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如今“中国流行语”排行中,赫然在列的有“中国梦”、“正能量”等词句。其中中国梦就是要实现:
①实现统一
②国家富强
③民族振兴
④人民幸福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③④
2、从1978年开始,中国经济领域吹来--阵阵“新风”。这股“新风”最先吹向
A. 农村 B. 城市 C. 金融 D. 国有企业
3、在革命战争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的共同点是
A. 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B.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以阶级斗争为纲 D. 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4、2018年,福建某美术馆筹备“改革开放40周年成果展”活动,下列可以入选这一成果展的是( )
①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诞生 ②上海浦东开发区的建立
③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④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历史事件是
A.西藏民主改革 B.西藏和平解放 C.解放军进驻北京 D.西部大开发
6、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在北京正式签字,这一协议的执行意味着:( )
A.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祖国获得了统一
C.西藏完成了土地改革 D.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实现大团结
7、他常说,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帮助群众。他被誉为“党的好干部”“县委书记的榜样”。他是( )
A.邓稼先
B.袁隆平
C.焦裕禄
D.彭德怀
8、“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这里的“它”是指( )
A.“两弹一星”的成功
B.神舟一号试验成功
C.航天员的漫步太空
D.青蒿素的研制成功
9、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说:“同治初年,德相毕士麻克语人曰‘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求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江。内呼,令虽不幸而言中矣,惩前毖后,亡羊补牢,有天下之责者,尚可以知所从也。”梁启超意在
A.分析中日学习西方的根本区别
B.反对中国购买外国先进武器
C.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舆论条件
D.指出近代日本崛起的原因
10、2017年5月,在某次重大的庆祝活动中,藏民边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对于国家而言,它意味着祖国大陆的统一,边防的巩固”。这次活动纪念的应该是
A.新中国的诞生
B.西藏和平解放
C.抗美援朝胜利
D.三大改造完成
11、制定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 )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十二大 C. 十三大 D. 十四大
12、“顽强爬向火力点,冲着敌军狂喷火舌的枪口,挺起胸膛,张开双臂,扑了上去。刹时,敌军正在喷吐的火舌熄灭,正在吼叫的机枪哑然失声。口口口用年轻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口口口”处的烈士应是
A. 邱少云
B. 黄继光
C. 王进喜
D. 彭德怀
13、继设立经济特区之后,2001年12月我国又加人了世界贸易组织,这标志着
A.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一个新阶段
B.“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
C.我国对外开放进人一个新阶段
D.“一五”计划取得重大成就
14、在中国历史上的某一时期,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翻译工程技术,其中翻译的书籍中,译自俄文的书籍占了38%到45%,而其他语种的翻译分别只占到3%到6%,这一状况最可能出现在
A.洋务运动时期
B.改革开放新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一五”计划时期
15、2016年5月20日,针对台湾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发表不利于两岸关系的演讲一事。国台办发言人重申了坚持“九二共识”,“九二共识”核心是
A. 坚持改革开放
B.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 坚持和平统一
D.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6、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我国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下面各项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工业门类不全
B. 工业基础薄弱
C. 工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D. 我国工农业发展平衡
17、当你看到“中共十五大”、“改革开放”、“光辉旗帜”等关键词时,你能联想到的是( )
A.毛泽东思想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三个代表”思想
D.科学发展观
18、下面是《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的政治面貌状况》表,它体现了新中国实行
姓名 | 毛泽东 | 朱德 | 刘少奇 | 宋庆龄 | 李济深 | 张澜 | 高岗 |
政党 | 中国共产党 | 中国共产党 | 中国共产党 |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 中国民主同盟 | 中国共产党 |
A.新民主主义制度
B.中国共产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制度
19、2019年4月3日,中韩双方在韩国仁川国际机场举行了第六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仪式。下列属于抗美援朝英雄人物的有
①雷锋
②黄继光
③邱少云
④蒋道平
A. 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20、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写道:“1971年,我们第一批记者随亨利·基辛格进入毛的中国。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会见毛泽东和周恩来,迎来了令人振奋的新时期。”这里的“新时期”指的是( )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C.中美两国确立战略伙伴关系 D.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1、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的是_______司令员。
22、对外开放的格局:(_______)— 沿海开放城市 — 沿海经济开放区 — 内地
23、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内容:提出的奋斗目标是,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___。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____、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4、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_______。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如“党的好干部” _______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5、1951年, ______ 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2001年12月,中国成功加入 ______ ,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26、到_____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27、1967年,我国第一颗________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
28、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历史事件。
(1)标志着中国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是______。
(2)2001年,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的事件是______。
(3)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事件是______。
29、文化事业的发展
(1)1956年,________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 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2)“双百”方针提出后,长篇小说《_____》《青春之歌》、话剧《茶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英雄儿女》《林则徐》等,都是这一时期的出色作品。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事业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时代风貌。2012年,中国作家____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
30、1964年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___________________,迈人了核大国行列。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__________”顺利进入太空轨道,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31、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国家逐步走上了一条独立自主、经济富强、人民幸福的道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哪一事件标志着民族独立?
(2)哪一措施的实施使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3)作出党的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在哪次会议上?它作出什么伟大战略决策?
(4)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现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为此进行了怎样的战略布局?
32、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是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
第一、政策变化:
(1)1950年,我国开始对新解放区分批进行的改革是 。
(2)1953年,国家通过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的形式是 。
(3)1958年,反映人民群众迫切改变落后状况的运动是 。
(4)十一届三中金会后,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在农村逐步实行的制度是——。
第二、分析比较:
(5)1952年底,在新解放区的改革对我国农村发展有何意义?
(6)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政策的调整对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
第三、得出结论:
(7)请你为今后我国调整农村政策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
33、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哪些成就。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军还是出动到朝鲜为有利……我们采取上述积极政策,对中国、对东方、对世界都极为有利。而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再压至鸭绿江边,则对各方都不利。
——引自1950年10月毛泽东发给周恩来的电报
材料二 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斗争不只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害密切关联着,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
——引自各民主党派联合宣言
材料三 如图
(1)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抗美援朝的必要性。
(2)请用一句当时的流行的口号,说出援朝与自卫的关系。
(3)材料三中图A、图B分别反映的是朝鲜战场上涌现出的哪位英雄?他们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4)我们最终取得了朝鲜战争的胜利,这个结果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