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51年西藏的和平解放
A. 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统一 B. 说明西藏开始进入社会主义
C. 挫败了列强分割西藏的计划 D. 实现了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2、这是一项意在实现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全的战略举措。实施以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这项战略举措是指( )
A.东部大开发战略
B.科教兴国战略
C.人才兴国战略
D.西部大开发战略
3、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提到:“‘九二共识’……开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使两岸政治互动达到新高度。”“九二共识”指的是
A.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发展海峡两岸关系
D.加强经济文化交流
4、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年—1965年)》一书中写道“作为一项经济改革方案,土地改革成功地把43%的中国耕地重新分配给约60%的农村人口。……土地改革对总的农业生产力的贡献究竟有多大,这个问题仍可以争论。总之,这个运动的主要成就就是政治上的。”作者旨在说明土地改革( )
A.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为抗美援朝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
C.巩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 D.使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5、改革开放后,我国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节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出现了小长假。这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我国法制体系健全
B.我国脱贫任务完成
C.我国迈入了小康社会
D.我国政府注重民生,人民休闲需求增加
6、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发展的状况图,下列选项是造成②到③变化主要原因的是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7、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就两岸关系达成“九二共识”。“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
A.调整“三不”政策
B.加强两岸经济交流
C.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加强两岸文化交流
8、下图是1999年发行的一套邮票和纪念信封,邮票上印有邓小平的头像。邓小平出现在这张邮票上的原因是( )
A.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B.领导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提出“一国两制”,为香港回归开辟了道路
D.提出“一国两制”,为澳门回归作出了贡献
9、人民军队在土地革命时期创立了一整套建军原则和制度,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精兵简政,解放战争时期组建五大野战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多次调整体制编制,人民军队边战边改,边建边改,愈改愈强。这充分说明人民军队不断走向强大是由于( )
A.我军武器装备不断更新
B.崇高理想信念的指引
C.人民军队不断进行改革创新
D.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10、2014年9月19日,习近平为印度友好人士、友好团体代表,首次颁发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友谊奖”。首次提出这一“原则”的是( )
A.毛泽东
B.张学良
C.周恩来
D.邓小平
11、从1970年中国开始航天“强国梦”,到2019年中国成为航天“超级年”,中国的航天成就举世瞩目。2019年,我国全年航天发射次数达到34次,超过美国的27次和俄罗斯的25次,继2018年之后,再次独占世界第一。这表明
A.中国高新技术研究突飞猛进 B.中国不再需要与其他国家进行合作竞争
C.中国打破了核大国的核垄断 D.美国航天水平的退步
12、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A. 100周年
B. 98周年
C. 70周年
D. 40周年
13、1976年《天安门诗抄》:“黄浦江上有座桥,江桥腐朽已动摇。江桥摇,眼看要垮掉。请指示,是拆还是烧?”诗中的“江桥”是指
A.林彪反革命集团 B.江青反革命集团 C.党内资产阶级司令部 D.武汉长江大桥
14、江泽民在接受法国记者的采访时曾说:“我们一贯主张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通过两岸政治谈判解决两岸间的政治分歧,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下列关于中国政府力求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方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缓和两岸紧张关系 B.于1949年提出
C.台湾可以保留军队 D.实行“一国两制”
15、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
A. 新中国成立 B.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6、中国的导弹部队被西方视作“神秘之师”,这支部队正式组建于( )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17、2019年4月24日是第四个“中国航天日”,以“筑梦航天,合作共赢”为主题的主场活动在湖南长沙举行,首次重磅发布了中国空间站的最新研究进展。1970年4月24日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A.东方红一号 B.神舟一号 C.神舟五号 D.神舟七号
18、1959年-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时期,发动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原因是( )
①急于求成 ②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③自然灾害严重 ④实施文化大革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9、在中共十九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能够实现重大国家战略发展目标、主办国际盛会、应对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等的根本原因是
A.科学技术的进步 B.高新产业的发展 C.国际社会的帮助 D.综合国力的增强
21、1929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________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________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22、根据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23、 _______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4、重要历史人物会推动历史的发展。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历史人物。
(1)他一生致力于实业救国,先后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企业,被称为“状元实业家”______。
(2)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派________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3)曾指挥百团大战,又领导西北野战军粉碎国民党对陕北的重点进攻的人______。
25、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____”建设,筹建和成立________,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26、请根据提示信息列举出相对应的人物
(1)党的好干部,领导兰考人民治沙的县委书记——
(2)解放军好战士,全国人民学习的楷模——
(3)大庆石油工人“铁人”——
(4)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27、请写出与下列荣誉称号相对应的人物名称。
(1)大庆石油工人“铁人”——
(2)杂交水稻之父——
(3)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
(4)两弹元勋——
(5)解放军好战士——
(6)党的好干部——
28、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共做出决策、低砺前行的盛会。
(1)在________上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成为指引全党和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帆。
(2)在中共十六大上,“________”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3)中共十九大指出,把________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9、“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意义: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_____,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30、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①互相尊重_________ 和_________ 完整;②互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互不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召开的时间?主要内容?意义?
32、新中国成立以来,大批科学家以其辛劳与智慧为我国科技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如下图:
(1)记住这些科学家,是我们对科学的起码的尊重。请依次写出上图中科学家的姓名。
(2)邓小平曾经说过:“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的国际地位。”按照邓小平的说法,“两弹一星”的主要意义是什么?除此之外,请再至少归纳两点“两弹一星”的意义。
(3)图片中的科学家,为“两弹一星”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的是哪两位?另外两位科学家分别有什么贡献?
(4)你认为生长在新世纪的青少年应该如何弘扬这些科学家的精神?
33、谈一谈:对“两弹一星”的看法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谈谈对“两弹一星”的看法。
34、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制度创新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9月,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少数民族、国外华侨以及特邀代表等662人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摘编自部编《中国历史》八上
(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的会议集中讨论的是什么问题?会议上通过的文件起了什么作用?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什么?
材料二:1954年,制定共和国第一部宪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一个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体现党和人民意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摘编自《依法治国七讲》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制定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是哪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据
材料归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点。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结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要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摘编自部编《中国历史》八上
(3)据材料三回答,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怎样的?据所学知识指出我国体现了这一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