、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中,被称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的政策是

    A.手工业合作化

    B.公私和营

    C.承包制

    D.赎买政策

  • 20、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 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国人^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由此得出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是

    A.各阶级都参与了探索

    B.道路曲折最终失败

    C.借鉴了各国探索成果

    D.从学器物到学制度再到学文化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重要历史人物会推动历史的发展。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历史人物。

    (1)他一生致力于实业救国,先后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企业,被称为“状元实业家”______

    (2)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派________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3)曾指挥百团大战,又领导西北野战军粉碎国民党对陕北的重点进攻的人______

     

  • 22、______年12月,______全会在北京召开。

  • 23、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前提:“________”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2)谈判:(1)中英谈判:1984年12月,中英正式签署___________,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____________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中葡谈判:1987年4月,中葡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___________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3)回归:

    香港回归: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举行香港交接仪式。江泽民主席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________正式成立。

    澳门回归:1999年12月19日午夜至20日凌晨,中葡两国政府举行________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4)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________,在完成________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 24、读如图,回答问题

    (1)2013年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________当选为国家主席,他在大会上深刻阐述________的宏伟蓝图。

    (2)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确立了中国共产党________”的奋斗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________;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文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________

  • 25、 _______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 26、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与之相关的内容。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________

    (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________

    (3)为发展我国的石油工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铁人”的________

    (4________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5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27、________(会议名称)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中共十九大,确立________为党的指导思想。

  • 28、建国初期,我国人民艰苦创业,涌现出一大批先进代表,比如被誉为“铁人”的石油战线上的________,国防科技战线上的“两弹元勋”________。“县委书记的榜样”________

     

  • 29、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这就是著名的“________”。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台湾方面领导人________,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 30、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名称。

    (1)制定《共同纲领》的会议是__________

    (2)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良好开端的会议是_______

    (3)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

    (4)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32、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社会面貌。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谁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2)我国改革开放是哪次会议作出的决定?此次会议有何历史意义?

    (3)我国农村改革首先从哪个省开始?实行什么政策?

  • 3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在这一探索的过程中,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两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请回答:

    1)这两次会议分别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召开的?

    2)从八大到十一届三中全会20多年间,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经历了怎样的曲折过程?从这一曲折过程中你可以得出哪些认识?

    3)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几代科学家通过不懈奋斗、拼搏,创造了科技累累硕果,振奋了民心,树立了国威,也让世人真正感受到了中国能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极不寻常的时期,当时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中共中央审时度势,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

    材料二: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当天下午,新华社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声明中说:“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中国政府郑重宣布,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1)“两弹一星”具体指什么?“两弹一星”成就的取得有何现实意义?

    材料三:“喜看稻拔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此翁淡泊于名利专注于田听,以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让人们远离饥饿。

    (2)材料三中“此翁”是谁?他的科研成果是什么?

    材料四: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高。今有嘉实,德音孔昭。

    (3)屠呦呦凭借着“青蒿”获得了哪项国际荣誉而为国争光?

    (4)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你觉得新中国以来几代科学家身上有哪些可贵精神值得我们传承与弘扬?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