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鼓励和指导它们转变为各种不同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这表明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实质是
A.废除资本家的剥削
B.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
C.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D.为农业、手工业改造提供范例
2、小历同学搜集了“政企分开”“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等资料,由此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 )
A.国有企业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民主与法制建设
D.土地改革
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包括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全面从严治党
③全面深化改革
④全面依法治国
⑤全面发展教育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③④⑤
4、如图漫画的作者意在说明
A.社会主义建设遭遇到挫折 B.人民的生产热情空前高涨
C.大跃进遏制浮夸风的蔓延 D.经济建设要尊重客观规律
5、1954年9月,王爷爷到北京参加了一次全国性的重要会议,该会议很可能是
A. 中共八大
B. 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 中共十四大
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6、“两弹一星”的成功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与“两弹一星”有关的人物是
A.袁隆平、华罗庚 B.杨利伟、翟志刚
C.莫言、路遥 D.钱学森、邓稼先
7、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双方认为应该继续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政治基础。两岸的共同政治基础是( )
A.一个中国原则 B.一国两制
C.四项基本原则 D.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8、下图漫画《爆炸声中除旧》创作于1966年,该漫画反映出当时中国
A. 第一次发射导弹核武器实验成功
B. 尖端科技开始领先美苏
C.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 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9、“遏制敌人对中国使用核武器,在敌人对中国发动核袭击时……对敌人实施有效的自卫反击,打击敌人的重要目标”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担任这一使命的部队名称是
A.海军陆战队
B.海军航空兵
C.第二炮兵部队
D.陆军通信兵
10、下列对1950—1952年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认识正确的是
①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②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③农民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④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2021年“时代楷模”获得者黄文秀,北师大毕业后决定回到家乡扎根基层,担任百坭村书记的一年多时间里带领88户410人脱贫,贫困率从22.88%下降至2.71%。据此可知黄文秀投身的事业是有关“四个全面”中的哪项内容(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12、以旧北京的生活面貌从侧面描写了中国近半个世纪的风云变幻,正如作者所说:“一个的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这部作品是( )
A.《茶馆》 B.《班主任》 C.《屈原》 D.《红岩》
13、做好课堂笔记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历史知识,给如图笔记内容确定一个专题,最恰当的是
A.中国国防建设的成就 B.核武器的研制和发展
C.导弹部队建设的成就 D.人民海军建设的成就
14、把土地从封建剥削者手里转移到农民手里,把封建地主的私有财产变为农民的私有财产。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共产党领导进行了
A.“大跃进”运动
B.土地改革运动
C.农业合作化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15、毛泽东和周恩来致函在上海的宋庆龄:“ 将在华北召开,中国人民革命历经艰辛,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祈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予以指导。”材料中的“ ”处应为
A.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 中共八大
C.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6、下图的部队是随着中国核工业和导弹事业的发展而诞生的,被周恩来命名为“第二炮兵”,这支部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
A. 战略导弹部队
B. 水面舰艇部队
C. 海军
D. 空军
1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们习惯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事业比喻为“新的长征”。“新的长征”中被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哪座城市
A. 深圳
B. 珠海
18、下表是中国部分农作物产量的年增长率(%)统计表,其中农作物产量的年增长率出现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项目 年份 | 1953-1957年 | 1958-1965年 | 1966-1978年 | 1979-1982年 |
粮食 | 3.5 | 0 | 3.5 | 3.9 |
棉花 | 4.7 | 3.1 | 0.2 | 13.5 |
油料作物 | 0 | -1.8 | 2.8 | 22.7 |
甘蔗 | 7.9 | 3.2 | 3.6 | 15.0 |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B.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9、新中国在党的带领下,走过风风雨雨。下列表格中,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是( )
A | 毛泽东思想 | 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问题 |
B | 邓小平理论 | 阐明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
C | “三个代表” | 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要问题 |
D | 科学发展观 | 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要问题 |
A.A
B.B
C.C
D.D
20、下列对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B.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C.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D.相应地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
21、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1)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明确提出要____台湾。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了用____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2)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
(3)从1979年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中央人民政府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____,欢迎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旅游、考察、经商等。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4)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____”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____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5)随着海峡两岸交流日趋密切,1990年台湾成立了____,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6)1992年11月,两会就如何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达成“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共识后被称为“____”。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22、1951年, ______ 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2001年12月,中国成功加入 ______ ,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23、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了________,将拥有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带入全球贸易体系,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____”建设,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24、中共十三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故选___________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___________。
25、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影响: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________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26、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领导中国共产党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把_____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步一步推向前进。
(2)中共十二大:_____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_____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_____的社会主义”。
(3)中共十三大:_____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_____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_____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4)邓小平南方谈话:
①时间:_____年初,邓小平南方视察,多次发表谈话。
②谈话内容: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计划和市场都是_____;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_____才是硬道理。
③意义:进一步_____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____产生了深远影响。
(5)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_____。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开创了_____。邓小平理论阐明了在中国建设_____、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6)中共十四大:____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_____理论武装全党。
(7)中共十五大:____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作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大会把_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2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949年9月在____召开,主要讨论____的问题。
28、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_______;2012年9月,我国的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_”交接入列。
29、读图学史:
(1)图一人物是在__________战争中涌现出的中华英雄儿女,他们发扬高度的_________、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_________”。
(2)图二人物是___________,他被称为“中国的航天之父”。他对祖国航天军事科技最主要的贡献是研制“_________”。
30、一位美国高级将领在分析一场战争失败的原因时曾说:“我们是在错误的时间一个错误的地点,和一个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他说的这场“错误的战争”在我国被称为_______战争。
31、外交活动,既靠外交智慧,更靠国家实力。新中国成立后,开创了外交的新纪元。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1971年中国外交的巨大胜利指什么?与哪次会议有关?
(3)1972年,哪一法律文件的正式签署和发表表明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4)我国不断取得外交新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你认为我国应如何开展外交活动?
32、中国入朝作战军队的名称是?司令员是谁?把敌人赶回到哪个分界线附近?
33、1978是共和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时刻,这个国家和她的人民站在命运的拐点,此后,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让我们回顾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经历,体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1978年是我国命运的拐点,拐点自一次重要的会议开始,请问是哪次会议?这次大会作出的伟大历史性决策是什么?这次全会对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作出了怎样的转移?实际上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2)被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哪一个经济特区?
(3)邓小平理论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请问是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
(4)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
(5)1978年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中国在国际上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说明了什么?(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34、四十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谱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华丽乐章。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图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程示意图
材料二:他们胸无点墨,却以本能击破乌托邦的狂想。为了吃饱肚材料,冒上杀头的风险,这是时代的荒谬,却是普通人跃上历史浪尖的荣光。一纸惊世骇俗的契约,十几个庄严的血指印,宣告一个尊重人性、尊重常识的时代到来了,亿万农民从此告别饥饿。
——人民网
图二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里保存的“生死契约”
材料三:
图三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示意图
请回答:
(1)请将图一年代尺中空白处的内容补充完整。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2)为什么说图二的这张“生死契约”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它体现了怎样的“小岗村精神”?
(3)材料二中两段凤阳花鼓词,道出了改革开放前后凤阳的变化,这种变化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4)根据图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叙述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并指出该格局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