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中共十九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 “九一三事变”
B. 刘少奇被迫害致死
C. 中央文革小组
D.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3、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围绕开放创新、城市塑造生态建设等六方面,谋划重点项目476个,以项目建设推动港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就其区域和权限而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与下列哪一地区最为相似
A.内蒙古自治区 B.香港特别行政区 C.北京市 D.上海浦东开发区
4、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拨乱反正”的会议,这里“拨乱”主要是指
①停止“浮夸风”
②彻底否定“两个凡是”
③停止“共产风”
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②③④
5、火箭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大军种之一,它的前身第二炮兵部队组建于
A.1949年
B.1956年
C.1966年
D.1971年
6、唇亡齿寒,中国人民深谙此中的道理,为此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了一场波漏壮阔的战争。它是
A.抗美援朝战争 B.抗日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解放战争
7、“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是
A.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B.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C. “一带一路”倡议 D.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8、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转折”体现在( )
A.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C.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
D.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
9、图1、2、3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的新闻报道图片。这些图片反映了当时我国
A.完成了国民经济调整任务 B.工农业生产高速发展
C.对国内主要矛盾缺乏认识 D.强烈的富国强国愿望
10、“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时期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这是这个期间党的工作的主导方面。”这段材料出自《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下列各项不属于文中的“这个期间”发生的是
A. 中共八大召开 B.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 “文化大革命” D.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1、1980年,我国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开辟沿江经济开放区;1988年,划海南为经济特区;1992年决定开放内地部分省会城市、沿江沿边城市。以上史实说明了我国
A.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B.国际地位逐步增高
C.对外开放领域逐渐扩大 D.经济实力逐渐增强
12、“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一支威武之师,一首激昂之歌,是力量与美的结合,是正义与爱国的再现。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唱着这首雄壮的战歌,开赴朝鲜前线是在( )
A. 1950年6月 B. 1950年10月
C. 1951年6月 D. 1951年10月
13、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海军三大舰队指的是
①东海舰队
②南海舰队
③北海舰队
④北洋舰队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14、不属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选举的副主席是 ( )
A. 邓小平 B. 朱德 C. 宋庆龄 D. 李济深
15、扬言要在两个星期内结束朝鲜战争的是
A. 麦克阿瑟
B. 瓦德西
C. 克拉克
D. 艾森豪威尔
16、“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到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共和国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下列建设成就中不属于那个“火红的年代”的是
A.鞍山钢铁公司
B.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C.南京长江大桥
D.沈阳飞机制造厂
17、下图是某国为纪念1971年中国外交的一次重大胜利而发行的枚邮票。这次外交胜利是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 中日建交
C. 中美建交
D.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8、“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必须维护国家的统一,保证宪法和法律在本地方的遵守和执行。”材料说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是( )
A.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B.维护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
C.少数民族人民当家做主和高度自治权 D.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1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常开展大规模的社会政治运动,这在当时人们的名字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如果按照出生日期的先后来排列以下四个人的名字,正确的是
A. 钱红卫、刘援朝、周跃进、王建国
B. 钱红卫、王建国、刘援朝、周跃进
C. 王建国、刘援朝、周跃进、钱红卫
D. 王建国、钱红卫、周跃进、刘援朝
20、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某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20世纪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是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21、1955年,万隆会议,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外交方针是___________。
22、填空题
(1)图一中的人物是在_____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之一,他的名字是_____。
(2)图二中的情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_,这一事件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________,消灭了地主阶级,_______成为土地的主人。
23、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1)_________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_______”的方针。
(2)“________”方针的提出,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24、下图人物是______,他的_______思想在中共十九大列入党章。
25、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上对应的内容
(1)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3)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4)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26、________既是鸦片战争后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新时期对外开放最早的经济特区。1990年,中国对外开放过程中建立了________开发区,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
27、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党和政府历来重视三农问题。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发生了较大变化,请你参与政策回顾
(1)1950 年, 中央政府颁布了《_________》, 大规模的 运动在全国开展。
(2)1953 年,党中央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决定对农业实行 。
(3)1958 年,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随后在全国开展了“大跃进”和 运动。
(4)1978 年 12 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其主要内容是在农村实行 。
28、 中国古代先民创造了优秀的中华文明。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重要文明成果,从中可以管窥中国古代先民独特的智慧和非凡的创造力。
(1)将上述图片中所反映的历史内容,按时代顺序排列。(填写字母)
(2)上述图片可以印证古代社会的多个方面,按照示例完成下列任务。(图片可重复选择)
示例:农业发展方面,可以用图片A、图片E等印证。
任务一:经济活动方面,可以用图片____、图片F等印证。(填写字母)
任务二:请另选一个方面,并以相应的图片印证。
_____方面,可以用图片_____、图片______等印证。(填写字母)
2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造性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新成果。
30、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________制度。
31、“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现民族独立梦,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是什么?
(3)国家统一,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的是什么地方?它的回归有什么意义?
32、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曲折发展过程,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1)我国是什么时候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其标志是什么?
(2)在哪次会议上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4)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33、1950-1953年我国对外战争是什么?
3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毛泽东
请回答:
(1)结合上述材料请说说中国参战的原因。
(2)材料中的“参战”指的是什么?
(3)“参战”的目的是什么?
(4)参战部队的司令员是谁?这些参战的士兵在当时被赞誉为什么?
(5)请你谈谈参战有哪些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