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的三部图片共同反映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一次变动,我们可以用它来研究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土地改革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大跃进”运动
2、下面的表格反映了中国与印度、美国的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情况。这一情况表明当时的中国
A.农业发展速度缓慢 B.工业水平很低
C.交通运输业落后 D.人民生活十分困难
3、1965年我国高等院校有434所,后中央对高校进行撤并,到1971年减少为328所,其中6所政法院校全部撤销,18所财经院校只剩2所。对高校的“撤并”将
A.减轻“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损失 B.影响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C.优化政法与财经院校的结构比例 D.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水平
4、中国人民命运开始自己主宰开始于
A.1949年9月 B.1949年10月1日
C.1950年10月1日 D.1953年7月
5、2018年11月18日,一位老人在北京获得了“未来科学大奖”,在发表获奖感言时,他说自己还有一个“禾下乘凉梦”(下图):“我梦见我们种的水稻,长得跟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把那麽长,颗粒像花生米那麽大,我和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这位老人被誉为( )
A.火箭之王
B.杂交水稻之父
C.党和人民的好儿子
D.改革开放总设计师
6、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映了
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
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确立
7、近年来,中国在实现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目标、主办国际盛会、应对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其根本原因在于
A. 中国梦的实现
B.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施
C. 综合国力的增强
D.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8、下图为开国大典的一个场景,下面有关开国大典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于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
B.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C.毛泽东亲手按动电钮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
D.标志着解放战争的胜利
9、和1978年以前相比,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原因是
A.中国人民的勤劳
B.改革开放后的政策
C.世界格局的变化
D.接受外国的援助
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不能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A.衣着丰富多彩
B.食物匮乏单调
C.自驾出游流行
D.上网淘宝购物
11、下表粮食产量在1985年有明显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1949—1985年我国粮食产量统计表
时间 | 1949年 | 1957年 | 1960年 | 1985年 |
粮食产量 | 2263亿斤 | 3900亿斤 | 2870亿斤 | 7580亿斤 |
A.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12、在中共十八大上被确立的指导思想是
A.科学发展观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
13、五星红旗胜利飘扬在雪域高原,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距2020年有
A.66周年
B.67周年
C.68周年
D.69周年
14、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人是
A.杨利伟
B.老舍
C.屠呦呦
D.莫言
15、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一行来到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下麦田、进农家。他感慨地说:“小岗梦也是广大农民的梦。”1978年小岗村村民的梦想是
A.建成小岗经济特区
B.中央进行经济救济
C.实行分田包产到户
D.建立农村乡镇企业
16、中共十八以来,我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这体现了我国主张与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 )
A. 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B. 相互信任、加强合作的安全关系
C. 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政治关系 D. 相互合作、优势互补的经济关系
17、以下3幅图片共同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时代主题是( )
A. 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B. 实行土地改革
C. 实行三大改造
D. 实行农业合作化
18、下表为“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比较情况表”,形成表中经济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项目 | 社会主义公有经济成分 | 私有经济成分 |
国民收入 | 92.5% | 7.5% |
工业总产值 | 100% | 0 |
商品零售额 | 95.8% | 4.2%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动
19、创建于济南的老字号瑞蚨祥,在1954年底响应国家号召,率先实现公私合营。我国在公私合营过程中采取的创造性举措是
A. 赎买政策
B. 成立合作社
C. 无偿没收
D. 政企分开
20、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农村的土地所有制是
A.农民土地所有制
B.集体土地所有制
C.国家土地所有制
D.公社土地所有制
21、“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与法制受到践踏,国家主席________被迫害致死,成为“文革”中最大的冤案。1976年,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采取断然措施,粉碎了________,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22、重大会议能够帮助人们认清方向,继续前进。
(1)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要会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他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被中国人尊称为“国父”。他是________
(2)九一八事变后,他受共产党派遣到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他是________
(3)《义勇军进行曲》的作者是________
24、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时间:_____________年12月,中国成为_____________的成员。
(2)影响:为我国参与________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25、开始标志:________年5月16日,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
26、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________。
27、“提出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标志着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良好开端的会议是_________。
28、下图人物是______,他的_______思想在中共十九大列入党章。
29、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分别是在________年和________年。
3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提出:1992年,中共_______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实施: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______,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3)意义: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_______结合起来,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31、请列举出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事业取得的成就?
32、(1)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
(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4)党的十九大上把什么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5)“杂交水稻之父”指的是哪一位科学家?
33、澳门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请回答:
(1)歌词中的“妈港”是指什么地方?“母亲”又是指谁?
(2)谁掳去了“妈港”?“妈港”在什么时候根据什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3)“母亲”是按什么方针接她回来的?这一方针是谁提出来的?最初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提出来的?
(4)根据这一方针,“母亲”的哪一个孩子在什么时候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34、尊重才能互信,合作才能共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到1955年初,亚非独立国家总数增至近30个。但是帝国主义不甘心完全退出已占据的地盘,许多亚非国家依然受到种族歧视和殖民统治的严重威胁。促进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成为广大亚非国家的共同愿望和要求。1955年4月,亚非会议召开,这被称为“人类历史有史以来第一次有色人种的洲际会议”。
——摘编自方连庆等《战后国际关系史》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1955年的亚非会议中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材料二 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刊登了周恩来头像图片,图片的右上角写着:“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
材料三 “当我走到扶梯最后一节,迈步向他走去时,特意伸出手去。我们双手一接触,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理查德尼克松《尼克松回忆录》
(2)材料二中“中国人来了”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喻示着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