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现代史上,1978年是一个十分微妙和关键的年代.中国的发展主轴已经向经济成长转移”。上述观点的依据是
A.“两个凡是”思想的提出
B.进行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C.政治上“以阶级斗争为纲”
D.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发生变化
2、历史图示是对历史进程直观而简明的表述。下面的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3、观察下边示意图并进行判断,描述正确的是
A.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导致服务网点锐减
B.第一个五年计划推动了北京服务业发展
C.经济体制改革极大激发了北京市场活力
D.加入世贸组织使北京商品供应更加多样
4、时代特点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按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名字所反映的新中国的历史进程,正确的是( )
①马文革②刘援朝③张跃进④季开放⑤李回归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①④⑤
C.③④⑤①②
D.⑤④③②①
5、下列四张纪念邮票都以党的重要会议为主题,其中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A.主要矛盾——国企改革——计划经济——科学发展观
B.全面建设——改革开放——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
C.经济建设——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三个代表”
D.三大改造——经济特区——初级阶段——“一国两制”
6、“地主”一词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完全退出是在( )
A.1950年冬天
B.1951年底
C.1952年底
D.1953年春天
7、邓小平:“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应该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下列语句中文革提供的教训错误的是( )
A.稳定是发展的前提
B.必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C.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要维护领袖的绝对权威,大搞个人崇拜,神化领袖
8、中国近代历时最久、影响最大,堪称中国近代史“百科全书”的报纸是
A.《大公报》
B.《时务报》
C.《国闻报》
D.《申报》
9、1927年8月1日,一位叫黄震的发报人通电全国宣告一场起义的胜利,这份通电的“中央委员及各省代表联席会议”名单中不可能有 ( )
A.周恩来
B.贺龙
C.朱德
D.毛泽东
10、在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时,小王同学自制了历史年代尺(如下图),其中③处应该填写的是:( )
A.开天辟地 B.当家作主 C.胜利曙光 D.重返联合国
11、时间轴最大的意义莫过于可以系统、完成的记录某一领域的发展足迹和详细事迹。如果为下列时间轴配上的合适标题,恰当的是
A. 中国的外交成就
B.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C. 中国成为世界强国
D. 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
12、某校团委会和学生会共同发起了“崇尚英模,献身科学”的校园网络活动,随即在全校开展了以此为主题的班会课。若让你选择一位科学家在班会课上作事迹介绍,你应该选
A. 焦裕禄
B. 邓稼先
C. 王进喜
D. 雷锋
13、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辞写道:“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材料中赞誉的他的贡献是
A. 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B. 他的精神被誉为“铁人”精神
C. 被誉为新中国的“两弹元勋”
D. 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
14、如表是清清同学整理的中国建设成就表,由此得出的结论恰当的一项是
项目 | 1957年产量 | 与1952年产量相比(增长率) |
钢产量 | 535万吨 | 接近300% |
原煤产量 | 1.31亿吨 | 98.596% |
发电量 | 193亿度 | 164.4% |
A.这一于时期我国重工业成就突出
B.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D.使我国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15、中国现代史的开端是( )
A.1915年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
C.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
D.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6、下面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新中国政权的成立
B.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C.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D.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1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智慧。下列属于20世纪70年代外交成就的有( )
①中美正式建交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③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④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18、为了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学技术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1995年,党中央正式提出了( )
A.实施义务教育 B.开展“希望工程”
C.恢复高考制度 D.科教兴国战略
19、为我国核武器研制作出重大贡献 , 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是
A.邓稼先
B.杨振宁
C.王进喜
D.钱学森
20、下表为摘录的一部分人物传记目录,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表中空白处应是
第二章 | 南昌起义长征跋涉 |
第十二章 | 民族危亡西安事变 |
第二十一章 | 解放民生民主建国 |
第二十七章 |
|
第三十五章 | 文革恶浪发展经济 |
A.万隆会议求同存异 B.撤销罪名冤案得反
C.南方讲话改革开放 D.经合会议共襄盛举
21、观察《1966-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主要成就》示意图,将下列所述事件的英文字母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1967年,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所在地
B.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通车
22、1954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______。
23、公私合营
(1)时间、方式:从1954年开始,国家___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________。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2)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_______,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3)三大改造的完成: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三大改造的意义: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向_________的转变,__________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三大改造的缺点: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存在______、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24、中共_______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5、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党和政府历来重视三农问题。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发生了较大变化,请你参与政策回顾
(1)1950 年, 中央政府颁布了《_________》, 大规模的 运动在全国开展。
(2)1953 年,党中央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决定对农业实行 。
(3)1958 年,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随后在全国开展了“大跃进”和 运动。
(4)1978 年 12 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其主要内容是在农村实行 。
26、成果:小说《红岩》《青春之歌》;话剧《茶馆》;舞蹈史诗《_____》;电影《英雄儿女》等。
27、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概况:___年10月在北京召开
28、________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________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29、(1)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施政纲领并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_____________。
(2)“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实现大团结。
(4)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良好开端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
(5)确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__。
(6)被誉为“铁人”的是——___________。
(7)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的人是——____________。
(8)“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实现了这个美好愿望的时期是_________。
(9)_______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
(10)_______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积极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30、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召开的___,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了党的指导思想。
31、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三大行业分别是什么?
32、请简答四个全面的基本内容
33、请以“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演讲擂台赛为例,说说你在这一课中承担的任务,以及你是怎样参与的?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的事实早已告诉我们,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斗争不只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密切关联着,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
——引自《各民主党派联合宣言》1950.11
(1)赴朝作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什么?
(2)小厦同学依据材料认为“抗美援朝,救邻既是自救,保卫祖国必须支援朝鲜人民。”你认同小厦同学的观点吗?请简单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