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开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变革。在这场变革中,中国共产党人最鲜明的创举是
A.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合作化经营,变产权私有制为集体公有制
B.引导农民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
C.循序渐进,自愿互利的原则
D.以赎买的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和平过渡
2、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既没有去刻意争取对共产主义的支持,也没有激烈反美、反西方的言论。而是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结束。“求同存异”方针体现了我国在处理对外关系时( )
A. 不以国家利益的冲突与否来决定亲疏
B. 不以社会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异同来决定亲疏
C. 应放弃与他国相冲突的观点,以求得一致
D. 应放弃与他国相冲突的利益,以求得一致
3、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对“从此站起来了”的理解准确的是( )
A. 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反侵略的完全胜利 B. 中华民族实现了真正的独立自主
C. 中国人民赢得了反封建的彻底胜利 D. 沉睡的中华民族终于觉醒了
4、面对表中所反映情况,我国政府在当时采取的是
人均产量(1950年) | 中国 | 美国 | 印度 |
钢产量 | 2.37千克 | 538.3千克 | 4千克 |
发电量 | 2.76度 | 2949度 | 10.9度 |
A.发动土地改革运动
B.完善民主与法制
C.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D.开展大跃进运动
5、“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蹁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希翼宝岛谱新篇。”诗歌中的“喜事”指的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香港、澳门回归
C.西藏和平解放
D.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6、张艺谋的电影《活着》中最具震撼力的一个场景是:小孩找出父亲的铁皮包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铁。这个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场景应该发生在20世纪
A.二十年代
B.三四十年代
C.五十年代
D.七十年代
7、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勤劳”“无知”“好战”“狡诈” “危险”,到70年代初期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下列事件中,影响美国人对中国印象发生这种变化的是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中国加入WTO
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美国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东成为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区之一,其优势在于广东
①毗邻港澳,有对外开放的地理优势
②作为侨乡,有利于吸引华侨回国投资
③历来是对外开放的门户
④具有比国内其他地区更雄厚的工业基础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内地
C.沿海经济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10、以下属于孙中山的丰功伟绩有( )
A.建立中国同盟会
B.提出三民主义
C.亲自发动武昌起义
D.成立中华民国
11、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破烂平房到漂亮楼房”,从“自行车到轿车”,老百姓衣食住行发生的这些变化说明了
A.中国人民已经初步解决温饱
B.物价便宜了,人们的购买力提高
C.人们省吃俭用,手里的余钱越来越多
D.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12、英国《泰晤士报》曾报道:“这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虽然不是所有的中国都在共产党手中,但毫无疑问,无论好坏,这是拥有近5亿人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同质种族群体的政府。”这一历史时刻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D.中共八大召开
13、艺术作品集中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真正面貌,下列作品所反映的主题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鲁迅《狂人日记》
B.徐悲鸿《愚公移山》
C.聂耳《义勇军进行曲》
D.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14、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新中国成立后,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是( )
A.1949年
B.1950年
C.1951年
D.1952年
15、“喜马拉雅山再高也有顶,雅鲁藏布江再长也有源,藏族人民再苦也有边,共产党来了苦变甜”,歌词中西藏人民“苦变甜”的历史始于
A.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
B.开国大典的举行
C.西藏地区的和平解放
D.西藏自治区成立
16、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这个大胆的行动指的是( )
A.开放14个沿海城市
B.设立经济特区
C.加入世贸组织
D.开放上海浦东
17、实现“中国梦”需要“中国精神”。新中国的每一个历史时期,在人民群众之中都会涌现一批英雄人物,他们对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着重要作用。下列人物事迹共同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8、在开国大典上,随着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乐队奏起
A.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B. 《运动员进行曲》
C. 《义勇军进行曲》
D. 《分列式进行曲》
19、“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为你衔来一枚橄榄叶/鸽子在崇山峻岭飞过/我们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愿你永远没有忧患/永远宁静……这是儿女们心中期望的歌。”这首歌中的“生日”是指 ( )
A.10月1日
B.10月8日
C.9月22日
D.9月24日
20、下列关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1949年9月在北平举行 B.采用公元纪年
C.确定五星红旗为国旗 D.确定了新中国的国徽
2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两大军事集团的斗争破坏了世界和平,世界性的大战爆发。
(1)法国、俄国和英国为了保障自身安全,签订了军事协定,形成了_______________
(2)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海战是_______________
(3)一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是_______________
(4)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是_______________
22、邓小平提出的“____”构想,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2005年,胡锦涛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一行,双方重申坚持“____”,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
23、武昌起义爆发于________年。
24、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概况:1971年10月,第________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________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25、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___________年9月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___________,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___________道路,一切权利属于___________。
26、党的十三大制定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简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指以________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指坚持________,坚持________。
27、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时期,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_____任兰考县委书记期间,带领人民治理灾害,身患癌症仍坚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一息;十年动乱中,我国的民主法制受到践踏,国家主席_____被迫害致死,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
28、根据下列提示的信息,写出相关的会议名称。
(1)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2)颁布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3)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4)制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9、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台基本方针是“________”。
30、1978年12月,邓小平作了《__________,__________,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实际上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
31、探究题。中美两国是当今世界两大强国,它们的关系直接影响世界格局,请我们一起探究中美关系。
【任务一】梳理知识
(1)建国初期美国对中国采取怎样的外交政策?请举一例说明。
(2)乒乓外交被称为“小球转动大球”,小球指乒乓球,“大球”指什么?
(3)1972年中美之间有何大事发生?中美之间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任务二】解决问题
(4)建国后,美国对华态度有何变化?
(5)产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任务三】
(6)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
32、改革开放以来,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不懈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改革梦】
(1)中国共产党在哪次重要会议上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安徽凤阳小岗村在探索农村改革道路中,首先采取的改革措施及取得的效果分别是什么?
【开放梦】
(3)在我国建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中,后来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窗口”的是哪一个?我国于哪一年在上海承办了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统一梦】
(4)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了哪一伟大构想?在这一构想的指引下,已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献计策】
(5)为加快实现富民强国和祖国统一的伟大梦想,请你提出一条建议。
33、请回答: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
34、20世纪50年代,建国伊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中国人民以高昂的斗志投入到了新中国的建设之中,在各条战线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据此,请回答:
(政治篇)(1)下图的这部宪法是在哪次会议上制订的?它在我国法制建设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
(经济篇) 下图所示,“一五”计划发展的重点是什么?简述这一举措对中国经济建设的意义?
(军事篇)
(3) “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海岸上架上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结合下图谈谈这句话的含义。
(总结篇)
(4)结合材料,你认为我们应该从中得到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