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选项属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的有
①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②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③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④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下列关于土地改革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B.到1952年底基本完成
C.地主阶级的力量被削弱
D.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3、下图是西方殖民者持续了 300 多年罪恶贸易示意图,它使非洲损失了一亿多人口,造成了非洲传统 文明衰落、经济社会倒退,史称
A.工业革命 B.发现美洲 C.鸦片贸易 D.三角贸易
4、毛泽东曾提出:劳动人民参与立宪,把他们认为应该如何管理国家的意见集中起来,上升为国家意志。下列最早实现这一思想的会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5、小明想了解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设立的情况,你建议他去的城市包括( )
①广州;②深圳;③珠海;④汕头;⑤厦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6、“党的八大,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会议,也是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A.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B.集中力量实现由全行业公私合营向国家资本主义过渡
C.集中力量实现由人民民主制度向社会主义制度转变
D.集中力量实现由落后的农业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国迈进
7、“惊世两弹,冲天一星”是中华民族的荣耀与骄傲,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 )
A.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B.我国第一颗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C.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D.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8、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在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少数民族的代表比例都超过同期少数民族人口在全国的比例。这体现了( )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民族互助
D.民族和谐
9、1984年福建55位国有企业厂长、经理写了《请给我们“松绑”》公开信,这封信经《人民日报》刊发后引起了广泛反响。厂长、经理呼吁的是要求
A.发展民营经济
B.扩大企业经营权
C.完善市场经济
D.改变企业所有权
10、2009年4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青岛出席庆祝人民海军成立6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我国人民海军诞生的标志是
A.1927年南昌起义
B.1928年井冈山会师
C.1949年华东军区海军的建立
D.1949年海军领导机关成立
11、目前,我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
A.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B. 科学发展观 C. 毛泽东思想 D. 列宁主义
12、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是
A.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
B.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 《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的通过
D.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通过
13、改革开放后,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是
A.民族区域自治 B.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C.海峡两岸关系发展 D.西藏和平解放
14、某校莘办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图片展:下列图片中不能反映开国大典情景的是
A. B.
C. D.
15、2018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和首次访华的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会谈时指出,中朝传统友谊是两党两国老一辈领导人亲自缔造和精心培育的,是双方共同的宝贵财富。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瞻远瞩开始了抗美援朝,下列有关这场战争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今年是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5周年
B. 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C. 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战争开始于不同年
D. 黄继光、王进喜等人在这场战争中发扬了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16、综合考虑国内外各方面因素,毛泽东等领导人把“政治解决”的选择放在首位,并最终决定以军事力量为后盾,采取和平谈判解决西藏问题。上述材料论述了解放西藏的
A.背景
B.策略
C.过程
D.意义
17、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做了两件大事,一是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二是领导中国人民富起来。这两件大事开始的标志分别是( )
A.开国大典和三大改造
B.三大改造和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三大改造和南京解放
D.开国大典和十一届三中全会
18、下面“1952-1957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比例关系表”,反映了我国公有制经济成分比重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全国进行土地改革
B.实行三大改造
C.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D.开展“大跃进”运动
19、下列对“新中国和平解放西藏”的意义认识不准确的是
A.使西藏人民免受战祸 B.农奴翻身当家作主
C.捍卫了我国领土完整 D.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
20、下列选项能够体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创新精神的是
①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 ②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的赎买政策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21、________年12月20日,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________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22、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被誉为________
23、每一幅图片都在述说着一段历史,请根据相关信息,将其与历史融合、与实践连接,相信呈现在你眼前的一定是一个完整的历史故事。根据下面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是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制造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出厂时的欢庆场面。这一成就出现在________期间,当时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________。期间兴建、施工了一万多个项目,其中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________基地形成了。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________迈进。
(2)图二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这次运动到________年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化为________的任务,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________的基本制度。
(3)图三漫画是________时的壁画,在这一时期,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还出现了诸如________的失误,给国家造成了严重的困难。全面调整国民经济,并取得明显成效。
24、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______”的方针,推动了会议的圆满召开;国家主席______被污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
25、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__为指导,为全面建成___而奋斗。
26、党的十三大制定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简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指以________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指坚持________,坚持________。
27、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概况:___年10月在北京召开
28、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______。2006年,_____________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被高原人民亲切地称为“吉祥的天路”。
29、在抗美援朝的一次战斗中,________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以________为代表的艰苦创业精神,被誉为“铁人”精神。
30、他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____)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母亲!
(1)歌词中的“MACAU”是指什么地方?“母亲”又是指谁?
(2)谁掳去了“MACAU”?她又在什么时候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3)“母亲”是按什么方针接她回来的?这一方针是由谁提出来的?
(4)根据这一方针,“母亲”的哪一个孩子也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5)想想看,如果没有这一方针,她能回到母亲的怀抱吗?
3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问题一:探索中的失误
(1)1956年~1976年我国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出现了哪些严重失误?应该吸取怎样教训?
问题二:伟大的历史转折
(2)改革开放开拓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国历史由此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是哪次会议的重大决策?经济体制改革首先是从哪里开始的?
(3)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兴建经济特区成为一个重大突破。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窗口”的是哪个城市?
问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4)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共“十四大”高度概括了邓小平提出的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请说出哪次会议上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问题四:感悟与提升
(5)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各方面取到了巨大成就,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3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淄博某中学准备举办共和国成就专题展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相关整理工作。
(民族团结篇)
(1)党和政府依据什么制度在全国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这一制度是在什么时期提出的?
(祖国统一篇)
(2)二十多年来,在哪以基本方针指引下,海峡两岸人员往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用史实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外交成就篇)
(3) 新中国成立后坚持独立的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教活动。列举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三项重大成就。
(国防篇)
(4)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的第一支海军名称?1966年,中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他担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4、诵读红色书信,传承红色力量,一封封书信穿越时空,传递着先辈们的执着追求和家国情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男在此为国作事,非谓有男国即不亡,乃国家育养学生,岁靡巨万,一旦有事,学生尚不出力,更待谁人?忠孝二途,本非相悖,尽忠即所以尽孝也……今遇此事,犹不能牺牲,岂足以谈爱国?
——1919年5月17日清华学子闻一多给父母的家书
材料二 1950年初,“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起草了《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从现在起……团结一心,合力建设一个新兴的中国,一个自由民主的中国……我们有充分的信念,我们是在朝着充满光明前途的大道上迈进,这个建设新中国的责任是要我们分担的。同学们,祖国在召唤我们,我们还犹豫什么?彷徨什么?我们该回去了。
——据央视大型综艺《信·中国》第三期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这封家书与当时哪一重大运动有关联?反映了闻一多怎样的家国情怀?当时进步学生提出了什么主张?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概括这封书信的历史背景。朱光亚在信中发出了什么倡议?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先辈们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