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44年,斯人林在评价某次军事行动时说“这次行动按其计划的周密、规模的宏大和行动的技巧来说,在战争史上还从来没有过类似的先例”。它“迫使希特勒德在两个战场上同时作战”。他所说的“这次行动”是
A.莫斯科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柏林战役
D.诺曼底战役
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C.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3、20世纪80年代以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传统的“四大件”是城乡的最高追求;80年代以后,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彩电等“四大件”成为新的消费热点。这些现象说明
A. 改革开放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B. 消费观念的转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C. 人们的消费水平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D. 我国的科技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4、中华民族在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程中.通过“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与富强。“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分别是指( )
A.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帝制;新中国诞生
B.新中国诞生;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诞生
D.抗战胜利;新中国成立
5、目前我国有5个自治区,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还有一个是
A.西藏自治区 B.青海自治区 C.云南自治区 D.贵州自治区
6、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的思想的是
A. 邓小平理论
B.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C. 科学发展观
D.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7、下图是70年前新中国的战士们高唱歌曲奔赴朝鲜前线时拍下的照片,下列歌词与之有关的是
A.“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B.“学习雷锋好榜样”
C.“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8、1954年,中印联合发表声明,“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材料中“这些原则”是指
A. 不结盟原则
B. “一边倒”原则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求同存异”方针
9、下图对联中的“今岁有分田”指的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农业合作化运动 D.土地改革运动
10、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下列不属于其内容的是( )
A.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B.筹建和成立亚投行
C.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D.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
11、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应是( )
A.2020年
B.2021年
C.2027年
D.2029年
1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由我国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决定的。具体表现在
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各民族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
③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④我国少数民族历史上曾长期享有自治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
13、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高等学府是( )
A.京师同文馆
B.时务学堂
C.天津中西学堂
D.京师大学堂
14、五星红旗胜利飘扬在雪域高原,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距2020年有
A.66周年
B.67周年
C.68周年
D.69周年
15、“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一理论被称为( )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B.改革开放总路线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D.新中国建设总路线
16、中国同外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前提条件是
A. 意识形态相同
B.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承认只有一个中国
17、2020年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2周年。62年来,该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生产总值从1958年的3.28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3453.93亿元,这说明我国
A.坚持民族团结的基本原则 B.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C.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D.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18、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并于2001年、2014年两次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反映出我国
A. 加强同亚非各国的团结协作
B. 积极宣传新型地区安全观念
C. 积极谋求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积极参与地区性多边外交活动
19、中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西藏地区和平解放 B. 香港、澳门回归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 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
20、图中为20世纪50年代杨家埠的木版年画《合作社分红》。该版画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2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200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_____在会上作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_____,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____新胜利而奋斗。
(2)_____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是_____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22、“_________”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23、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1)_________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_______”的方针。
(2)“________”方针的提出,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24、读《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示意图》将相应代码填入答题卡图中。
A.1972年
B.1955年
25、___________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___________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26、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会议
(1)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________
(2)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________
(3)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_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5)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27、请写出与下列荣誉称号相对应的人物名称。
(1)大庆石油工人“铁人”——
(2)杂交水稻之父——
(3)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
(4)两弹元勋——
(5)解放军好战士——
(6)党的好干部——
28、“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_____、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_____”战略布局。
29、空军:
(1)人民空军建立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后来逐步走上_____________道路。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______________。
30、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的国际经济组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1、问答题
(1)什么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能为中国梦的实现作出哪些努力?
(3)请你列举出我国建立的5个自治区。
(4)请你说说“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什么?
32、中国古代“大一统”政治格局的形成、发展,跟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完善是密切相关的。我国古代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同样也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巩固、强化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什么?统一于何时?
(2)汉武帝时代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政治、思想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3)西汉是怎样加强对新疆(西北地区)的管辖的?
(4)明朝时为加强君主专制,采取了许多措施,请列举一例。清朝哪一机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
(5)以“达赖”为首的少数藏独分子企图策划西藏独立,请你用元朝和清朝前期各一件历史史实,证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3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地点在哪里?会议选举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谁?《共同纲领》的颁布实施有何意义?
34、中国是农业大国,“三农"(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到中国的发展和安定。新中国成立后,我党一直重视“三农”问题,并根据形势发展适当调整政策。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业发展情况(单位:万吨)
年份 | 粮食总产量 | 棉花总产量 |
1950 | 13213 | 69.2 |
1951 | 14369 | 103.1 |
1952 | 16390 | 130.4 |
材料二: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一亿二千万农户和五百多万个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已经变为集体经济,七万户的私营工业企业已经变为公私合营企业,将近二百万户的私营大中小商店,已经变为公私合营商店。
材料三:文革时期,安徽凤阳一段花鼓词唱到:“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1979年,凤阳县粮食产量比历史上的最高年份增长99%,老百姓唱到:“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罢陈粮烧陈草。”
(1)材料中我国农业产量的变化主要与哪一年历史事件有关?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三大改造的完成使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中两段唱词反映了凤阳农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结合上述史实和材料,你认为制定农村政策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