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边陲小镇,首批特区,一夜崛起,开放窗口”所描述的城市是( )
A. 珠海 B. 汕头 C. 海南 D. 深圳
2、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是在
A.1949年
B.1954年
C.1956年
D.1957年
3、一年一度的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回顾历史,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第一次召开的两会上,分别颁布或制定的重要文件是
A. 《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双十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 《双十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4、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因素,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20世纪末西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不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40%。为此,中央决定实施
A.“863计划”
B.西部大开发
C.科教兴国战略
D.“精准扶贫”
5、“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不当的是( )
A.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 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
C. “求同存异”的方针,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D. 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生活发生变迁
6、2019 年 9 月 17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于敏“共和国勋章”。于敏是我 国著名核物理学家,长期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 白,为氢弹突破作出卓越贡献。下列人物中最有可能与于敏共事过的是
A.焦裕禄 B.王进喜 C.邓稼先 D.屠呦呦
7、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下列属于邓小平理论创新内容的是( )
①“一国两制”构想
②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三步走
④解决姓“资”姓“社”争论问题。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8、我国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确立的标志是( )
A. 1954年第一届全国大人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D. 三大改造的完成
9、与“政企分开”“股份制”“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等信息相关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
A.土地改革
B.民主与法制建设
C.发展乡镇企业
D.国有企业改革
10、“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起来后,民主与法制受到践踏,社会和生产秩序一度陷于混乱,主要表现有
①多地出现造反派组织的打、砸、抢事件
②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
③大批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斗
④国家主席刘少奇遭到残酷迫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第58届联合国大会主席享特说:“人们都知道邓小平是一位有远见的中国领导人,他对如何带领中国人民前进有着具体和准确的思路。”以下体现邓小平推动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思路是
A.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B.实行包产到户
C.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2、当你看到“中共十五大”、“改革开放”、“光辉旗帜”等关键词时,你能联想到的是( )
A.毛泽东思想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三个代表”思想
D.科学发展观
13、标语口号的内容往往和社会历史联系紧密。以下能反映文化大革命期间社会状况的是
A.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B.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C.贼偷一半,火烧精光 D.粮补机补助幸福,医保社保保平安
14、我国1967年工农业生产总值比1966年下降9.6%,1968年又比1967年下降4.2%。国民收入1968年比1966年下降13.3%,人民生活水平降低。这主要是由于
A.自然灾害异常严重 B.资产阶级的复辟活动 C.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D.江青反革命集团覆灭
15、“到1998年,我国已有先后成立的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和30个民族自治州、120多个民族自治县(旗)。”这说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16、在改革开放中,经过三次思想解放,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 和“所有制崇拜”,其中冲破“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事件是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17、到1952年底,这项经济改革成功地实现了中国耕地的重新分配,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据此判断,“这项经济改革”是
A.戊戌变法
B.五四运动
C.西安事变
D.土地改革
18、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标志性事件是
A.西藏和平解放 B.新疆民主改革完成
C.土地改革完成 D.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1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宋朝皇帝每年要向游牧民族‘送礼’……‘送礼’是宋朝一个致命的弱点,它使游牧民族入侵十分容易。‘送礼’政策实行了一个半世纪。”对于这段文字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送礼’指的是宋朝统治者缴纳的岁币
②‘送礼’客观上有利于边境安定,互市贸易往来
③宋朝皇帝向三个游牧民族‘送礼’的原因是战场上的失利
④‘送礼’给宋朝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所以是致命弱点之一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1956年全国高考的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在这个“幸福的年代里”的是
A.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B.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D. “一五”计划即将完成
21、填空题
(1)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______)。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__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把他的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2)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______)。
(3)(______)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并且在中共(______)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4)资本主义工商业是新中国初期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三大改造过程中,国家对其实行(______)政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2、全方位外交:背景:改革开放后,中国继续奉行_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________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23、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是在_______会上制定的.
2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949年9月在____召开,主要讨论____的问题。
25、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党和政府历来重视三农问题。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发生了较大变化,请你参与政策回顾
(1)1950 年, 中央政府颁布了《_________》, 大规模的 运动在全国开展。
(2)1953 年,党中央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决定对农业实行 。
(3)1958 年,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随后在全国开展了“大跃进”和 运动。
(4)1978 年 12 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其主要内容是在农村实行 。
26、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的创新促进社会的进步。
(1)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 ______________ 体制并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2002年,在中共十六大上,______________ 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3)2017年,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____________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7、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背景:在________等国家的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排斥在外,仍由________集团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
28、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名称),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29、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1)“两弹一星”
①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___________爆炸成功。
②1966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1967年我国第一颗_____爆炸成功。
③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名称),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④“两弹一星”的成功,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下,以钱学森、_____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伟大成就,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_____,增强了我国的_____,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漫步太空
①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1999年11月,_____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②2003年10月,航天员_____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③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_____。
④2021年6月,_____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与天和核心舱完成交会对接,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30、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上对应的内容
(1)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3)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4)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31、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三大行业分别是什么?
32、阅读并回答问题
习近平:“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虽会经历一时的阵痛,但将换来新生”。
(1)1980年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其中被誉为对外开放窗口的是哪座城市?除这座城市再列举一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开放哪个地区后,极大的推动了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
(2)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经济特区开始,逐渐向内地推进,形成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3)2001年中国加入哪个组织,将拥有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带入全球贸易体系?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发展,从中你得到了哪些认识?
33、
创建于1669年的中药品牌老店同仁堂,伴随着1954年的公私合营,工人们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在生产、销售和开发新药等方面都有进一步发展。这是因为公私合营后的同仁堂
(1)上述材料中的公私合营出现在哪一行业?
(2)与此同时还有哪两个行业通过什么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时间及意义。
34、建国70年来,亿万人民为建设富强民主的新中国,艰难探索,祖国发生了巨变。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建国篇)
(1)上图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工业篇)
材料一:1950年2月参观斯大林汽车厂时,毛泽东坚定地说:“我们也要有这样的大工厂。” 很快成为在中国建设第一座汽车厂的行动,成为“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之一。经过三年的努力,1956年7月13日,一汽终于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载重汽车,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
——《新中国汽车工业起步:长春一汽当年的故事》
(2)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为何当年毛泽东要强调:“我们也要有这样的大工厂”?长春一汽建成投产是“一五”计划的重大成就之一,请再列举2例“一五”计划的工业成就。
(农业篇)
材料二:建国以来不同时期农民生活的历史照片
(3)据所学知识,将材料二中的照片按时间先后排序。
(科技篇)
材料三:2017年,中国科学家拿出了一个个世界级成果:世界首台光量子计算机诞生;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高铁列车服役;“海水稻”最高亩产量达620.95公斤……厚积薄发的中国正逐渐成为全球创新的一个引领者。……这种爆发的趋势,跟中国政府对科技的鼓励政策、对民营经济的支持、互联网创新的活跃、年青一代科研人员迅速成长以及与国际科技界紧密合作息息相关。……世界科技版图上中国力量崛起,离不开中国政府和企业的持续投入,对基础研究、人才资源以及知识产权的高度重视。
——2017年12月19日新华社特稿《中国成就闪亮2017年科研“世界榜”》
(4)据材料三归纳中国成就能闪亮科研“世界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