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于哪一年交接入列( )
A.2010年 B.2011年 C.2012年 D.2014年
2、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奋斗在第一线、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下列战役是中国共产党发动的是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淞沪会战
D.武汉会战
3、2020年5月2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人民美好生活的法治保障。这一举措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哪一方略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4、史料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素材,第一手史料是当事人、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资料和遗迹、遗物等,如果我们要研究邓稼先为两弹研制作出的贡献。以下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的是
A.某同学课堂笔记提纲 B.电影作品《邓稼先》
C.《中外科学家故事―邓稼先》 D.邓稼先遗留手稿和日记
5、抚州市某地有一社区叫做“豆腐社”,当地老人说这是当年按国家政策,将从事豆腐制作加工的手工业者组织在一起,建立了“豆腐生产合作社”而得名.这一名称最早可能出现在
A.土地改革时期
B.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C.三大改造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6、2020年6月15日,在中印边境加勒万河谷地区,中印双方发生激烈的肢体冲突。据报道,这一冲突是由于印方越界蓄意寻衅滋事引发的。印度的这一行为主要违背了
A.“求同存异”方针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合作共赢原则 D.不结盟政策
7、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 召开,此次会议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A.福州
B.三明
C.上杭古田
D.厦门
8、如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开国大典
B.解放西藏
C.第一届政协会议
D.十一届三中全会
9、2020年是《反分裂国家法》实施15周年,该法规定:“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这段内容表明了对台湾的基本方针是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民族区域自治
C.中央集权制
D.政治协商制度
10、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
A.慕尼黑阴谋
B.日本偷袭珍珠港
C.德国进攻苏联
D.德国袭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11、邓小平认为:“我们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这一点要归功于十年文化大革命,没有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就不能制定一系列思想、政治、组织路线和政策。”最早确定这一系列路线和政策的会议是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八大
12、20世纪末,中国百姓生活中,电话从“摇着打”到“走着打”,汽车从奢侈品到代步工具。世界名牌服饰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可供选择的服饰多了;将服饰产品打造成国内甚至国际品牌,成了众多服饰厂家的经营诉求,而世界服装艺术中的中国元素也得到了更多体现。这说明中国百姓生活
①消费选择的多样化 ②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
③消费彰显中国文化自信 ④消费体现了国家意志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下图为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各部门的投资比例图。这表明当时我国( )
A.社会主义工业化已经实现 B.完整的工业体系已经建立
C.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D.国民经济实现均衡发展
14、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以下最能体现维护农民阶级利益的措施是
A.号召人民信奉“拜上帝会”,军队取名“太平军”,提高妇女地位
B.永安分封,封农民将领为王
C.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平均分配土地
D.颁布《资政新篇》,主动向西方学习
15、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陆军的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发展成包括步兵、炮兵、装甲兵、防化兵、通信兵等多兵种的现代化部队,武器装备不断更新。这表明( )
A.我国拥有世界最强陆军
B.我国陆军现代化水平比海军高
C.我国陆军具备多兵种现代化特征
D.我国陆军武器装备亟待更新
16、下表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我国
A.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
B.浦东开发区的建立
C.中共十五大的召开
D.对外开放逐步扩大
1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 )
A. 邓小平理论 B. 中国梦
C.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D. 科学发展观
18、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六十多年时间里,我们解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这得益于党和国家的政策,也是科技成果的体现。“政策”和“科技成果”分别指(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籼型杂交水稻
B.农业合作化、神五飞天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两弹一星
D.土地改革、籼型杂交水稻
19、2004年是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倡导( )周年纪念
A. 40 B. 55 C. 50 D. 60
20、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其中,明年(2021年)我国人民要实现的目标是(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全面建成法治国家 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1、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形式:国家对农业进行_______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_____,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2)步骤:农业合作化开始时实行______的原则,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它经历了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
(3)结果:______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22、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________”的方针,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近年来,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________。
2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确立为基本政策: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中国共产党将______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2)内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______,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法律文献:1949年通过的《____________》,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198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4)自治区建立:1947年,__________成立。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治区,为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推行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全国已经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________、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
(5)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维护_______、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________、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
24、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__”交接入列;1999年11月,________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25、___________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26、____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____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7、中国加入________组织(中文全称),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中共十八大以来为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____”建设,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景。
28、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_______________的对外开放格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_______________的外交布局。
29、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这种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____的转变。
30、知识改变命运,科技创造未来。
(1)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主要是首次培育成功________。
(2)“________”是抗疟疾的中药,它的发现和实现人工合成,是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关键。
(3)为了追赶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在1986年我国提出了________,成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研究的重点。
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图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的领导人是谁?他向全世界庄严宣告的大事是什么?
(2)请你为材料一图片取个最恰当的名字。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将数千年来的封建压迫,100年来的帝国主义侵略,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一起被中国人民葬入坟墓。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过去了,从此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民族复兴的新时代。
(3)根据材料二,指出“新时代”的“新”体现在哪些方面?
(4)根据上述材料,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3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哪五项原则?
33、简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34、邮票被喻为“国家名片”,方寸天地之间,记录了无数个重要的历史瞬间。
【躬耕希望田野】
材料一:
1978年,十八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着极大的风险,立下了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创造了“小岗村精神”,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李近朱《30年邮票看中国》
(1)由小岗村农民的做法推广到全国的农村改革政策是什么?它体现了怎样的“小岗村精神”?它给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带来了哪些变化?
【沐浴春日晨光】
材料二:
40多年前,我国改革开放开启,历史性地选择了深圳,……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经济特区是中国道路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陶一桃《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除深圳以外的两个经济特区。经济特区以其自身的发展与成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验证了一条“中国道路”,这条“中国道路”是指什么道路?你认为如何才能坚定道路自信,走好“中国道路”?
【绽放馥郁之花】
材料三:
1999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实现了长期以来中国人民收回香港的共同愿望。香港从此摆脱了殖民统治,回到祖国怀抱,走上了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宽广道路。
——《“口口口口”在香港行政区的实践》
材料四: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是香港回归后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又一个新的里程碑,将标志着中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上再没有殖民统治。多少年来的民8族耻辱得以彻底洗雪,澳门的历史从此翻开了崭新一页,民心大快,民气大涨。
——《庆祝澳门回归,齐创美好未来》
(3)根据材料三、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思考中国政府在先后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之前,香港、澳门分别被哪两个国家侵占?香港、澳门的回归主要得益于哪一伟大构想的提出?香港、澳门的回归有何历史意义?
【月圆两岸情】
材料五:
2008年11月4日,两岸民主期盼30年之久的直接通航、通邮、通商变成现实,过去的思尺天涯变成天涯咫尺。两岸直接“三通”的基本实现以及未来进一步发展,将使两岸民众往来交流更加密切……这势头必将有力促进两岸关系的大发展。
——《2002-2012中国跨越发展大事》
(4)结合香港、澳门相继回归和海峡两岸“三通”基本实现等史实,谈谈你对两岸关系大发展趋势的认识。
【筑梦新时代】
材料六: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国家的梦,也是国人的梦。…“中国梦”就是民族复兴梦,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中国人自我实现之梦,更是中华民族面对未来之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
——《中国梦,需要每一个脚踏实地的足印》
(5)依据材料六以及所学,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可以为实现中国梦付出哪些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