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农家春联,忆农村往事。在下列农家春联中,反映土地改革运动的是( )
A.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
B.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
2、1965年,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历时6年的科研成果问世,它为揭示生命奥秘打开一条新的道路,还为工农业、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开辟了新天地,它就是。
A. 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B.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C. 原子弹成功爆炸
D. 人造卫星上天
3、1984年3月24日,福建55位厂长.经历联名在报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他们要求“松绑”就是迫切要求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扩大企业自主权 C.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D.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4、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标志性事件
A. 五四运动
B.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C. 新中国成立
D. 西藏和平解放
5、我国在1970年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它是
A. 长征一号
B. 东方红一号
C. 神舟一号
D. 神舟五号
6、儒家文化强调在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时,在承认彼此有差异的前提下,通过协调而达到一种“和而不同”的状态。以下能印证该观点的史实是( )
A.1955年亚非会议完满成功
B.西方国家敌视新中国的政策
C.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提出
D.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7、小芳同学在笔记中写道:“粉碎了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阴谋,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统一,实现了各民族的大团结。”据此判断,她学习的内容是
A.西藏解放
B.抗美援朝
C.澳门回归
D.香港回归
8、《走进新时代》这首歌中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改革开放
9、历史学习得分清史实和观点。下列属于观点的是
A.1983年中共十三大上,邓小平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过程中,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
C.“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D.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主席
10、某历史兴趣小组要举办“一五计划成功展”,他们找到了以下的图片,其中不适合的是
A.武汉长江大桥 B.第一辆解放牌轿车
C.第一架国产喷气式飞机 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1、世界上第一个遨游太空的人是苏联的尤里.加加林。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是( )
A. 景海鹏 B. 翟志刚 C. 聂海胜 D. 杨利伟
12、下表是我国1956~1974年与外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数据统计表。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建交高峰的重要原因有
年份 | 1956年 | 1969年 | 1970年 | 1971年 | 1972年 | 1973年 | 1974年 |
建交国家数 | 25个 | 49个 | 54个 | 69个 | 87个 | 88个 | 95个 |
①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②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③中日两国建交
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如图为“我国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情况简表(累计)”,出现1980年以后建交高峰的主要原因是
A.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 B.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C.第三世界力量日益壮大 D.世界殖民体系走向瓦解
14、为解决我国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新的发展理念包括
①改革 ②创新 ③协调 ④绿色 ⑤开放 ⑥共享 ⑦均衡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⑥⑦ C.②③④⑤⑥ D.①③④⑤⑥
15、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肯定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1956-1966年)中取得的成就,但同时指出这一时期也遭到过严重挫折。下列哪些事件属于这一时期的严重挫折( )
①1958年总路线
②大跃进运动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文化大革命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6、一五计划期间,工业建设成就颇丰,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704亿元,一批过去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包括制造飞机、汽车、拖拉机、发电设备、冶金设备、重型和精密机器等新的工业部门,在我国建立起来了。这些成就
A.推动了城市化和经济市场化的发展 B.使我国成为现代工业强国
C.践行了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D.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
17、1984年7月,国营企业北京天桥百货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革,首批发行的300万股票很快就被认购一空。股份制改革后,商场经营规模和效益都大幅提升。北京天桥百货公司股份制改革反映了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功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启动
C.对外开放窗口建立 D.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
18、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农村改革中农民的两个伟大创造是( )
A. 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B.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大跃进”
C. 开辟经济特区、“打破大锅饭”
D. “一国两制”、“求同存异”
19、“到1956年底,在全国共建立了75.6万个合作社,入社农户96.3%,农业合作化在全国基本实现。”这些内容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运动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20、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少数民族聚集地的地方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
A.各民族和平团结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
21、1952年底________的完成,实现了“耕者有其田”;1956年底,“________”基本完成,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2、2001年12月,中国加入_________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23、观察下图,请把下列地点的城市名称填入图中方框内。
A.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城市
B.恢复我国联合国合法席位会议的召开城市
24、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文献。
(1)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
(3)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报告——
(4)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5、1947年,《________》的颁布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和物力保障;1954年颁布的《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6、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在_______________(会议)上制定的。
27、他艰苦创业,带领钻井队开采出了大庆油田第一口井,被誉为“铁人”。(____)
2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影响:有利于实现经济的____和稳定髙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29、______________在抗日战争中发动百团大战,在抗美援朝中,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迫使联合国军撤退至北纬38度线以南,稳定了朝鲜半岛的局势,极大地提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威望,维护了亚洲及世界的和平。
3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提出:1992年,中共_______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实施: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______,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3)意义: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_______结合起来,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31、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距今有多少年————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8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经济改革的大幕。1978年,安徽凤阳等地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逐步在全国推广。这一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材料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先“杀出一条血路”。 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深圳等4个经济特区。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步扩大,现在我国已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
(1)请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动手设计一个表格对上述改革开放的探索进行分类总结。
(2)综上所述,你能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中汲取什么智慧?
33、“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一首经典歌曲《爱我中华》反映了各族人民热爱祖国,和平相处的和谐中华。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多少周年?西藏和平解放有何历史意义?
(2)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20世纪末,中央决定对西部实行什么政策,加快了少数民族地区的脱贫致富?
(3)请你为各民族的团结写一句祝福的话。
34、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中国近现代历史是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的历史,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与伟大崛起。
【1】将以上图片反映的事件按发生的时间先后排序。(填写字母)
【2】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各阶级、阶层在哪些方面的救国探索?(任写两点)
【3】历史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请联系以上材料,结合所学,谈一谈你对这个观点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