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哪一项全面反映了B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 )
A.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D.正确与失误、成就和挫折错综交织
2、莫言的小说《蛙》中有以下描写:“1962年秋季,高密东北三万亩地瓜获得了空前的大丰收。跟我们闹了三年别扭、几乎是颗粒无收的土地,又恢复了它宽厚仁慈、慷慨奉献的本性。那年的地瓜,平均亩产超过了万斤。”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 )
A. 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土地 B. 农业合作社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
C. 人民公社化运动提高了粮食产量 D. 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3、《伟大的中国革命》中说:“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他真正把中国的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和“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4、2020年6月15日,印军违背承诺,越过实控线,导致了中印加勒万河谷(中国领土)冲突。印方做法违反了中印曾经共同倡导的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原则
C.“一边倒”原则 D.不结盟原则
5、根据所学知识,找出下列搭配错误的一项
A.“最可爱的人”邱少云
B.“铁人”王进喜
C.“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D.“两弹元勋”钱学森
6、“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这是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从材料可以推断出该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古田会议
D.遵义会议
7、永州市某中学八年级学生小明从奶奶家里找到了几张粮票、布票、油票等购物票证,奶奶告诉他这些票证已经退出历史舞台。这些票证退出历史舞台的主要原因是
A.消费观念的变化
B.购物方式的进步
C.生活方式的改变
D.社会经济的发展
8、从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的组建等内容中,我们可以提炼的学习主题是
A.新中国的国防建设
B.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C.近代的科技与文化
D.现代的社会生活
9、解放前,上海水泥厂的最高产量达不到设计能力的90%,1957年,还是原有的设备,该厂的产量却超出了设计能力的40%,这一时期产量变化的关键原因是
A. 市场需求增大了
B. 该厂的工人人数增加了
C. 打开了国外市场
D. 实行了公私合营
10、小明上网搜索“社会主义、有探索、有曲折、有发展”关键词,出现了以下相关内容,哪一项内容属于“有发展”的史实( )
A.中共八大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我国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胰岛素 D.文化大革命
1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下发2017年1号函件《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要求各地在2017年春季始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精神。“十四年抗战”始于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百团大战
12、1971年10月25日,这是一个非比寻常的日子,是我国外交史上一次伟大的胜利。这一天发生了什么大事?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提出 B.万隆会议召开 C.中国重返联合国 D.尼克松访华
1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 )
A.2001 B.1978年 C.1979年 D.1992年
14、1953年,桓台苗氏企业集团的经理苗海南被邀请参加最高国务会议,当讨论一个重大问题时,他表示:“我经营的厂子走公私合营的道路,也可直接改为国营!”据此分析,此次会议上讨论的重大问题是
A.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B.商讨制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C.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5、民族精神是支撑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等许多英雄模范人物。他们身上共同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
A. 长征精神
B. 无私奉献精神
C. 大庆精神
D. “两弹一星”精神
16、1983年,一位去南方打工的衡阳小伙子给家乡亲人的信中写道:“我来到的这座城市,曾是鸦片战争后被迫开放的第一批港口之一,现在则是改革开放中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国家的变化真大呀!”这个小伙子打工的城市是( )
A. 上海 B. 广州 C. 海南 D. 厦门
17、“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对东北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引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这段话中的 “敌人”是指( )
A.美军
B.日军
C.八国联军
D.英法联军
18、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对中国发动了一次次的侵略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历史证明:要维护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必须拥有强大的国防力量,为此,1949年4月宣告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是( )
A. 华东军区海军 B. 东海舰队 C. 南海舰队 D. 北海舰队
19、下图所示是部编八下历史教材目录(局部),它反映的是我国1953-1976这阶段的历史,请问这一阶段的阶段特征是
A.民主主义革命由失败逐步走向胜利的时期
B.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时期
D.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
20、20世纪80年代,某村将集体土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经营所得“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种土地经营方式属于( )
A. 人民公社 B. 土地改革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农业合作社
21、_____的推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_____,从此,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22、导弹部队地位:是中国战略威慑的_____________力量。
23、1924年,_____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孙中山又创办了_____为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
24、中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________。
25、下图的名称是___________,(谁)___________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件事发生在___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日,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26、________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________的各项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27、使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事件是______。1965年9月1日西藏自治区成立,它的成立得益于我国实行了____________(制度)。
28、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影响: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________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29、开启新征程
(1)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会上,习近平宣布,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______,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2)中共二十大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_____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30、中国近代史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___,近代化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___。
31、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曲折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年,中国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矿—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建成投产;1955年,新中国第一套6000千瓦火力发电机组在上海组装成功;1956年,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一汽下线;1956年,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1)材料一中成就的取得与新中国制定的哪一经济规划有关?材料一这些成就取得有何意义?
材料二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合作社。1956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2)材料二中场景发生于哪一历史事件期间?该事件完成使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三 阅读以下两幅图片
(3)材料三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中出现了哪些失误?
32、列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内容。
33、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的时间
34、阅读下面材料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回答下列问题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抗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请回答:
(1)在哪次会议上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三年以来”指的是什么时期以来?
(3)“三十年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分别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以来?
(4)诵读碑文,无数人民英雄的历史伟绩历历在目,你作为新时代的一名中学生有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