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制定规章制度的主要依据是
A. 《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中华民国宪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下列各项,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结束了中国长期战乱的历史
B.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C.中国获得了独立自主的国际地位
D.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
3、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回顾我国对外开放的历程,在 1980 年设立的什么是后来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 )
A. 上海浦东开发区 B. 厦门经济特区 C. 海南经济特区 D. 深圳经济特区
4、“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要大合唱,就要有指挥,这个指挥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来看,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胜任。”这里的“大合唱”指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各民主党派直接参与政府管理
C.民主党派在新中国取得合法地位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5、1956-1966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下列哪一项全面反映了其历史阶段的特征
A. 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
B. 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C.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D. 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
6、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和谐是今天中国追求的目标。我国运用和谐思想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并取得成功的制度是( )
A.社会主义制度 B.资本主义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7、国外一位学者提出了“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1978年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邓小平理论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8、在“杜鲁门主义”“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这三个概念中共同隐含的历史线索是( )
A.战后东西方合作的强化
B.欧洲在美国支持下复兴
C.东西方阵营的冷战思维
D.资本主义阵营的相互支持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中国人的心灵。下列四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
A.邓小平理论、“一国两制”、初级阶段、科学发展观
B.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科学发展、国企改革
C.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一国两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D.初级阶段、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0、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下列人物与荣誉 称号搭配不正确的是( )
A.“最可爱的人”——雷锋
B.“两弹元勋”——邓稼先
C.“党的好干部”— —焦裕禄
D.“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11、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 )
A. 军事工业 B. 民用工业 C. 重工业 D. 轻工业
12、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个方针提出后促进了
A.科学技术的进步
B.体育事业的繁荣
C.文化事业的发展
D.教育事业的发展
13、在中共十五大上首次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
A. 马克思主义 B. 毛泽东思想 C.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D. 邓小平理论
1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展开在
A.城市 B.农村 C.上海 D.广东
15、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诞生于
A.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共八大
16、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要求,罗汉岩风景区以自然理念为指导,以构建异龄复层混交的健康森林为目标,营造“百年秀林”。这一做法主要体现的新发展理念是
A.创新
B.协调
C.共享
D.绿色
17、1980年,我国首先平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此冤案中“受害者”是
A.刘少奇
B.周恩来
C.华国锋
D.邓小平
18、首次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四大
C. 中共十五大
D. 中共十六大
19、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政策是
A.没收
B.赎买
C.合作社
D.集体化
20、下列表格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的某个历史事件,其历史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C.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1、“文化大革命”是由________错误发动,被________、________两个反革命集团所利用和操纵,使中国陷于“________”长达十年之久,给整个民族造成了严重灾难。
22、________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________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23、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__________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的道路,自己英勇牺牲。__________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严守潜伏纪律,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
24、“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建国后,为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我国在不同时期对农业发展的政策进行相应调整,这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1950年6月,我在农村开展了_________,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_____制度。从1953年开始,党和国家开始对农业进行采取________的主要形式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体完成,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_在我国初步建立。在探索建没社会主义初期,我国在农村工作中在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的思想开始出现,错误地开展了________、________运动,严重破坏了我国的生产力,使国民经济水平失调,人民生活水平下降。1973年农业科学家________(见下图)成功培育出我国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其主要内容是在农村推行以“________”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在生产上获得更多的自主性,给农民带来了真正的实惠。2005年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农村工作的重要目标;2006年,国家全面取消了农业税;2007年,国家决定在农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关于“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理论,是我国农村发展的理论指南。
25、_____年,党中央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总路线。紧接着,党中央又发动了 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 运动。教训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中共十九大上,被确立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
27、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伟大的领袖是________,代替行使临时宪法的文献是《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________,结束了一百多年来中国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28、我国对外开放是从沿海的经济特区开始的,目前我国拥有经济特区最多的省份是________省;在中共十九大上._______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9、______年,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______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30、中共中央提出“_______、巩固、充实、_______”的八字方针,于1961年初开始实施。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母亲!
(1)歌词中的“MACAU”是指什么地方?“母亲”又是指谁?
(2)谁掳去了“MACAU”?她又在什么时候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3)“母亲”是按什么方针接她回来的?这一方针是由谁提出来的?
(4)根据这一方针,“母亲”的哪一个孩子也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5)想想看,如果没有这一方针,她能回到母亲的怀抱吗?
32、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发展科学技术,我国在许多领域已经接近或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我国的文化事业也蓬勃发展,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文艺作品。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1964年10月16日15时整,在我国西部罗布泊上空,强光闪亮,天地轰鸣,巨大的蘑菇云冲天而起,整个世界都被震撼了。这描述的是什么事件?列举出为此做出贡献的一位科学家。
(2)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名称是什么?我国是世界上第几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3)我国第一位“太空访客”和“太空漫步者”分别是谁?
(4)中国哪位科学家在2015年因为对人类贡献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5)1956年毛泽东提出的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双百”方针的内容是什么?
(6)2012年中国哪一位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33、在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究建设中国式社会主义的理论,最终形成了丰富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体系。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著名理论是什么?
(2)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上用科学理论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的重要命题,这一科学理论是什么?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又提出了关于发展的什么科学论断?
(3)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4)请为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究建设中国式社会主义的过程拟定一个主题。
3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说风阳,道风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垮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20世纪80年代流传于民间的风阳花鼓词
材料二(经济)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邓小平
材料三 ……爆发的朝鲜战争,美国海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空军第十三航空队进驻台湾,致使台湾问题没能及时解决。……后来发生了“文化大革命”,使对台工作收到了严重干扰。
材料四 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无助于实现半岛无核化目标,不利于维护半岛和平和稳定。……有学于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
——(摘自新浪新闻网)
(1)材料一 中的“改革”指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济特区”的特殊之处。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阻碍台湾问题解决的因素。
(4)依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说说我国应该如何应对这一新形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