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体是指( )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全面深化改革 ③全面依法治国 ④全面从严治党 ⑤全面科学发展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⑥
2、中国人民军队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迈出了坚定的步伐。下列属于中国20世纪60年代的国防建设成就是:( )
A.组建人民解放军炮兵 B.建立北洋舰队
C.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D.研制歼-20型歼击机
3、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的是
A.24届联大 B.25届联大 C.26届联大 D.27届联大
4、对如下表的解读,最正确的是( )
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的比较
项目 |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 私有制经济 |
国民收入 | 92.9% | 7.l% |
工业总产值 | 100% | ﹣﹣ |
商品零售额 | 95.8% | 4.2% |
A.完成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完成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完成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5、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A. 中共八大
B. 十一届三中全会
C. 十二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四大
6、毛泽东说:“现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之上召开的,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它获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以下内容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无直接关系的是
A.通过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C.决定采用公元纪年
D.选举周恩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总理
7、《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生于雍正二年,卒于乾隆二十八年,符合他生活时代特征的是
A. 废除丞相,皇权强化 B. 经济繁盛,危机四伏
C. 外邦朝拜,天朝上国 D. 中华文明,领先世界
8、中共八大指出的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 建设社会主义制度 B. 开展整风运动
C. 完成三大改造 D. 发展社会生产力
9、“对于刚刚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虽然在这场战争中牺牲了很多,但通过与美国对等作战,完全确立了新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材料强调这场战争
A.捍卫了中国领土完整 B.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C.为新中国赢得了和平 D.改变了中国落后面貌
10、1951年西藏的和平解放( )
A.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B.说明西藏开始进入社会主义
C.标志着中国实现统一
D.挫败了列强分割西藏的计划
11、1949年到1956年,我国农村经济形式的变化趋势是
A.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
B.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封建剥削制→个体小农经济→资本主义公有制
D.封建土地所有制→个体小农经济→资本主义个人私有制
12、某“农家乐”制作的野菜、粗粮受到前来游玩游客的追捧,对这种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 中国人已解决吃饭问题
B. “农家乐”经济发展水平低
C. 人们讲究粗细搭配,注重绿色食品
D. 人们饮食喜欢猎奇
13、2012年和2015年分别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的是
A.茅盾、屠呦呦
B.鲁迅、屠呦呦
C.贾平凹、袁隆平
D.莫言、屠呦呦
14、下列选项能选入“中国历史新纪元”板块的是
A.淮海战役 B.攻克南京 C.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D.开国大典
15、2017年10月1日《国歌法》正式实施,公共场合“歪唱”国歌等侮辱国歌的行为将受到惩处。确立《义勇军进行曲》为我国代国歌的重要会议是
A.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D.中共八大
16、如表为1990—2013年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情况表(部分),关于表格内容说法错误的是
A.食品消费比例支出逐渐下降 B.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
C.改革开放以来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D.交通通信和文教娱乐支出比例明显上升
17、习近平主席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下列人物哪个是抗美援朝时期的英雄?
A.黄继光
B.杨靖宇
C.邓稼先
D.雷锋
18、20世纪70年代,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不得不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望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里的“转折点”是指( )
A.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为加强党的建设而采取的是( )
A.全面从严治党
B.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C.全面深化改革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既是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也是一场攻坚战的是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发展乡镇企业
C.建立经济特区 D.国有企业改革
21、“走近创业年代的英雄”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创业的年代,写出下列英雄的名字:
(1)被誉为“铁人”的石油工人是______________。
(2)发现青蒿素的药学家是______________。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战士是______________。
22、新中国成立前:物价_______,民生凋敝。
23、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上对应的内容
(1)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3)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4)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24、新中国外交成就辉煌。
(1)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_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
(2)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__原则。
(3)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________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5、1967年6月,我国第一颗_____爆炸成功。2012年9月,我国第一首航空母舰“____”交接人列。
26、请将代表以下地区的字母填在如图的相应位置。
A、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B、中国扩大开放的窗口
C、1992年开放的沿江城市重庆
D、中国最南面的民族自治区
27、根据所学知识将以下内容补充完整。
(1)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________
(2)邓小平理论阐明了在中国________的基本问题。
(3)我国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_
28、中共十三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故选___________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___________。
29、中国梦内容: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_____、民族振兴、人民_____;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_____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30、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与之相关的内容。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________。
(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________。
(3)为发展我国的石油工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铁人”的是________。
(4)________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5)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1、新中国建立所产生的国内影响是什么?
32、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是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
第一、政策变化:
(1)1950年,我国开始对新解放区分批进行的改革是 。
(2)1953年,国家通过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的形式是 。
(3)1958年,反映人民群众迫切改变落后状况的运动是 。
(4)十一届三中金会后,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在农村逐步实行的制度是——。
第二、分析比较:
(5)1952年底,在新解放区的改革对我国农村发展有何意义?
(6)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政策的调整对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
第三、得出结论:
(7)请你为今后我国调整农村政策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
33、“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做!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为你欢呼,我为你祝福!你的名字,比我生命更重要!”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你知道哪次重要会议确定了五星红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吗?
(2)现在每逢重大事件或节日,我国都要在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请问在哪一时间升起了共和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年月日)
(3)我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之一。你知道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迎风飘扬始哪一年吗?
(4)1997年7月1日零时,五星红旗在英军驻港总部威尔士亲王军营前升起。早晨6时,解放军驻香港部队主力分陆路、海上和空中向香港开进。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军香港有何重要意义?
34、 经济发展关系到各国国计民生、国家长治久安。20世纪50—70年代是我国经济建设的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1953年,中共中央公布关于农业合作化的决议,……1955年7月,国家加快了农业合作化的速度,各地迅速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到1956年底,9 6%以上的农户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摘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社论
材料四: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
(1)据材料一的文件,我国农村掀起了什么运动?此运动使哪一阶层获得了解放?
(2)在材料二的变革中,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发生了怎样的转变?根据材料二,我们知道当时农业正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请写出与此同时正在进行的另外两大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
(3)依据材料三,指出“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是指什么?为了实现这个“理想”,党中央在1953年制定并实施了什么规划?
(4)材料四反映的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哪次严重失误?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造成这个严重失误的原因是什么?
(5)综合以上问题的探究,你认为国家制定经济政策要注意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