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新北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1958年底,我国农村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劳动和统一分配的体制。这种体制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挫伤人民的积极性

    B.为工业化的开展奠定基础

    C.促进农业粮食产量的提高

    D.实现共产主义

  • 2、下列关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表述,错误的是

    A.1949年9月在北平举行

    B.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确定五星红旗为国旗

    D.采用公元纪年

  • 3、“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上述引文体现了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4、对下表解读最准确的是

    歌曲名称

    创作时间

    歌词

    《歌唱祖国》

    1950年

    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

    《春天的故事》

    1992年

    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公元1997》

    1997年

    一百年前我眼睁睁地看你离去/一百年后我期待着你回到我这里

    A.歌曲是文学艺术的重要形式

    B.歌曲反映了历史变迁

    C.歌曲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D.歌曲弘扬了传统文化

  • 5、每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我们的心中充满着无限的兴奋和激动,我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时间是(       

    A.1949年5月1日

    B.1949年7月1日

    C.1949年8月1日

    D.1949年10月1日

  • 6、一位去南方打工的小伙子给家乡亲人的信中写道:“我来到的这座城市,过去曾是一个落后的边陲小镇,现在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动建立的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被称为‘一夜崛起之城’。”这个小伙子去的城市是(             

    A.厦门

    B.广州

    C.深圳

    D.上海

  • 7、“这个改造用和平方式解决了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对抗性矛盾,避免了大的社会震动;这个改造把经济制度的改造与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使二者互相促进,取得了巨大成功。”“这个改造”指的是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国有企业实行经营责任制

  • 8、下图中所示的“今日”是指(   )。

    A. 1919年5月4日 B. 1937年7月7日

    C. 1997年7月1日 D. 1999年12月20日

  • 9、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一项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称之为:

    A. 科教兴国计划

    B. 863计划

    C. 星球大战计划

    D. 尤里卡计划

  • 10、1995年4月29口江泽民总书记亲笔题词“向孔繁森同志学习”。孔繁森是一个

    A. 舍身救人的英雄人物

    B. 乐于助人的当代雷锋

    C. 刻苦钻研取得丰硕成果的科技人员

    D. 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的好干部

  • 1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不包括

    A.互不干涉内政

    B.平等互惠

    C.和平共处

    D.缔结同盟

  • 12、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各地都举办了庆祝活动。下列不能入选“改革开放0周年成果展”的是

    A.“两弹一星”研制成功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香港、澳门回归

  • 13、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为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而采取的指施有

    ①深入实施“带谘”建设                    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③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④加快自由贸易实验区建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4、明明是初中九年级的学生,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他所受的这种教育属于

    A. 高等教育

    B. 中等教育

    C. 职业教育

    D. 基础教育

  • 15、1952 年底,全国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以下描述能够反映 20 世纪 50 年代土地改革运 动的是

    A.(村里)形成了干活磨洋工,吃饭放卫星的现象。

    B.当看到写着自己名字的木牌子立在田间地头时,一些人禁不住热泪满面。

    C.干部脱离实际、胡吹虚报产量,和实际相去甚远。

    D.不管怎么说,大包干就是好,大锅饭就是不怎么样。

  • 16、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后,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海峡两岸同胞近38年的隔离状态被打破,这始于(   )

    A.1949年     B.1956年 C.1976年   D.1987年

  • 17、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今年(2020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A.101周年 B.91周年 C.71周年 D.41周年

  • 18、1949年9月,为筹备建立新中国而召开的会议是(  )

    A.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D.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19、20世纪80年代,全国普遍开展的活动是(  

    A. “八荣八耻”引领社会风尚 B. 讲文明,树新风

    C. 五讲四美三热爱 D. 创建文明城市,文明家庭运动

  • 20、下列城市中,属于改革开放后建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是( )

    ①深圳     ②珠海     ③广州     ④上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共同繁荣发展

    (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一系列的_______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

    (2)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国家重视少数______的保护与发展,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3)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________,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极大地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4)2006年,_______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 22、“两弹一星”:

    (1)成就:①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_____________爆炸成功;1966年,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_________飞行试验取得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__________爆炸成功。

         

    ②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

       

    (2)意义: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______,增强了我国的______,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 23、新中国初期起到临时宪法的文献是《_________》。

    使公民、法人的合法民事权益受到法律保护的法律是《_________》。

    新时期我国的第四部宪法颁布的时间是_________。

     

  • 2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_______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______________”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 25、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____________》,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______________》,是共和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

  • 26、榜样人物是时代的先锋,学习的楷模。在上甘岭战役中牺牲的战斗英雄是________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带领人民艰苦奋斗,治理灾害,病故前要求“埋在沙滩上……要看着把沙丘治好”的“党的好干部”是________

  • 27、1938年3月,______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1953年7月,______获得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 28、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___________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___________

  • 29、他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____

  • 30、农业合作化开始时实行的_______原则,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它经历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1958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什么?

  • 32、中共十九大的主题是什么?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当前我国的社会矛盾是什么?

  • 33、制度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与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新中国成立前夕,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怎样的制度??

    21954年我国确立了怎样的根本政治制度?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请问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哪一次会议的决定?

    4)邓小平理论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哪一次会议上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5)在中共十六大和十八大上,分别将什么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6)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民族问题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7)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了哪一制度创新?这一制度创新的成功实践是什么?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与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被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第3集)

    材料二  1960年11月4日,尼克松说:“……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以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

      ——《纽约每日新闻》

    材料三  1971年,中国代表团出席了联合国代表大会,引起了联合国历史上空前的轰动。智利一位代表描述当时的情景,中国人来到联合国就好像他们从月球上或火星上来的——是素不相识或神话般的人物。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些原则”指的是什么?在国际上有何深远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美国对新中国实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3)材料三反映的我国的外交成就是什么?在这项成就取得的第二年,在中国外交史上另一件与美国有关的“改变世界形势”的重大外交成就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国外交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