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制度正式确立
A. 人民代表大会
B. 社会主义
C. 新中国
D. 多党合作
2、“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对东北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引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这段话中的“敌人”是指
A. 美军 B. 日军 C. 八国联军 D. 英法联军
3、在20世纪50年代的土地改革中,我国农民最直接受益的是( )
A.分得了属于自己的土地
B.承包到了土地
C.走上了共同富裕道路
D.增强了生产能力
4、标志着我国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的是( )
A. 开国大典 B.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抗美援朝的胜利 D. 西藏的和平解放
5、发现青蒿素的科学家是
A.屠呦呦 B.莫言 C.杨利伟 D.翟志刚
6、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主要是由于
A. 发生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
B. 背离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造成了重大损失
C. 使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D. 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
7、下列有关国有企业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本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一定要加强政府对企业的控制 C.要积极进行股份制改革 D.要积极进行公司制改革
8、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15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国共产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注入了新的指导思想,该思想是
A. 毛泽东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科学发展观
9、邓小平:“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应该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下列语句中文革提供的教训错误的是( )
A.稳定是发展的前提
B.必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C.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要维护领袖的绝对权威,大搞个人崇拜,神化领袖
10、1902年2月,《泰晤士报》:“我们在‘暴乱’中并无所失……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导致西方列强在中国地位空前提高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1、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某一主题的过程中,下载了下面的图片。可以作为这一主题标题的是( )
A.陆地雄狮的威风——陆军
B.海上蛟龙的风采——海军
C.空中战鹰的雄姿——空军
D.威慑敌胆的王牌——火箭军
12、1980年以来,我国的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扩大,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材料主要说明了我国( )
A.扩大开放、融入世界 B.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C.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D.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13、1980年,经济特区的成立,实现了我国在20世纪最后20年的历史大跨越。后来,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1988年,我国通过设立最大经济特区的举措来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该举措是
A.开放14个沿海城市 B.将长江三角洲开辟为经济开发区
C.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D.成立海南经济特区
14、在中共十九大上,确定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毛泽东思想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5、中国人起名往往带有时代的烙印。莫言的小说《生死疲劳》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住在东厢房里的另一户人家,在这段时间里的一个狂风暴雨日,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婴。这两个女孩,长名互助,幼名合作。”小说情节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A.土地改革
B.抗美援朝
C.三大改造
D.艰辛探索
16、1999年12月20日,终于摆脱葡萄牙的殖民统治回到祖国怀抱的是:( )
A.香港
B.澳门
C.台湾
D.西藏
17、“……从半闭关锁国状态下苏醒的中国快马加鞭追赶世界。如果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我们永远铭记。”我国打开的最早和最大的“窗”分别是( )
A.深圳、海南岛 B.汕头、广东 C.深圳、珠海 D.厦门、福建
18、在全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中居于“龙头地位”的是( )
A.沿海开放城市 B.沿海经济开放区
C.内地开放城市 D.经济特区
19、下列历史事件按其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红军长征 ②南昌起义 ③黄埔军校创立 ④三大战役 ⑤抗美援朝.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①④③⑤
C. ③①②④⑤
D. ③②①④⑤
20、对历史事件进行比较,找出其异同点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的相同点是
A.都是日军蓄谋已久后突然发动
B.当地的中国驻军都奋起反抗侵略
C.两次事变都发生在东北地区
D.都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形成
21、农业科学家________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20世纪70年代初________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22、导弹部队的发展
(1)____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导弹部队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____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由核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等组成,装备了东风系列弹道导弹和长剑巡航导弹等。
(2)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____。
23、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从_____________年开始执行的。
24、___________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___________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25、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加快以____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2)内容:城市改革全面展开,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对________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以_______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3)中心环节: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_________。
(4)意义:大大调动了____、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26、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概况:2002年在北京召开,“__”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7、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制定于________年,________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8、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____”交接入列;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_,成为第五个能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
29、根据下列会议主要内容,列举出相关的会议。
(1)为新中国的成立做筹备——________
(2)颁布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________
(3)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_______
(4)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6)确立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30、_______________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31、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决策篇】
(1)哪次会议作出实行改革开放历史性决策?写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2)1980年我国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写出福建设立的特区名称。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成就篇】
(3)写出2012年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中取得的重大成就一例。
【外交篇】
(4)写出本世纪初,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的历史事件。
【感悟篇】
(5)通过资料搜集与整理,你对这个主题有哪些认识?
32、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什么?
33、中国入朝作战军队的名称是?司令员是谁?把敌人赶回到哪个分界线附近?
34、 材料三:“……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请回答:
(1)谁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谁带领人民“改革开放富起来”?
(2)请列举出我国最早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
(3)请回答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