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巴彦淖尔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他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工人。”“他”的典型事迹是

    A.研制原子弹

    B.参加石油会战

    C.治理兰考灾害

    D.严守潜伏纪律

  • 2、14—16世纪的西欧,开始冲破神学的黑暗桎梏,肯定人性;挑战大海的惊涛骇浪,寻找出路。“肯定人性”与“寻找出路”分别指

    A.“光荣革命”和大化改新

    B.文艺复兴和大化改新

    C.“光荣革命”和新航路开辟

    D.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

  • 3、决定建立如下图的建筑物是在()

    A.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   D. 开国大典时

  • 4、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意见,这充分说明( )

    A.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C.它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 D.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 5、1951年,除台湾和少数几个沿海岛屿外,中国大陆获得统一。下列事件,对祖国大陆统一具有极为重要作用的是

    A. 三大战役的胜利 B. 北平和平解放

    C.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D. 西藏和平解放

  •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1990年设立的上海浦东属于这一格局中的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经济开放区 D.内地

  • 7、李晓明同学搜集到下面两幅历史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

    A.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

    B.抗美援朝

    C.解放西藏

    D.大炼钢铁运动

  • 8、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       召开,此次会议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A.福州

    B.三明

    C.上杭古田

    D.厦门

  • 9、下图是我国20世纪50、60年代国民经济发展趋势示意图,根据图示可以看出从新中国建国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特征是

     

    A. 曲折发展

    B. 高速增长

    C. 一路走低

    D. 停滞不前

  • 10、在改革开放中,经过三次思想解放,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其中冲破“个人崇拜”的关键事件是( )

    A.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十六大

  • 11、为中国石油工业作出贡献,被誉为“铁人”的是

    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袁隆平

  • 12、许多事物往往被印上时代特色,在人们的姓名中有所体现。下列名字与其出生时代特征不相符的是

    A. 出生于1949年,取名“建国”

    B. 出生于1954年,取名“援朝”

    C. 出生于1958年,取名“跃进”

    D. 出生于1966年,取名“文革”

  • 13、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厂长的张瑞敏说:“欢迎我的是53份请假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出现这一情景的原因是

    ①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缺乏自主权

    ②“文化大革命”停工闹革命

    ③分配中平均主义现象严重,工人缺乏劳动积极性

    ④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4、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与会代表认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这里的“工作”旨在(   )

    A.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实现祖国统一

    C.进行土地改革 D.创建新中国

  • 15、如图所示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发生在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 16、纪录片《旗帜》从“开天辟地”“浴血奋斗”“建国创业”“艰辛探索”“历史转折”“滚滚春潮”“扬帆沧海”“世纪跨越”“发展新篇”和“阔步前行”10个方面,展示了九十多年来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其中“历史转折”是( )

    A. 中共七大 B. 中共八大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五大

  • 1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中国人来说,绝不是一个普通概念,它不仅意味着历史性的关键抉择,也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改革。”这里的“关键抉择”指的是()

    A.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实行对外开放,建立经济特区

    D.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18、在中共十九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19、“斗地主”是当今参与人数较多的网络游戏之一。我国彻底消灭地主阶级的历史事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土地改革完成

    C.推翻国民党统治

    D.“三大改造”完成

  • 20、1958年,《人民日报》发表通讯,介绍了湖南邵阳、桃园县及湖北公安县和福建安溪县部分农业社办公共食堂受到群众欢迎的情况。材料中的“社”指的是

    A.农业生产合作社

    B.手工业合作社

    C.工商业供销合作社

    D.人民公社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_________的地方实行______________,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

  • 2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抗美援朝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是:        

    (2)标志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的事件是:        

    (3)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4)在“文化大革命”中,党的历史上最大冤案的受害者是:        

    (5)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胸膛堵住敌人枪口的是:        

  • 23、1992年,党的_______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_________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

  • 24、用:

    (1)人均可支配收入、纯收入低。

    (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____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 25、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内容:提出的奋斗目标是,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___。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____、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26、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_________________和政治协商制度;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___________,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 27、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______

  • 28、国民经济调整

    (1)时间:________年。

    (2)表现:中共中央提出“________、巩固、充实、________”的八字方针,于1961年初开始实施。

    (3)成效:到________年,的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4)结果:________得到恢复和发展,呈现出物价稳定、市场繁荣的新面貌。

    1962年,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陈云等在“七千人大会”上

  • 29、西藏和平解放

    (1)时间、标志: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____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

    (2)西藏和平解放意义:祖国____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 30、读图学史:

    (1)图一人物是在__________战争中涌现出的中华英雄儿女,他们发扬高度的_________、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_________”。

    (2)图二人物是___________,他被称为“中国的航天之父”。他对祖国航天军事科技最主要的贡献是研制“_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结合所学内容回答:

    (1)“改革开放”是谁在哪次会议明确提出并作为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请举出对外开放最早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

    (3)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分别是?

  • 32、谈一谈:对“两弹一星”的看法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谈谈对“两弹一星”的看法。

  • 33、情境一: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分析:为了改变毛泽东所说的状况,党中央在1953年制定并实施了什么规划?其重要任务是什么?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序号

    年份

    事件

    A

    1950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指出土改的目的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B

    1945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定了①_

    C

    1956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建立了

    D

    1922

    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请将表格中BC栏中的①②补充完整。

    (2)从上表中AD栏任选一件史事,说明制度变革如何推动了社会进步。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