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54年9月,王爷爷到北京参加了一次全国性的重要会议,该会议很可能是
A. 中共八大
B. 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 中共十四大
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1978年前全国铁路平均时速不到40公里,如今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高铁动车组越来越多。截至2017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2.7万公里,较1978年增长145.6%。其中,高铁2.5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66.3%,居世界第一位。这主要反映出我国
A.城市建设发展 B.铁路建设领先世界
C.传统观念更新 D.生活水平提高
3、2019年3月3日15:0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是新中国的筹备会议,以下哪一项不是在这次会议上确定的( )
A.国旗
B.采用公元纪年
C.国徽
D.以北京为首都
4、习近平: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中国不能缺席。新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登上了国际舞台,开始于:
A.1945年波茨坦会议
B.1949年新中国成立
C.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5、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邓小平理论。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 )
A. 中共七大 B. 中共十四大 C. 中共十五大 D. 中共十六大
6、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从“人民解放军”“人民银行”,到使用“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表明我国( )
A.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B.地主阶级已经不复存在
C.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7、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下列属于邓小平理论创新内容的是( )
①“一国两制”构想
②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三步走
④解决姓“资”姓“社”争论问题。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8、想象一下,如果土地改革刚结束,你去农村采访,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
B.地主成为一无所有的阶级
C.农民拥有了自己的土地
D.农村干部向广大农民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9、20世纪 90年代我国在祖国统一大业中取得的最大成就是
A.香港、澳门回归
B.万隆会议的召开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美关系正常化
10、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
A、江泽民 B、邓小平
C、毛泽东 D、胡锦涛
11、“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新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国策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各民族共同发展
C.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D.西部大开发
12、《中国海军史(晚清民国卷)》讲述了中国海军在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发展情况。下列内容反映了晚清中国海军状况的是
①台州九捷—戚家军抗倭
②买舰与造舰—精练北洋海军
③海上对决—黄海海战
④孤岛悲歌—威海卫之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2012年,中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 )
A.鲁迅
B.莫言
C.余秋雨
D.贾平凹
14、如果下列人名要与他出生时的时代特征完全对应,那么下列各组中正确的是( )
A.1951年--杨跃进
B.1953年--吴文革
C.1967年--张援朝
D.1980年--姚开放
15、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的科技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今天我们已经能独立的把载人航天器“神六”送入太空。科技水平的快速提高除了经济的推动外,还得益于国家的重视。在80年代中期我国就曾制定促进科技发展的计划是( )
A.“863”计划 B.第八个五年计划
C.“火炬”计划 D.“千人”计划
16、下表所示是我国1954—1957年的粮食产量(单位:万吨)状况,这些变化主要得益于
年份 | 1954 | 1955 | 1956 | 1957 |
产量 | 16954 | 18394 | 19275 | 19505 |
年度增幅 (相对于前一年) | 269 | 1442 | 881 | 230 |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公私合营 C.采取了赎买政策 D.一五计划
17、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会议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这次会议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两个凡是”
C.科学发展观
D.“三个代表”
18、国家机构的改革反映了时代的变迁。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1998年更名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再到如今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这种变化反映出
A.机构精简,提高行政效率
B.不断改名字容易让人记住
C.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
D.中国经济的发展已不需要计划
19、2020年5月2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人民美好生活的法治保障。这一举措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哪一方略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20、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海军武器装备不断更新换代,2012年跨进了航母时代。我国第一艘入列服役的航空母舰是( )
A.山东舰
B.辽宁舰
C.福建舰
D.广东舰
2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___________年9月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___________,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___________道路,一切权利属于___________。
22、建国初期,我国人民艰苦创业,涌现出一大批先进代表,比如被誉为“铁人”的石油战线上的________,国防科技战线上的“两弹元勋”________。“县委书记的榜样”________。
2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___________开始,主要内容是实行___________。
24、“兰考治沙,党的好干部”﹣﹣他是“_____”;“培育良种,杂交水稻之父”﹣﹣他是“_____”。
25、在中国、缅甸和印度三国总理的积极倡导下,周恩来提出的_____________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955年的亚非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_____________的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
26、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文献。
(1)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
(3)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报告——
(4)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949年9月在____召开,主要讨论____的问题。
2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________》。这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_____。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________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________制度的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________建设奠定了基础。
29、1955年,万隆会议,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外交方针是___________。
30、中共_______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1、民主取代专制,法治取代人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据此探究以下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为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哪一年在哪次会议上颁布了第一部分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请举二例史实说明。
(3)1982年,我国颁布了新宪法规定的总方针是什么?这一规定有什么意义?
(4)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民主与法治的认识。
32、“新中国的成立与巩固成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起点,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起点。”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面临着严峻的内外形势,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从容应对,采取了系列措施来巩固新生的政权。试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措施及人物。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
(2)在抗美援朝中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射口的英雄。
(3)1950年为进行土地改革而颁布的文件。
(4)1954年9月第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宪法。
(5)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谁?
33、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
回答:
(1)列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写出两点即可)
(2)列举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写出两点即可)
(3)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当前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
(4)列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写出三点即可)
(5)列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写出三点即可)
34、新中国制造走过风风雨雨几十载,凝聚了一代代建设者的智慧和汗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6年我国仿制的喷气式飞机 我国自主研制的隐身战斗机歼——20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严峻的国际局势。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曾叫嚣:如果不能安排停战,美国将不再承担不使用核武器的责任……早在1951年10月,法国科学家约里奥·居里委托中国放射化学家杨承宗转告毛泽东:“你们要反对原子弹,你们必须拥有原子弹。”
——王素莉《“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与历史经验》
材料三:2001年以来,“中国制造”与世界经济的融合进一步加快。2012年,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达到1.9万亿元,比2002年增长5.6倍;机电设备类商品出口8 632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6.4倍……。随着中国出口的快速增长,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大幅提升,“中国智造”“中国创造”等誉词扑面而来,中国正在由“贴牌大国”向“品牌大国”稳步迈进。据统计,2011年我国共授权发明专利17.2万件,其中企业的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更是迅猛增加,与此同时,我国国际专利申请量已经跃居世界第四位。
(1)比较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概括指出我国工业制造领域发生的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约里奥·居里认为中国“要反对原子弹,必须拥有原子弹”的原因。(不得照抄原文)列举一位为中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贡献的代表人物,并指出他们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的原因。
(4)综上所述,关于擦亮“品牌大国”的名片,你有什么好的建议?