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80年,在全国第一个取消人民公社的省份是()
A. 北京
B. 湖南
C. 四川
D. 甘肃
2、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邓小平此语总结的是( )
A. “一国两制”的构想 B.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3、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指“三大改造”,是以下哪三个:( )
①手工业 ②农业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 ④封建土地制度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4、“每年的阳春三月,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们聚集在人民大会堂。他们参政议政,集思广益,无愧于人民代表的光荣称号”。这说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主集中制度
D.民族平等制度
5、截至 2015 年,我国已先后成立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 5 个民族自治区和 30 个自治州、120 个自治县(旗),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区域占全国总面积的 64%。这表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D. 金瓶掣签制度
6、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的是
A. 邓小平
B. 毛泽东
C. 周恩来
D. 江泽民
7、英国《金融时报》称:“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其中催生中国企业第三次创业高潮的原因是
A.凤阳小岗村农民包产到户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
D.“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
8、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犯的“左”倾错误,不包括( )
A. 三大改造 B. “大跃进”运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文化大革命”
9、新华社电文曾说:“改革开放对中国人来说,绝不是一个普通的概念,它不仅意味着历史性的关键抉择,也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改革。”改革大幕开启的标志性会议上所作的战略决策是
A.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B.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C.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D.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10、小红同学为“艰苦创业年代的英雄模范事迹展”搜集材料,其中选材不当的是( )
A.雷锋──人民的好战士
B.焦裕禄──党的好干部
C.王进喜──铁人
D.张謇──状元实业家
11、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会议是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五大
12、如表信息反映了
A.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B.“一带一路”建设成果显著
C.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D.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
13、近年来,华为、中兴、航天科工、中芯国际等一批创新型企业脱颖而出,领跑“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加速转变,使中国向“品牌大国”稳步迈进。这主要是由于我国( )
A.坚持对外开放 B.重视发展高新产业 C.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D.人民消费水平提高
14、以下是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事件,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粉碎国民党全力进攻中原解放区 ②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③渡江战役占领南京 ④平津战役和平解放北平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③
15、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一五计划成果展示会”,以下哪一项成果不能采用
A.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B. 武汉长江大桥
C. 第一批国产喷气式飞机 D. 长江三峡水利工程
16、法国拿破仑曾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睡狮,他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标志着雄狮醒来,中国人民重新顶天立地主宰命运的历史事件是( )
A.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北京奥运会召开
17、我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是( )
A.潜艇部队 B.空军 C.火箭军 D.战略支援部队
18、宪法是法之统帅,是一国法律的“母法”和根本大法,下列哪项属于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A.《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民国约法》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新的纪元。以下对“新的纪元”理解不正确的是
A.标志着国民党政权的垮台
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标志着实现了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D.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
20、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人们的思想观念有了进步
B.城乡人民收入大幅增长
C.国家重视人民生活的改善
D.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2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__为指导,为全面建成___而奋斗。
22、地图中的历史:
阅读下列地图,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位于福建省的经济特区是图中的
(2)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是图中的
(3)紧邻香港的经济特区是图中的
23、根据下列内容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4)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24、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2)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历史事件是:
(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4)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是:
(5)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25、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召开:________年12月,在北京召开。
26、________(会议名称)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中共十九大,确立________为党的指导思想。
27、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在_______________(会议)上制定的。
28、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大陆对台政策
(1)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________。
(2)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了争取用________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3)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确立了________祖国的大政方针。
(4)不久,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____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
29、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______。
30、1951年, ______ 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2001年12月,中国成功加入 ______ ,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31、土地改革进行的目的及影响是什么?
32、中共十四大确定的中国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33、习近平在2012年11月提出了中国梦,他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两个一百年”是指哪两个一百年?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作出了哪些重大举措?至少列举三项
34、在全球外交的定位系统里,中国书写着变化,从曾经的闭关锁国被边缘化,到重新走上世界舞台,再到走近舞台中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印两国的谈判在今天……开始了。我们相信,中印两国的关系会一天一天好起来。……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只要根据这些原则任何业已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都可以拿出来谈。
——《周思来选集》下卷
材料二 战后……一大批亚非国家取得了独立加入了联合国。没有这批国家的加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难以想象的。
——吴建民《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大意义》
材料三 正如“小球推动大球”、为中美关系破冰的“乒乓外文”一样,中美建交再次体现了两国老一辈政治家审时度势的果断决策与远见卓识
40载机遇共享:中美合作给两国自身创造了大量发展机遇、为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福祉。同时,改变了世界格局,推动了全球化进程和全球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的重要因素。合作已成为双方最好的选择,也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新华社《中美建交四十年一路风雨总向前》
材料四 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古丝绸之路,和时兴,战时表。“一带一路”建设离不开和平安宁的环境。我们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伙伴关系。各国应该尊重彼此主权、尊严、领土完整,尊重彼此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
——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暮式上的演讲(2017年5月14日)
请回答:
(1)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外交原则在国际上产生的深远影响是什么?
(2)据材料二,分析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原因。(不得照抄材料)
(3)“乒乓外交”推动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根据材料三,归纳中美合作有什么重要意义?
(4)根据材料四,指出新时期我国要构建怎样的新型国际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继续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5)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令世人瞩目成就的因素主要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