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历史事件与结论的因果关联对应不正确的选项是( )
A.A B.B C.C D.D
2、某位同学打算绘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共十五大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中共十六确定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C.中共十八确立了科学发展观为党的指导思想
D.中共十九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到本世纪中叶的奋斗目标是
A.基本解决温饱问题 B.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4、“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与这一宣传标语有关的是( )
A.农业合作化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如下图是拍摄于1951年西藏拉萨布达拉宫前的一幅历史场景,结合图片内容,给它起一个最符合史实的名称( )
A.人民解放军攻占布达拉宫
B.西藏代表到达北京同中央人民政府谈判
C.人民解放军和平进驻拉萨
D.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签署和平协议
6、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②出现了中国人创办的近代企业
③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④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7、结合所学知识,从下面这些关键词中,你可以知道这位科学家是( )
①中国女药学家 ②发现了青蒿素 ③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A.钱学森
B.屠呦呦
C.杨利伟
D.莫言
8、中国抗美援朝的背景是( )
①朝鲜内战爆发 ②美国出兵侵略朝鲜
③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安全 ④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②④
9、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假如请你为邓小平拟一份发言提纲,下列所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
C.将全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D.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10、周恩来说:“美国把国防线放到了台湾海峡,嘴里还说不侵略不干涉。我们出兵去管……我们是有理的,它是无理的。”材料表明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是( )
A.促进朝鲜统一 B.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C.保家卫国 D.防止朝鲜战争的爆发
11、下列能够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乡人民生活发生巨变的有
①凭粮票、肉票等票证购物 ②自驾游成为人们休闲的一种方式
③“低碳”和“原生态”生活成为时尚 ④轻松惬意地网上淘宝、购物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2、时下,人们常用“最美”一词赞美危难关头舍己为人的英雄,如抗击疫情的“最美逆行者”;将留守儿童视为己出的“最美乡村教师”……70年前,有一群“最可爱的人”,他们雄赳赳气昂昂,奔赴朝鲜战场,保家卫国,抗击美帝野心狼。他们是( )
A.中国工农红军
B.中国人民志愿军
C.八路军
D.人民解放军
13、1958年,中共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由于
①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
②急于求成
③自然灾害
④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4、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的总路线是( )
A.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B.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D.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15、如下图中所宣传的法律文件颁布实施后,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不包括
A.使中国的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B.彻底摧毁了我国封建土地制度
C.大大解放了我国的农村生产力 D.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
16、1947年,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
A.西藏自治区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内蒙古自治区 D.宁夏回族自治区
17、下列茶缸是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定做并流传至今的生活用品,其中定做于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是( )
A.
B.
C.
D.
18、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头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里的“值得”指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
A. 粉碎了国民党对延安的进攻 B. 实现了挺进中原地区的计划
C. 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部队 D. 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
19、2014年3月4日,李克强总理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的委员时,用自己在安徽凤阳“插队”(城市知识青年下乡劳动)的精力来解释“改革红利”(收益)、最先获得本次“改革红利”的是农民,其得益于(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国有企业改革
C.实行对外开放
D.市场经济的推行
20、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生活水平从什么时候明显改善?
A.改革开放后 B.一五计划后 C.建国后 D.三大改造后
21、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____________________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2、中国近代史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___,近代化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___。
23、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分别是在________年和________年。
24、导弹部队地位:是中国战略威慑的_____________力量。
25、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召开的___,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了党的指导思想。
26、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______”的方针,推动了会议的圆满召开;国家主席______被污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
27、1978年12月,邓小平作了《__________,__________,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实际上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
28、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________开始,主要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9、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第一座长江大桥是______;中国在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是______。
30、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_______________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指导方针是解放思想、开动脑筋、_______________、团结一致向前看。
31、1980年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除深圳外,其他三个是什么地方?
32、WTO的中文名称是什么?
33、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一一
(2)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一一
(3)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一一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8年9月,邓小平在东北调研时指出,揭批“四人帮”的群众运动要适时结束,要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要按照经济规律管理经济,扩 大企业的权力,打破平均主义。世界天天发生变化,我们关起门来是不行的。史称“北方谈话”。
——改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二: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 1992年南方谈话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说“北方谈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
(2)材料二中邓小平的这段讲话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3)1978年以来,我国发生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践行了邓小平同志的这些谈话精神?(列举两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