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64年10月16日,移居美国的李宗仁向来访者说:“西方人终于将我们视为一个智慧的民族了。”导致西方人观念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B.中国建成了大亚湾核电站
C.中国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 D.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2、香港、澳门能够回归祖国的原因包括
①“一国两制”被各方所接受 ②统一符合中华民族利益
③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增强 ④台湾回归提供成功先例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3、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A.反法西斯同盟国协同作战,形成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B.法西斯国家貌合神离
C.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势力强大
D.美国的原子弹威力巨大
4、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软着陆月球,月球背面迎来人类第一个软着陆探测器,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新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空间技术成就是什么?( )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 D.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第一次飞行试验
5、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的最高权利机关是:( )
A.人民代表大会
B.最高人民法院
C.政治协商会议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对外开放
B.互不侵犯
C.互不干涉内政
D.平等互利
7、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中国式体制”,也就是要
A.促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促使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推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某年春节联欢晚会现场公布了这样一对春联,“上联,二十四节气,乾坤竞秀。下联,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共存。横批,天人合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为实现“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共存。”而采取的措施有:( )
①实行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团结、名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②旨在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兴边富民行动。
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④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③
9、历史线索是观念化了的历史链条,它是由产生重大事件或历史转折的年份贯穿的历史链条。下列年份在中国近代史具有标界意义的是
A. 1915年,1949年
B. 1919年,1949年
C. 1920年,1945年
D. 1923年,1953年
10、驻守山海关,明朝灭亡后降清,并引清军入关的明朝将领是( )
A.吴三桂
B.皇太极
C.李自成
D.戚继光
11、经济统计数据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观察下面柱状图,推动海南省GDP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海口市和东方市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B.儋州洋浦开发带来的推动作用
C.中国加入WTO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完善
12、我国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既取的巨大成就,也出现了一些严重失误。其中,严重的失误是( )
①人民公社会化运动
②三大改造
③大跃进
④文化大革命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3、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化改革”包括哪些体制改革?
①政治、经济
②生态文明
③科教、体育
④党的建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下列图片信息反映了我国社会生活相应领域的变迁与成就,该领域是
A.交通通信
B.生态环境
C.文化教育
D.医疗卫生
15、什么战略的实施使我国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
A.科教兴国
B.西部大开发
C.人才强国
D.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16、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之的严金昌曾说:“过去在生产队,上工一条龙,干活大呼隆,干多干少一个样,都是10分工,……. 出勤不出力,光工分多有什么用呢?”他的 诉说,表达了
A.土地改革后的喜悦 B.对农村改革的肯定
C.对农业合作化的向往 D.国企改革前夕的期盼
17、在那困难的日子里,在那如歌的岁月中,涌现出一个又一个英雄模范人物,其中被称为中国“氢弹之父”,被外国同行亲切而又敬佩地称为“中国土专家” 就是其中的一位。( )
A.钱学森 B.于敏 C.邓稼先 D.钱三强
18、新中国成立初期,冷战的阴云笼罩全球,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进行政治孤立、经济制裁与军事封锁。为大力发展重工业,增强国防实力,当时我国政府
A.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B.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C.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D.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式是
A.没收资本家的财产
B.开展合作化运动
C.组织生产合作社
D.实行公私合营
20、下图所示内容是国务院从1992年起颁布和实施的部分新政策。由此可见,我国政府致力于( )
A. 扩大对外开放范围 B.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C. 构建经济法律体系 D. 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21、 _______的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22、________年,中共八大后,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________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改革开放。
23、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____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24、新时代强军之路
(1)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____召开,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2)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____大战区,即____、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构建军队联合作战体系。
(3)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____大军种,即陆军、海军、空军、____、战略支援部队。
(4)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____、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国防和军队的____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25、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__为指导,为全面建成___而奋斗。
26、(1)1950年10月,根据中央决定,以________为司令员的________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2)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________;1976年10月,中央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________”)。
(3)1977年,________的恢复,是教育工作的重大拨乱反正;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开始了________的讨论。
(4)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________自治区;________(填时间)我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5)2012年,中国作家_______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________。
27、根据提示完成填空
(1)在朝鲜战场上,他用最后的力气扑向堡垒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口。他是____。
(2)“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与法律受到践踏。____是“文化大革命”中最大冤案的受害者。
(3)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____。
(4)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的标志是____
(5)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实行____
28、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中,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是________(会议);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________(会议)。
29、19世纪末20世纪初,两大军事集团的斗争破坏了世界和平,世界性的大战爆发。
(1)法国、俄国和英国为了保障自身安全,签订了军事协定,形成了_______________
(2)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海战是_______________
(3)一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是_______________
(4)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是_______________
30、将下列各小题补充完整。
(1)________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______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1954年召开了________会议,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_。
(3)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________的高潮,国家采用________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
(4)中共中央提出“_____巩固、充实 ______”的八字方针,于1961年初开始实施。
3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外交成就令世界瞩目。请仔细观察下列图片:
请回答:
(1)图一反映的是哪次国际会议?周恩来提出什么方针推动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2)图二反映的事件发生在哪一年?中国代表团成员在联合国大会上开怀大笑的原因是什么?
(3)周恩来是我们著名的外交家,由他首次提出并成为国际上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哪一年提出的?
(4)图三中与毛泽东握手的外国领导人是谁?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事件是什么?
32、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此次会议提出了我国进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在这次会议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中共十九大召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组成部分?
33、改革开放以来,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不懈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改革梦】
(1)中国共产党在哪次重要会议上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安徽凤阳小岗村在探索农村改革道路中,首先采取的改革措施及取得的效果分别是什么?
【开放梦】
(3)在我国建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中,后来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窗口”的是哪一个?我国于哪一年在上海承办了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统一梦】
(4)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了哪一伟大构想?在这一构想的指引下,已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献计策】
(5)为加快实现富民强国和祖国统一的伟大梦想,请你提出一条建议。
34、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中国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出现了失误和曲折。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年,我国开始了以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中心的大规模经济建设。这一年,党正式提出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总路线。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化”是指什么?其建设的重点是什么?一五计划的完成有何重要意义?
(2)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中,我党的一项创举是什么?“三改”基本完成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二 1953~1957年中国的粮食产量表(单位:百万吨)
时间 | 1953年 | 1954年 | 1955年 | 1956年 | 1957年 |
粮食总产量 | 166.83 | 169.52 | 183.94 | 192.75 | 195.05 |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年鉴》
(3)材料二中粮食产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1960年与1957年相比,(我国)工业总产值增长1.3倍,而农业总产值却下降了22.7%;工业和农业产值比例由5.7:4.3,变为7.8:2.2。
——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教学参考书》(八年级下册)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工农业产值比例变化主要是当时我国哪些运动所致?
(5)综上所述,从工业化建设的得失中,你得到什么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