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62年台湾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诗中写道:“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是
A. 盼望祖国统一
B. 希望和家人团聚
C. 希望台湾独立
D. 祝福祖国繁荣昌盛
2、从1985年起,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改革的企业是( )
A.乡镇企业
B.国有企业
C.私营企业
D.中外合资企业
3、甲午中日战争之前,举国上下都相当乐观。在清政府的士大夫看来,日本的海军跟北洋水师比起来不值一提,日本的陆军也根本不是湘军、淮军的对手,清政府把临时招来的新兵调往前线。这表明,中国( )
A.近代化努力收效巨大
B.清朝统治集团腐败
C.自信轻敌的乐观情绪
D.中国封建制度落后
4、如下图所对应的历史事件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下列对“新纪元”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人民终于洗雪了百年来的国耻
B.标志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推翻三座大山,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D.彻底摧毁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5、1953年是中国经济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以下属于“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 ②修建川藏、青藏、新藏等公路
③农村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 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文艺方针是
A. 推陈出新、创作自由
B.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C. 百家争鸣、创作自由
D.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7、历史上的一些做法,往往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大串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学生“停课闹革命”这些做法应当发生在( )
A.文化大革命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土地改革时期 D.改革开放后
8、1965年自治区成立初期,全区只有7600多名少数民族干部;到1976年少数民族干部已发展到1.68万人;到198年底,全区有3.1万名少数民族干部;到1994年底,有4.4万名少数民族干部;到2014年底,全区少数民族干部已有11万多人,与自治区成立之初相比增长13倍多,占全区干部总量的70%以上。这表明,国家非常重视自治区的
A. 基础设施建设
B. 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
C. 保护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遗产
D. 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和使用
9、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实行企业公私合营 B.增强企业活力
C.打破企业垄断 D.增加企业职工收入
10、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因地制宜,推动少数民族地区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措施
A.保护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B.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C.进行西部大开发战略
D.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11、有所思即有所梦,梦的内容反映的是追求、体现的是抱负。下列有关中国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始于近代中华儿女追求民族独立的探索
B.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
C.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D.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12、由田汉、聂耳共同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祸深寇亟,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把她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是在
A.抗战时期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开国大典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3、今年是我们伟大祖国建立
A.50周年 B.60周年 C.70周年 D.80周年
14、“他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工人。”“他”的典型事迹是( )
A. 研制原子弹 B. 参加石油大会战
C. 治理兰考灾害 D. 培育杂交水稻
15、下列三幅图片的主题是
A.新中国的“钢铁长城” B.新时期的科教成就
C.文化事业的繁荣 D.社会生活的变迁
16、习近平主席说过:“我们要以宪法为最高法律规范,继续完善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把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的颁布时间是
A.1954年
B.1956年
C.1982年
D.2004年
17、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
A.实现中美多年来建交夙愿 B.表明中国重返联合国
C.开启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 D.标志中日正式建交
18、初二某班同学整理的笔记内容为:伟大的历史转折、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该同学的笔记主题应为
A.向社会主义过渡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C.改革开放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9、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的是( )
A. 加入联合国 B.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 抗战胜利 D. 参加日内瓦会议
20、2018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首次赶超香港。这主要得益于
A.“一国两制”的实施 B.经济体制的改革
C.“一带一路”的建设 D.两岸“三通”的实现
21、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北海舰队。( )
22、1953年开始的_______标志着我国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3、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是_____________。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得灵感,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研究发现了青蒿素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___。
24、1964年的某一天,《人民日报》以“看西北荒漠,万里人罕见。蘑菇云突起,举世皆惊!”为题报道了一则新闻。该新闻报道的内容是( )
25、我国虽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有一些失误,但也取得了重大成就,涌现了许多模范人物,下图中的模范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粹________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内乱。
27、1978年,中共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开国大典:概况: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____成立,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标志着____成立。
29、根据本单元所学知识判断历史事件。
(1)标志祖国大陆领土完成统一的是___________。
(2)提高新中国国际威望的是___________。
(3)为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准备条件的是___________。
30、三、拨乱反正
完成: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共在指导思想上的________胜利完成。拓展: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
31、中国古代“大一统”政治格局的形成、发展,跟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完善是密切相关的。我国古代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同样也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巩固、强化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什么?统一于何时?
(2)汉武帝时代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政治、思想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3)西汉是怎样加强对新疆(西北地区)的管辖的?
(4)明朝时为加强君主专制,采取了许多措施,请列举一例。清朝哪一机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
(5)以“达赖”为首的少数藏独分子企图策划西藏独立,请你用元朝和清朝前期各一件历史史实,证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32、请简答四项基本原则的基本内容
33、列举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提出的新发展理念。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邓小平理论是邓小平为主要创立者、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理论。该理论的形成分为四个阶段:1978—1982年为基本理论命题提出的阶段;1982—1987年为理论形成基本轮廓的时期;1987~1992年为理论走向成熟,确立体系的时期;1992~1997年为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的时期。
(1)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哪次会议上?列举两例邓小平创立的“中国特色”举措,并说明其意义。
材料二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2)为了早日实现“中国梦”,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分别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实现“中国梦”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