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年,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在新年贺词中说“新的一年里,我们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扎实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决心不会改变”。实现两岸人民真正“团圆”的政治基础是( )
A. 建立爱国统一战线 B. 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 全面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2、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六大
3、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奋斗在第一线、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下列战役是中国共产党发动的是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淞沪会战
D.武汉会战
4、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的战略布局。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全面深化改革
③全面依法治国
④全面从严治党
⑤全面改革开放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
5、1950年10月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抗美援朝前线的总司令是
A.毛泽东 B.朱德 C.彭德怀 D.陈毅
6、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A. 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B.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C.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D. 民族区域自治
7、下列可入选建国七十周年图片展,并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新纪元”板块第一张图片的是
A.
B.
C.
D.
8、“美丽的半岛变成了一片废墟……战争开始于‘三八线’上,三年后战争结束于几乎同一地点……”中国参加材料所述战争的原因不包括
A.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
B.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C.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
D.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9、英国作家马丁·雅克曾提出了“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1978年之所以有如此重大的意义,是因为在这一年中国将党的工作中心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确定这一决策的会议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
10、2019年是中美两国建交40周年,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互致贺信。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 )
A.基辛格访华
B.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正式访问中国
C.尼克松访华
D.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11、1993年后,大批国有企业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出现了一批先进典型,如武汉武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是创建于1959年的中苏友好商场(后更名武汉商场),是全国闻名的十大商场之一。1986年,武商在全国同行业中率先进行股份制改造。1992年“鄂武商”(000501)在深圳上市,成为中国商业第一股,是全国最早上市的商业企业。这表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 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加强国家干预经济
D. 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12、1964年,某报纸以“看西北荒漠,万里人罕见。蘑菇云突起,举世皆惊!”为题报道了一则新闻。该新闻报道的内容是( )
A.“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B.神舟一号发射成功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
13、一首首老歌都是一个个时代风貌的缩影,有首歌这样唱道:“爷爷说那一年变化很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地分啦!北京城开了一冬天的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与这首歌曲创作直接对应的历史背景应是
A.三大改造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B.成功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
C.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全面展开
14、2019年6月18日,屠呦呦团队宣布新突破。在“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等适应症”“传统中医药科研论著走出去”等方面取得新进展,获得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内外权威专家的高度认可。这说明了( )
A.科技进步增进了民生福祉
B.改革开放没有促进科技进步
C.科技进步不能推动了经济发展
D.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
15、新中国成立后,在新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下图农民手中这份关于土地地改革的文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中国上地法大纲》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6、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A. 中央革命根据地 B.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 湘赣革命根据地 D.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17、被称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的是
A.赎买政策 B.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没收政策 D.“文化大革命”
18、如图是江泽民对香港的题词。他同时指出:“香港历史从此揭开了崭新的篇章。”其中“从此”所指的具体时间是
A.1997年6月1日 B.1997年7月1日
C.1997年8月1日 D.1997年9月1日
19、毛泽东被视为世界现代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被《时代》周刊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的100人之一。这主要是因为他
A. 领导了辛亥革命
B. 发动了新文化运动
C. 领导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D. 实行了改革开放
20、假如你生活在1958年的中国农村,你有可能参加的运动有( )
①“大跃进”运动 ②“文化大革命”运动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
21、三、拨乱反正
典型: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革”中强加给________的罪名,恢复他的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22、________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________的各项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23、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1)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一一
(2)“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一一
(3)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一一
(4)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一一
24、五星红旗是中国的象征,每一面五星红旗的升起都见证着一段难忘的历史。
(1)1949年10月1日,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毛泽东庄严宣告:“________今天成立了!”
(2)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把五星红旗插上了雪域高原,西藏和平解放,至此________获得统一。
(3)________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从此五星红旗开始飘扬在纽约联合国大厦前。
(4)1997年,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设立________________,从此五星红旗开始在香港上空迎风飘扬。
25、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首次胜利的战役是________
(2)1947年夏,揭开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的战役是________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________
(4)国民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的标志是________
26、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五大军种,即陆军、海军、空军、____________、战略支援部队。
27、新中国外交成就辉煌。
(1)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_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
(2)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__原则。
(3)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________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造性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新成果。
29、开国大典: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30、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__________的开端,在农村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
31、“中国梦”的实现是建立在中国实现工业化基础之上的,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充满了艰辛、曲折,但前景光明。读《“一五”计划成就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一五”计划优先发展哪一行业?形成了以哪里为中心的东北老工业基地?
(2)写出两例“一五”计划取得的建设成就。
(3)“一五”计划完成有什么意义?
(4)我们要“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你认为如何才能在新的历史机遇下实现国家工业化?
32、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曲折发展过程,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1)我国是什么时候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其标志是什么?
(2)在哪次会议上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4)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33、“三农”问题是政府关注的焦点。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哪四次重大调整?谈谈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2)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中,谈谈国家在制定农村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34、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工业的产业分布及结构特征的变迁,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95-1913年民间资本厂矿企业地域分布表
| 总计 | 上海 | 武汉 | 天津 | 广州 | 杭州 | 无锡 | 其它 |
厂矿数 | 549 | 83 | 28 | 17 | 16 | 13 | 12 | 380 |
资本额 (千元) | 120288 | 23879 | 17240 | 4219 | 5791 | 1552 | 1422 | 66185 |
——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二 抗战前,中国数量有限的工厂,大半集中于沿海省份,全面杭战爆发后,政府即下令沿海各厂矿迁入内地。从1937年7月到1940年底,三年半时间,完成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工业大迁移。内迁厂矿区域分布,以四川为最多,占内迁总数54.67 %,湖南次之,占29. 21 %,陕西占5. 90 %,广西占5. 11% ,其他各省占5. 11%。这些内迁厂矿,为战时大后方工业重建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摘自吴景平、曹振威《中华民国史》
材料三 如下图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1895年至1913年民间厂矿企业分布的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工业大迁移”的原因并归纳其意义。
(3)指出材料三可以作为哪一历史事件的佐证材料。并指出该事件对我国经济建设产生的影响。
(4)综上所述,说说你从我国工业发展历程中所能获得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