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49年9月下旬,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主体会议开幕式上庄严宣告:“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含义是
A.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B.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
C.开始向工业化迈进 D.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是筹建新中国成立的重要会议,下列不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的是( )
A. 建立人民大会堂 B. 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C. 采取公元纪年 D. 通过的《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3、1933年出任德国总理,掌握国家政权的是( )
A.张伯伦
B.希特勒
C.俾斯麦
D.达拉第
4、“到1956年底,在全国共建立了75.6万个合作社,入社农户96.3%,农业合作化在全国基本实现。”这些内容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运动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5、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先后经历了土地改革,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几次大的政策调整。其中,使土地所有制性质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的是
A.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B. 土地改革运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2019年是中国海军建军70周年。回顾历史,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名称是
A.北海舰队
B.战略导弹部队
C.南海舰队
D.华东军区海军
7、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重点地区是
A. 新解放区
B. 经济特区
C. 少数民族地区
D. 边远地区
8、以下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正确时间顺序是( )
①“三个代表” ②科学发展观 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
9、某一时期流行一道顺口溜:“一棵玉米冲九霄,彩云拴住玉米腰,吓得月亮直弯腰。”这首顺口溜反映的时期应出现于( )
A.土地改革时期
B.文革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一五”计划时期
10、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C.土地改革完成
D.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1、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 )
A.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C.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彭德怀的率领下,进行抗美援朝
B. 1954年,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C. 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是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
D. 一五计划的重点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1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下列不属于“四个全面”说法的是
A. 全面提高农业产量 B. 全面深化改革
C.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 全面依法治国
14、 “中朝两国同志要亲如兄弟般的团结在一起,休戚与共,生死相依,为战胜共同的敌人而奋斗到底。”这是毛泽东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指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与敌人的战斗中,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中的代表人物有
A. 邱少云
B. 杨靖宇
C. 佟麟阁
D. 董存瑞
15、一个外国旅游团到我国广东省旅游观光,要求参观在该省设置的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假如你是导游,你不应该带他们去下列哪个城市
A. 深圳市
B. 厦门市
C. 珠海市
D. 汕头市
16、邓小平说:“特区是一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
①深圳
②厦门
③上海
④汕头
⑤珠海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7、2010年经济特区走过30周年的历程。以下有关经济特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特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B.利用侨资外资进行建设
C.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
D.引进外国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18、国外一位学者提出了“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1978年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有(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B.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文化大革命”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开始在国际舞台发挥更大作用
D.邓小平理论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19、不同时代的宣传画体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下面两幅图出现在( )
A.“大跃进”运动时期 B.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0、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的内容包括( )
①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②发展才是硬道理 ③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④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21、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___________进行平反,要求纠正_________的错误。
22、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 _________ ,_________”
23、知识改变命运,科技创造未来。
(1)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主要是首次培育成功________。
(2)“________”是抗疟疾的中药,它的发现和实现人工合成,是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关键。
(3)为了追赶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在1986年我国提出了________,成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研究的重点。
24、1924年,_____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孙中山又创办了_____为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
25、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________海军;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五大军种,即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________。
26、中共十六大将“________”重要思想写入党章;中共________大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27、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_____政策。改革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概况:1978年,________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____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3)影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随着农业生产向______、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______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28、科学理论可以指导实践。在中共十八大上,_______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中共_______ (会议)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9、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概况:1971年10月,第________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________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30、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__________的开端,在农村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
31、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的和平创举是什么?
3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哪五项原则?
33、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在七世纪的日本和八世纪的西欧分别有一次著名的改革。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两次改革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2)当时日本颁布改新诏书的天皇是谁?
(3)日本的这次改革是效仿哪个国家进行的改革?举一个日本和这个国家友好往来的事件
(4)日本通过此次改革对国家产生的什么影响?
(5)我们应该如何认识日本这个国家?
34、制度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9月,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等662名各方面代表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集会,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著名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民主国家。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1954年某法律
材料三 制度的自觉和自信,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标志;制度的完善和创新,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障。党的十八大提出“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目标任务,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1)材料一中的集会是指什么会议?《共同纲领》有何历史地位?
(2)材料二内容出自哪一部法律文献?其历史地位如何?对我国的政治制度有何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制度创新有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