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高雄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小红同学为“艰苦创业年代的英雄模范事迹展”搜集材料,其中选材不当的是(     

    A.雷锋──人民的好战士

    B.焦裕禄──党的好干部

    C.王进喜──铁人

    D.张謇──状元实业家

  • 2、1958年某报报道“一亩地产五万斤以至几十万斤红薯,一亩地产一两万斤玉米、谷子,当地的干部群众讲起来很平常,一点也不神秘。”出现此类报道的原因是

    A.中共八大的召开

    B.“大跃进”运动开展

    C.八字方针的提出

    D.“文化大革命”开始

  • 3、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时间是(     

    A.1978年

    B.1982年

    C.1988年

    D.2001年

  • 4、下图是某学习小组进行历史学习设计的年代尺,请判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A.中国共产党先进指导思想的确立、继承和发展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C.科学发展观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确立

  • 5、阿尔及利亚《人民报》曾这样评论我国的一项科技成就:“被自由世界‘抛’在联合国之外的中国人民,从1949年就开始向社会主义奋勇前进,在短期内实现了巨大的技术革命,‘东方红’威严、壮丽地为之戴上了皇冠。”这项科技成就是(  )

    A.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第一颗导弹核武器试爆成功

    D.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

  • 6、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这幅春联描述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的两项建设成就。这两项成就是:( )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 7、1980年,我国开始建立经济特区;1984年,开发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3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以上史实主要说明了我国(   )

    A. 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B. 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C. 体制改革走向深入 D. 扩大开放融入世界

  • 8、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如下图)在2000年 2005年间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B.中国加入WTO

    C.创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D.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 9、新中国建设中有无数个第一,下列各项第一中,哪一项不是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取得的建设成就( )

    A.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B.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

    C.第一座长江大桥建成

    D.第一辆国产汽车下线

  • 10、“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导致凤阳花鼓词中安徽凤阳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当地

    A.进行了土地改革

    B.开展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进行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11、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实行经营责任制

    B.增强企业活力

    C.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D.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 12、下列是小明准备的板报素材,由此可知,他准备的这期板报主题应该是

    A.钢铁长城

    B.民族大团结

    C.科技文化成就

    D.海峡两岸的交往

  • 13、存在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在我国被彻底废除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渡江战役的胜利

    C.全国领土基本解放 D.土地改革的完成

  • 14、现年86岁高龄的胡兆森说起那时的场景,依然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自己和其他代表们进入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代表全国人民选举产生国家领导人和表决通过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据此判断,胡兆森当时参加的会议是

    A.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 中国人民政协第一届会议 D. 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 15、“我们现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时期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文中的“这个时期”是

    A.一五计划时期 B.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新时期

  • 16、在中国近现代史中有三位伟人,使中国人民“醒过来了”、“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他们分别是指(        

    A.毛泽东、邓小平、孙中山

    B.李大钊、毛泽东、邓小平

    C.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D.毛泽东、习近平、邓小平

  • 17、历史剧《武则天》的作者是

    A. 徐志摩

    B. 郭沫若

    C. 鲁迅

    D. 茅盾

  • 18、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义务教育法》

     

  • 19、某同学认真学习整理了中共十五大以来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新理论成果,之后制作了示意图。由此可知,图中①处应填写的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七大

    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九大

  • 20、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最重要的成就是(  )

    A.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颁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___________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______运动。它使人们认识到,______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2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________外交政策。

    (2)新中国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____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3)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____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4)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___,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现在表述为_________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__________

    (6)1954年,_______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7)__________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 23、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第一座长江大桥是______;中国在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是______

  • 24、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1)A.我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城市

    B.我国在长江建立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的城市

    (2)仔细观图,说说一五计划中的重点是什么?

  • 25、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__”交接入列;如今,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________,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

  • 26、一位美国高级将领在分析一场战争失败的原因时曾说:“我们是在错误的时间一个错误的地点,和一个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他说的这场“错误的战争”在我国被称为_______战争。

  • 27、2012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_______规定》,要求下大决心改进作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 28、新中国建立后,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也涌现出一批杰出人物。将下列对事件和人物的梳理补充完整。

    (重大事件)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杰出人物)

    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 29、_______ 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________”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 ________ 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 3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陆续设置了一些特区。从最初设置这些特区的示意图来看,下面的四个选项中与其它三项明显不同的一项是: (   )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新中国成立于哪年哪月哪日?它的成立有何历史意义?

  • 32、近年来,由于美国实施重返亚太战略,在中国的钓鱼岛和南海问题以及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上都可以看到背后美国的身影;经济上,美国不断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也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对外贸易,中美摩擦不断。

    (1)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采取什么手段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请列举一例史实说明这种政策“对中国主权完整与国家安全威胁之严重”?

    (2)新中国成立时实行什么外交政策?后来又提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3)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同?非洲兄弟们跳起了桑巴舞,阿尔巴尼亚代表高喊:“美国人的巨大失败”;美国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战线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该场景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4)1972年,什么事件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哪一年?中美建交的前提是什么?

    (5)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一直在积极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最终在哪一年成为WTO的一员?近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请问当前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认为未来中美关系会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 3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哪些优越性?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举世瞩目,阅读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那就是相互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的原则”。

    ——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的讲话

    材料二:

    图一:乔冠华开怀大笑 图二:尼克松访华 图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这些原则指什么?

    (2)图一中什么事件令中国前往联合国的代表乔冠华开怀大笑?图二尼克松访华之行中美双方签署了哪一文件?图三表明中美关系进入到一个怎样的新阶段?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